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高廣健

於 2019年2月5日 (二) 19:07 由 East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簡介

高廣健,男,國家大劇院舞美總監,國家一級舞美設計,文化部優秀專家。多次榮獲文化部「文華大獎」舞台美術設計獎;中國舞台美術家協會「學會獎」;中國藝術節,中國戲劇節「優秀舞美設計獎」;中國第二屆舞台美術展覽會「作品大獎」;榮獲中央戲劇學院第二屆「學院獎」;歌劇《蒼原》,舞劇《大夢敦煌》入選「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主要作品:歌劇《圖蘭朵》(意大利佛羅倫薩、北京紫禁城太廟、韓國漢城世界盃體育場)、《茶花女》等、舞劇《大夢敦煌》、黃梅戲《徽州女人》、粵劇《花月影》等。作品多次獲國家級獎項。

幺紅和高廣健

在歌劇一直不知道如何打開中國市場的今天,若從市場的角度來看,中央歌劇院在此時推出的這台《茶花女》其實有好多賣點:這是中央歌劇院自20世紀50年代由前蘇聯專家幫助引進《茶花女》以來,第一次推翻老版本,全新演繹的新版《茶花女》;這是著名指揮家陳燮陽入主中央歌劇院以來,該院推出的第一台歌劇演出;女主角由歌劇院首席女高音、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幺紅擔任,這是她意大利留學回來的首部歌劇作品;舞美設計則是蜚聲世界的佛羅倫薩版《圖蘭多》、太廟版《圖蘭多》的舞美設計高廣健……然而在已有的新聞報道和並不多見的宣傳海報中,以上幾點並沒有被特別強調。   描述歌劇的美妙似乎是專業媒體的事情。於是我把視點放在了本次演出的兩大台柱幺紅和高廣健身上。這對夫妻在歌劇如此不景氣的環境下,是怎樣執着於自己所衷愛的歌劇事業的呢? 高廣健:我就是想讓舞台好看   留着小平頭的高廣健顯得十分謙和穩重,在見到他之前,我就已了解他設計過很多舞台演出包括大型晚會,但在其中被人提得最多的是佛羅倫薩、太廟版或者乾脆說張藝謀版的《圖蘭多》,那是我們所知道的最著名的一部歌劇了。   高廣健很自然地說起這次的新版《茶花女》:「中國人最早接受的一部歌劇就是《茶花女》了,今年是歌劇的威爾第年,重排《茶花女》既要忠實於威爾第,又要有不同的東西。這次我想儘可能地讓舞台好看起來,好看但是又有它的味道在裡面。」   高廣健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整個舞台就是一本翻開的巨大的書,「書」上則是完全寫實的布景,翻開在舞台後上方的「書頁」,是一面巨大的鏡子。他說,自從蘇聯人為劇院排過《茶花女》之後,幾十年來在國內演過的《茶花女》基本上是在老版本上修修補補,這次是徹底推翻做一個全新版本。他個人覺得老讓觀眾看那樣的老東西,實在看不過去。因此這次的《茶花女》必須創新,有現代意識,但又必須尊重古典歌劇的規律和觀眾的認可度。威爾第的創作是從小說來的,因而「書」是忠實於威爾第的契機,在解釋上是明確的;而鏡子在視覺語彙上是一個蠻橫的處理,是第三者的眼睛,關照所有人的心態,把人的情緒誇張地關照出來。他的解釋讓我有聽導演闡述的感覺,讓我想起他們這部歌劇有一個專門從意大利請來的名叫費蘭克—迪—博塞奧的導演,於是問高廣健這個意大利導演有何特別,他一笑:「他對我們提不出什麼要求,我們怎麼做,他都說好,而且創作初期他人在意大利,我們之間不可能溝通,所以很多工作是我們在做。」   歌劇在中國一直沒有什麼市場,為什麼還能吸引他呢?高的回答很乾脆:「歌劇很有挑戰性,尤其經典劇目。有不同版本就有可比性,別人會注意你這個版本有什麼樣的舞台魅力。比如《茶花女》,在西方演了這麼多年,有這麼多版本,怎麼做讓人覺得不一樣?這種不一樣不是表面化的,而是帶着你的解釋,你對作品的尊重。」「但是,得有觀眾走進劇場,你們精心營造的舞台魅力才能展現出來。現在就連西方歌劇的市場也都已經走向式微,中國還在普及階段。觀眾要是看不到,再怎麼做都只能是圈內的事。」我提出了疑慮。他回答:「中國觀眾看得少,可能跟劇種本身離得遠有關。作為一個舞台美術工作者,我期望觀眾走進劇場,看到舞台的好看而不願走開,所以舞台的設計要夠視覺享受。