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骨癌
 

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的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恶性骨肿瘤,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骨癌”, 其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恶性骨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从体内其他组织或器官的恶性肿瘤经血液循环、淋巴系统转移至骨骼为继发性恶性骨肿瘤。还有一类病损称瘤样病变,肿瘤样病变的组织不具有肿瘤细胞形态的特点,但其生态和行为都具有肿瘤的破坏性,一般较局限,易根治。 [1]

目录

病因

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病因。内因有素质学说基因学说内分泌学说等;外因有化学元素物质和内外照射慢性刺激学说病毒感染学说等。部分多发性骨软骨瘤和纤维样增殖症与家族遗传有关。骨的良性肿瘤可以恶性变。 [2]

英文名称 就诊科室 常见病因 常见症状
bone cancer 肿瘤科 有素质学说、基因学说、内分泌学说等 疼痛、肿胀或肿块、功能障碍、畸形、骨折等

临床表现

疼痛

骨肿瘤早期出现的主要症状,病初较轻,呈间歇性,随病情的进展,疼痛可逐渐加重,发展为持续性。多数患者在夜间疼痛加剧以致影响睡眠。其疼痛可向远处放射。

肿胀或肿块

位于骨膜下或表浅的肿瘤出现较早,可触及骨膨胀变形。如肿瘤穿破到骨外,可产生固定的软组织肿块,表面光滑或者凹凸不平。

功能障碍

骨肿瘤后期,因疼痛肿胀而患部功能将受到障碍,可伴有相应部位肌肉萎缩

压迫症状

向颅腔和鼻腔内生长的肿瘤,可压迫脑和鼻的组织,因而出现颅脑受压和呼吸不畅的症状;盆腔肿瘤可压迫直肠与膀胱,产生排便及排尿困难;脊椎肿瘤可压迫脊髓而产生瘫痪。

畸形

因肿瘤影响肢体骨骼的发育及坚固性而合并畸形,以下肢为明显。

病理性骨折

肿瘤部位只要有轻微外力就易引起骨折,骨折部位肿胀疼痛剧烈,脊椎病理性骨折常合并截瘫。

全身症状

骨肿瘤后期由于肿瘤的消耗、毒素的刺激和痛苦的折磨,可出现一系列全身症状,如失眠、烦躁、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进行性消瘦、贫血、恶病质等。 如为转移性骨癌,根据原发病可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3]

检查

放射学检查

X线检查对明确骨肿瘤性质、种类、范围及决定治疗方针都能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是骨肿瘤重要的检查方法。恶性肿瘤的影像不规则,边缘模糊不清,溶骨现象较明显,骨质破坏,变薄,断裂,缺失,原发性恶性肿瘤常出现骨膜反应,其形状可呈阳光放射状,葱皮样及Codman三角。

病理检查

病理组织学检查被认为是一种准确率最高的诊断方法,但病理检查尚须结合临床及x线检查。常用取材及检查方法有针吸活检、切开活检、冰冻切片、石蜡切片等。

放射性核素检查

可用于骨转移瘤的早期诊断。

CT与磁共振

能较早发现病变组织,准确率高。

其他

骨肉瘤时血沉加快,成骨性转移性骨肿瘤碱性磷酸酶可增高。 [4]

诊断

多数骨肿瘤的诊断较为复杂,有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应结合上述各项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最后确诊依靠组织病理检查。 [5]

治疗

手术切除

截肢、关节离断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由于化疗方法的进步,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作瘤段切除或全股骨切除,用人工假体置换。采取保留肢体的“局部广泛切除加功能重建”辅以化疗等措施。

化学治疗

全身化疗常用的药物有阿霉素及大剂量氨甲喋呤,但药物的作用选择性不强,肿瘤细胞在分裂周期中不同步,都影响化疗的效果。

局部化疗

包括动脉内持续化疗及区域灌注,其中以区域灌注效果较好。

免疫疗法

由于干扰素来源有限,还不能广为应用。

放疗方法

对骨肿瘤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 [6]

视频

骨癌的早期症状

[7]

骨癌一经发现就是晚期!

[8]

骨癌怎么治疗

[9]

文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