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马斯洛

增加 615 位元組, 4 年前
资料来源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代表作品有《动机和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Infobox person
| 姓名 =亚伯拉罕·马斯洛
| 图像 = [[File:20130621151129-149173148.jpg|缩略图| 亚伯拉罕·马斯洛]]center|[http://pic.baike.soso.com/p/20130621/20130621151129-149173148.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www.sohainu.edu.cn/stm/haiyang/2015123/10439937.comshtml 来自海南大学网]<ref>[http://v?q=%E9%A9%AC%E6%96%AF%E6%B4%9B&src=tab_www&correct=%E9%A9%AC%E6%96%AF%E6%B4%9B&cmsid=94643034793f6ceb5cb21fd402f7c152&cmran=0&cmras=0&www.hainu.edu.cn=0&gn=0&kn=16#multiple=0&gsrc=1&dataindex=9&id=702de039ce39629238ac9ced25943d6a&currsn=0&jdx=9&fsn=76&adsimgsn=0 /stm/haiyang/2015123/10439937.shtml 心理人物——马斯洛 ]. 来自360 海南大学 [2015/12/3]</ref> ]] 
| 图像说明 =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401908|04|01}} <!-- 逝世用: {{Birth date|1970|06|08}} -->
| 出生地点 = 纽约布鲁克林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YYYY1970|MM06|DD08|YYYY1908|MM04|DD01}} <!-- 死亡日期在前, 出生日期在后 --> | 逝世地点 =
| 国籍 = 美国
| 本名 = AbrahamH.Maslow
| 职业 =心理学家
| 知名作品 = 《动机和人格》 <br> 《存在心理学探索》 <br>
}}
== 基本简介 == ''' 亚伯拉罕·马斯洛 ''' [[ 美国 ]]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代表作品有《动机和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 生平简介 ==
马斯洛他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犹太家庭,因心脏病突发逝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Menlo Park)市。父母是从前苏联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他是家中七个孩子的老大,父亲酗酒,对孩子们的要求十分苛刻,母亲极度迷信,而且性格冷漠残酷暴躁,马斯洛小时曾带两只小猫回家,被母亲当面活活打死。马斯洛童年生活痛苦,从未得到过母亲的关爱。母亲去世时,他拒绝参加葬礼,可见其母子关系之恶劣。他童年时体验了许多的孤独和痛苦。不仅如此,作为犹太人,他们住在一个非犹太人的街区,上学后又是学校少有的几个犹太人之一,这一切使使马斯洛成为一个害羞、敏感并且神经质的孩子,为了寻求安慰,他把书籍当成避难所。后来当他回忆童年时,他说道:"我十分孤独不幸。我是在图书馆的书籍中长大的,几乎没有任何朋友。"上学后的马斯洛由于天赋极高,他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其状况后来才有所改变。
在布鲁克林学院期间影响马斯洛心理学思想转变的原因有:他的第一个孩子出世后,他观察婴儿行为的奇妙现象,使他领悟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企图藉动物研究结果推论解释人类行为的做法,根本不切实际。因此他曾对人说:"我敢说,凡是亲身养育过小孩的人,绝不会相信行为主义!"马斯洛在布鲁克林任教期间,正是德国纳粹迫害学术思想时期,很多欧洲著名心理学家避难美国,他亦因而得识格式塔心理学家魏特海默、W.柯勒和考夫卡及精神分析心理学家 K.霍妮、阿德勒及 E.弗洛姆等人。这些人的思想都对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念产生了影响。
 
== 个人履历 ==
亚伯拉罕·哈洛德·马斯洛于1908年4月1日 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个犹太家庭。美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1926年入康奈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7年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9年离开布兰戴斯大学,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1970年6月8日因心力衰竭逝世。1970年8月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并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首届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议。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通过设置人本主义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这两件事标志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获得美国及国际心理学界的正式承认。遗憾的是,马斯洛本人未能亲眼看到他 多年为此事鞠躬尽瘁所获的成果。
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个犹太家庭。美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1926年入康奈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7年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9年离开布兰戴斯大学,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1970年6月8日因心力衰竭逝世。1970年8月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并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首届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议。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通过设置人本主义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这两件事标志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获得美国及国际心理学界的正式承认。遗憾的是,马斯洛本人未能亲眼看到他 多年为此事鞠躬尽瘁所获的成果。
== 主要著作 ==
《人的动机理论》 (1943)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1970
 