在西方,一部歌劇演了幾百年,現在仍然可以做很實驗、很觀念的東西,而我們一直還處在剛開始給觀眾看的階段,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觀眾看到歌劇該是什麼樣,歌劇應有的魅力是什麼。在圈內可以做學術、觀念的東西,但對於初級階段的觀眾來說,那樣做等於把觀眾往劇場外轟。我曾經看過國外一個簡潔版的《蝴蝶夫人》,很喜歡,但要是照那樣給中國觀眾,肯定得不到認可。」   大概是看出我的不樂觀,高廣健突然問我:「你知道陳立嗎?就是那個經常看演出還寫樂評的那個?」得到我的肯定回答之後他說:「北京國際音樂節每年都要排演一部歌劇,陳立總是說好,他說『我也知道不夠好,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在中國排一部歌劇多麼不容易,如果再不鼓勵,以後還有誰排,那我們這些熱愛歌劇的人就再也看不到歌劇的演出了。』」   這樣的說法令我動容。 幺紅:我們給世界看什麼?   坐在排練場看幺紅排練的人們被空調凍得縮手縮腳,而剛從台上下來的她卻一邊擦着滿頭大汗一邊嚷着:「太興奮了,我真是太興奮了!」對於一個歌劇演員來說,沒有什麼比演一出像樣的歌劇更過癮了。   幺紅的開場白是表揚她丈夫的:「為什麼要按西方的模式、標準來衡量我們呢?我就對高廣健說,不要懷疑自己,你的東西是最棒的。真的,他的景很棒,一點不比外國人差。」   這時陳燮陽來和她說意大利指揮覺得排練中台上演員與音樂合不上的意見,她立刻說:「他手上沒動作,你哪怕給一個我也知道,他不給!」陳燮陽對她說:「要學會適應,什麼樣的指揮都要適應。」她立刻轉頭對我說:「看,院長要我們適應,真的是要適應。可我就是不喜歡他,他還罵演員,意大利語我聽得懂。我們不能一見是外國的東西就迷信。算了,我不說了,再說下去又要被批評了。」她剛剛從意大利公派留學回來,開了眼界,多了感慨。   意大利的留學資歷給幺紅出演這部歌劇帶來了優勢,首先用意大利語演唱的語感就比別人占優勢,比起1993年她第一次扮演薇奧列塔,她的經驗多了,表演也成熟了。「這是一出女高音的戲,比較適合我,很過癮。」這是自她獲得戲劇梅花獎的《蒼原》之後,幾年來第一部由她主演的歌劇。我問她作為一個歌劇演員是不是覺得歌劇演出機會太少,結果她說:「不少啊,我演得挺多的,像《蒼原》,那一年演了多少場啊。」「是商業演出嗎?」她說:「嗨,中國完全靠市場是不行的,你我每月工資幾十大毛,夠看多少場演出的?不靠包場怎麼辦?包了也算人家對咱藝術的尊重。」   我那個擔心沒人捧歌劇場的心理一直在作怪,結果幺紅的回答十分乾脆:「的確,歌劇唱的是意大利文,你要讓老百姓從頭到尾坐在這兒,尤其像瓦格納的歌劇5個小時,我要不是專業的也坐不住。普及得從點滴做起,需要慢慢帶動,必須造勢。大家不是不知道交響樂嗎,全國都做交響樂,大家就都知道了。中國人沒有看戲的習慣,『三高』音樂會穿汗衫背心就進去了。你得告訴他,附庸風雅你也裝一回,這是感受不同生活的機會,觀眾需要培養,你得給他一個點。其實你以為意大利人就怎麼着,意大利人對歌劇也二百五着呢,人家就是以歌劇為社交場所,歌劇是載體是一種方式,各取所需,你聽了我的音樂,也做成了生意。」幺紅樂呵呵接着說:「我從意大利回來之後就特愛國,咱中國人不是不行,咱是沒見過外國好的東西。我們有能力做得最好,我們需要的是眼界。覺得人家的天藍,那就給自己創造一片藍天唄。不說別的,這次國際奧委會在莫斯科的開幕式,人家在大劇院裡演的是《吉賽爾》。現在中國站在世界面前,要表達自己和世界是靠在一起的,咱們給世界看什麼,不是歌劇、交響樂、芭蕾舞是什麼?」   這是為中國贏得過榮譽的一對歌劇伉儷。1993年,幺紅在法國馬賽參加國際歌劇比賽獲得第一名,而高廣健則因《圖蘭多》贏得國際聲譽,但他們並沒有想要去海外發展。幺紅說:「這兒有我的家,我的老公,還可以唱歌,這就是我想要的東西。」   舞台上高廣健設計的那本大書由於演員的進入而靈動起來,音樂在響起,幺紅、戴玉強們在高歌《飲酒歌》,這一台忙得熱火朝天的人們,可是中國歌劇界一等一的人才。想起樂評人陳立的那番話,我的眼眶有些濕潤。然而僅僅是鼓勵,顯然不能保證歌劇在中國市場茁壯成長。這條路不會太輕鬆。[1]

參考文獻

  1. [1]特寫:幺紅和高廣健--最精彩的歌劇夫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