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鳞木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鳞木目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鳞木目植物属木本石松植物,包括鳞木科(Lepidodendraceae)、奇木科(Diaphorodendraceae)、封印木超科(Superfamily Sigillarianae)。可能始现于中泥盆世,在石炭纪(欧美植物区为主)、二叠纪(华夏植物区为主)占主导地位的异孢型植物,多为高大乔木。叶小型,具中脉。叶座上有明显的叶痕,是叶子脱落时离层留下的痕迹。叶痕内又常有三个小点痕,中间的小点痕是通向叶内的维管束痕,又称叶痕迹。两边的小点痕是薄壁细胞束留下的痕迹,称为通气管痕。叶痕的上方有叶舌脱落留下的小穴,称为叶舌穴,相应留痕称叶舌痕。叶痕下方两侧有的(鳞木科)还有一对通气管痕。通气管痕是薄壁细胞属留下的痕迹。薄壁细胞束起通气作用,在茎内原为一股,到达叶基处分为二或四股(仅见于欧美植物群狭义鳞木属)。"根"部为根座属,具有许多气生小根。生殖器官呈穗状球果称孢子叶球,孢子囊着生于孢子叶腹面,与孢子叶形成孢子叶-孢子囊复合体。

简介

木本石松植物,基部为根座式根状茎,顶端二歧分枝多次形成华盖状树冠;叶细长,螺旋排列,具单脉和叶舌;茎轴外始式管状中柱,树皮厚,具初生内、中、外皮层及次生周皮;孢子叶球单性或双性;孢子囊着生在孢子叶近轴面。全球分布,始现于中泥盆世,是沼泽森林的主要造煤植物之一。

评价

现行分类系统代表植物

1. 鳞木科(Lepidodendraceae):包括矮化木属(Hizemdendron Bateman & DiMichele),鳞木属[Lepidodendron (Brongniart)DiMichele],鳞皮木属(Lepidophloios Brongniart)。

a. Lepidodendron (鳞木属) 叶座高度常大于宽度,叶痕位于叶座的中上部。雌性生殖器官器官属为无被果孢属(Achlamydocarpon Schumacker-Lambry,1966),雄性生殖器官器官属属鳞孢穗属Lepidostrobus (Brongniart)Brack-Hanes & Thomas,1983。盛行于石炭纪(欧美植物区为主)至二叠纪(仅华夏植物区)。

b. Lepidophloios Brongniart(鳞皮木属)与Lepidodendron相近,但叶座宽度大于高度,叶痕位于叶座的下部。生殖器官器官属为鳞果孢属,雄性生殖器官器官属属鳞孢穗属。欧美植物区早石炭世至晚石炭世盛行,华夏植物区仅有零星的营养部分器官属发现。

c. Hizemdendron(矮化木属)为低矮半草本匍匐性鳞木类,生殖器官部分与鳞木属相似。

2. 奇木科(Diaphorodendraceae DiMichele):包括奇木属(Diaphorodendron DiMichele),杂木属(Synchysidendron DiMichele)

Diaphorodendron(奇木属)Synchysidendron(杂木属)。二者与鳞木属植物非常相像,仅在解剖学上略为差异,叶座区别于鳞木属无叶痕下双气孔,雌性生殖器官同为无被果孢属类型。

3. 封印木超科(Superfamily Sigillarianae)

Sigillaria Brongniart(封印木属) 孢子囊长在树冠主枝基部。叶座呈规则六边形或蜂巢形、直行排列。叶座中的叶痕所占面积大,叶迹小,呈圆形或椭圆形,侧痕位于叶迹两侧,较大,呈新月形或纵卵形。无论是叶迹还是侧痕,均位于叶痕侧角连线之上。虽然具叶舌痕,但不明显。孢子囊属条果孢属(Mazocarpon Long),孢子叶球同型,为两性合生,雌性孢子囊位于生物学上端部分穗轴,压型保存的器官属为封印穗属(Sigillariostrobus)。Sigillaria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中石炭世至早二叠世。

目前,该目类型植物系统意义多有争议。[1]

参考文献

  1. 鳞木目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