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高山绣线菊

高山绣线菊

中文名称:高山绣线菊

外文名称:Spiraea alpina Pall.

门纲: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

目科:蔷薇目、蔷薇科

亚目亚科:蔷薇亚目、绣线菊亚科

亚纲属:原始花被亚纲、绣线菊属

高山绣线菊(学名:Spiraea alpina Pall.)灌木,高50-120厘米;枝条直立或开张,小枝有明显稜角,幼时红褐色,老时灰褐色;冬芽卵形,通常无毛,有数枚外露鳞片。叶片多数簇生,线状披针形至长圆倒卵形,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全缘,两面无毛,下面灰绿色,叶脉不显著;叶柄甚短或几无柄。伞形总状花序具短总梗,有花3-15朵;花梗无毛;苞片线形;花直径5-7毫米;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白色;雄蕊几与花瓣等长或稍短于花瓣;花盘具10个发达的裂片;蓇葖果开张,无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1]

产中国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生于向阳坡地或灌丛中,海拔2000-4000米。蒙古、苏联西伯利亚也有分布。高山绣线菊适应性强,枝叶耐修剪。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一种在高海拔地区不可多得的园林绿化树种和高海拔荒漠化地区的造林树种以及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灌木树种。

目录

形状

灌木,高50-120厘米;枝条直立或开张,小枝有明显稜角,幼时被短柔毛,红褐色,老时灰褐色,无毛;冬芽小,卵形,通常无毛,有数枚外露鳞片。叶片多数簇生,线状披针形至长圆倒卵形,长7-16毫米,宽2-4毫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下面灰绿色,具粉霜,叶脉不显著;叶柄甚短或几无柄。

伞形总状花序具短总梗,有花3-15朵;花梗长5-8毫米,无毛;苞片小,线形;花直径5-7毫米;萼筒钟状,外面无毛,内面具短柔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内面被短柔毛;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或微凹,长与宽各约2-3毫米,白色;雄蕊20,几与花瓣等长或稍短于花瓣;花盘显著,圆环形,具10个发达的裂片;子房外被短柔毛,花柱短于雄蕊。

蓇葖果开张,无毛或仅沿腹缝线具稀疏短柔毛,花柱近顶生,开展,常具直立或半开张萼片。花期6-7月,果期8-9月。

分布地域

产中国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生于向阳坡地或灌丛中,海拔2000-4000米。蒙古、苏联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生长环境

高山绣线菊耐寒、耐旱、耐瘠薄、耐阴湿,适应性强。

主要价值

高山绣线菊天然分布在青海省海拔2800-4000米的阴坡、半阴坡上,6月上旬开花,6月中旬大量开花,在盛花期,绣线菊繁华似锦,似漂浮的片片洁白的云彩,十分壮观,花期一直延续到7月底才逐渐衰败。花期长达30天左右。高山绣线菊适应性强,枝叶非常耐修剪。容易整形。可作为高海拔地区园林绿化上的绿篱、球形造型,可孤植、丛植、群植、片植等,形式多样,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一种在高海拔地区不可多得的园林绿化树种和高海拔荒漠化地区的造林树种以及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灌木树种。具有良好的栽培前途。

参考资料

  1. 高山绣线菊,360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