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马蹄参 |
中文名:马蹄参 学 名:Diplopanax stachyanthus Hand.-Mazz.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伞形目 科:五加科 族:多蕊木族 属:马蹄参属 种:马蹄参 命名者及年代:Hand.-Mazz.,1933 |
马蹄参(mǎ tí shēn),学名:Diplopanax stachyanthus Hand.-Mazz.,俗名:大果五加,是五加科,马蹄参属乔木,高可达13米;枝暗棕色,叶片革质,倒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长圆形,上面亮绿色,下面灰绿色,穗状圆锥花序单生,花序上部的花单生,无花梗,伞形花序有花;萼下面有关节,花瓣肉质,花丝比花瓣短;花柱圆锥状。果实长圆状卵形或卵形,稍侧扁,外果皮厚,胚弯曲,横切面成马蹄形。 分布于中国广西、广东、湖南和云南东南部。常生于山地常绿阔叶混交林或常绿、针阔混交林中,构成乔木上层常见成分。 马蹄参为孑遗植物,对研究五加科、山茱萸科的系统发育和古地理、古气候都具有科学价值。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1]
马蹄参形态特征
马蹄参是乔木,高5-13米;枝暗棕色,有长圆形皮孔。叶片革质,倒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9.5-15.5厘米,宽3.5-6.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狭楔形,上面亮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沿中脉有稀疏的星状毛或无毛,边缘全缘,侧脉6-11对,两面均明显,网脉上面不明显;叶柄粗壮,无毛,长2-6厘米。
穗状圆锥花序单生,长达27厘米,主轴粗壮;花序上部的花单生,无花梗,下部的花排成伞形花序;伞形花序有花3-5朵,无总花梗或有长0.2-1.5厘米的总花梗;萼下面有关节,长3-4毫米,密生短柔毛,边缘有5个三角形尖齿;花瓣5,肉质,长3毫米,外面有短柔毛;雄蕊10,5个常不育,花丝比花瓣短;子房1室,花柱圆锥状。果实长圆状卵形或卵形,稍侧扁,无毛,干时坚硬,长4.5-5.5厘米,直径2.5-3.5厘米,外果皮厚,有稍明显的纵脉。种子1个,侧扁而弯;胚弯曲,横切面成马蹄形。
马蹄参生长环境
分布区受西南季风影响,干湿季节分明,四季温暖,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温18-20℃,1月平均温8-10℃,极端最低温可达-8℃,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土壤为山地黄壤或黄棕壤,pH值4.5-5.5。常生于山地常绿阔叶混交林或常绿、针阔混交林中,构成乔木上层常见成分。
马蹄参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广西(上思、十万大山、金秀、龙胜)、广东(乳源、阳春、阳江)、湖南(宜章莽山)和云南东南部。
马蹄参主要价值
马蹄参为孑遗植物,是主产中国的单种属,对研究五加科、山茱萸科的系统发育和古地理、古气候都具有科学价值。
马蹄参保护级别
马蹄参 保护级别:按照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划分标准,将马蹄参划分为易危种,中国将其划分为渐危种,并定为中国国家Ⅱ级濒危保护植物。
保护措施: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环境保护和濒危物种保护的意识。加强自然中国保护区的建设,在中国保护区内应采取挂牌保护措施。实施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的保护策略,因为在马蹄参的分布区,也分布有其它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就地保护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遗传基因。由于马蹄参自然种群数量少,而且自然更新差,果实被动物啃食和腐烂情况严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引种,实施迁地保护,建立其种质基因库,保护种子,以适应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发展的要求。
濒危原因: 种子产量低: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马蹄参形成了果实较大、果皮坚硬的特征。‘因此,花梗为减轻重量,每一个花梗上尽管开花很多,结实却很少;2008年和2009年的调查发现马蹄参结实有间隔期,即其开花结实具有明显的大小年现象,2008年在中国南岭自然中国保护区的植株开花结实很多,而2009年相同植株则未开花结实。这造成马蹄参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很低。
种子萌发率低,幼苗成活率低:木本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成阶段在其整个生活史中都具有关键作用,这一阶段对一个树种的种群维持和能否占据生活史中对环境反应最敏感阶段的生境都非常关键。马蹄参的种子有休眠特性,入土两年才能萌发,而且在休眠的过程中,会有动物啃食和腐烂的情况。马蹄参的种子萌发率约10%左右。加上常年结实量少,所以幼苗少。幼苗生长过程缓慢,而且成活率低。在水湿条件差和人为干扰多的地段,尽管树下有一定数量的果实,却无幼苗生长。
种群缺乏竞争力:马蹄参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在阴坡湿润地和有水的沟谷长势良好。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该种只适应于一定范围和特定的生态环境,如仅适应于中国长江以南温暖潮湿的气候和较高海拔的生境,一般而言,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降低,年降雨量增多,光照增强,土壤肥力降低。马蹄参属于阳性树种,成年植株的枝下高很高,枝叶集中分布在树顶部,而海拔升高,水湿条件和光照条件正好是马蹄参所需要的适宜生长条件。另外,由于上述两个原因致使马蹄参种群发展缓慢,在空间的利用上占劣势,一旦竞争力较强的物种种群数量增加时,种间竞争加强,将导致马蹄参种群数量的下降。
人为因素:马蹄参的分布区虽然大多在自然中国保护区,却有偷采红豆杉、采竹笋、捕捉中华竹鼠等踩踏出来的小路;此外,政府开路、修路也部分破坏了马蹄参的原生境;并且部分树木有砍伐过的迹象。这些人为干扰无疑会破坏马蹄参的适宜生境,影响其幼苗的正常生长,成为该植物走向濒危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