== 心理学基础 ==
[[File:Msl2.png|缩略图|居右|500px|
[http://src.leju.com/imp/imp/deal/50/24/b/fe1eea84b6e0d0d75a9dbde45f0_p24_mk24_s500X0.png 原图链接] [http://suzhou.leju.com/news/2017-05-04/12496265759170117822984.shtml 来自苏州乐居网]
<ref>[http://suzhou.leju.com/news/2017-05-04/12496265759170117822984.shtml 《姑苏铭著:论高端住宅的自我修养》 ].苏州乐居网 [2017-05-04]</ref>]]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其美学理论提供了心理学基础。其心理学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他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要(security needs)、归属与爱的需要(love and belonging needs)、自尊需要(respect & esteem needs)和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马斯洛认为,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
马斯洛认为人的本性是中性的、向善的,主张完美人性的可以实现性,是一种乐观主义的美学,但他离开社会实践谈审美体验、审美活动,有抽象、片面之嫌。
 
== 社会评价 ==
[[File:Msl5.jpg|缩略图|居右|500px|
[https://img10.360buyimg.com/n1/jfs/t358/89/331534459/239011/a1af6955/54179f0eN1766e0e8.jpg 原图链接] <ref>[https://item.jd.com/11543775.html 动机与人格 ]. 京东网 </ref> ]]
 
著名哲学家[[尼采]]有一句警世格言--成为你自己!马斯洛在自己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不仅将毕生精力致力于此,更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证明了这一思想,成功地树立了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形象。《纽约时报》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还有人这样评价他:"正是由于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这个纷乱动荡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与前途,他把这一切与我们一起分享。"的确,弗洛伊德为我们提供了心理学病态的一半,而马斯洛则将健康的那一半补充完整。
 
== 理论 ==
马斯洛认为人都潜藏着七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马斯洛在人生的两个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所以我们在一些书上只能看到马斯洛需要层次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具体地说,按照重要性和层次性排序,七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主要指:
 
=== 生理需求 ===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当一个人为生理需要所控制时,其他一切需要均退居次要地位。
 
=== 安全需求 ===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 社交需求 ===
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 尊重需求 ===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 认知需求 ===
又称认知与理解的需要,是指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马斯洛将其看成克服阻碍的工具,当认知需要受挫时,其他需要的能否得到满足也会受到威胁。
 
=== 审美需要 ===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有对周围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欣赏。
 
=== 自我实现 ===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往往会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获得成就感。马斯洛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的人处于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觉。
马斯洛认为七个层次要按照次序实现,由低层次一层一层向高层次递进。只有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才能去满足高层次。所以一定程度上,过于机械化。但是我们也要肯定马斯洛理论的完整性,以及他对管理、教育等方面作出的贡献和启示。
 
== 结论 ==
=== 两类需要 ===
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 高峰体验 ===
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 心理学 ==
[[File:Msl6.jpg|缩略图|居右|500px|
[https://img11.360buyimg.com/n1/17974/459c130b-5eda-4922-ae41-59432852ee50.jpg 原图链接] <ref>[https://item.jd.com/10038106.html 科学心理学 ]. 京东网 </ref> ]]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2个基本假设:
'''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后人本心理学"的原文是"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或译"超个人心理学"、"超越性心理学"。
马斯洛理论图示马斯洛理论图示
马斯洛在1968年再版的《存在心理学探索》的序言中写道:"我认为,人本主义的、第三种力量的心理学是过渡性的,是向更高的第四种心理学发展的准备阶段。第四种心理学是超越个人的、超越人类的,它超越了人性、自我同一性和自我实现等概念,是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恬译,第6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我觉得,关于这个问题,还必须做大量的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 人格特征 ==
马斯洛根据他心目中成功人士的人格得出的自我实现者人格特征:
马斯洛观点
马斯洛观点
'''(1)全面和准确地知觉现实.'''自我实现者对世界的知觉是客观的、全面的和准确的,因为他们在感知世界时,不会掺杂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成见,或带有自我防御,而是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去反映。与此相反,心理不健康者则是以自己的主观方式去知觉世界的,他们试图使世界与自己的主观愿望、焦虑和担心相吻合。
在研究中,马斯洛发现真正达到自我实现的人,一般都处于中年或老年,年轻的人通常很难达到自我实现。这是因为年轻人还有许多较低层次的需要,如安全、爱、自尊等等还没有得到适当程度的满足,没有形成持久的价值观、智慧、意志力及稳定的爱情关系,也未明确选择自己要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不过,年轻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他们通过积极努力,是可以逐渐接近这一水平或目标的。
 
== 超越特征 ==
在《Z理论》中,马斯洛区分了仅仅健康型的自我实现与超越型的自我实现。仅仅健康型的自我实现是指个人意义上的自我实现,它是这样一种过程:不断地实现潜能,完成天职、命运或禀性,承认个人的内在天性,在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这种人是更实际、更现实、更入世、更能干和更凡俗的人,他们更多地生活在此时此地的世界。超越型自我实现则是指超个人意义上的自我实现。这种人更多地意识到存在的王国,生活在存在水平即目的水平或内在价值水平,更明显地受超越性动机支配,经常有统一的意识或高原体验(plateau experiences),也曾经有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s),并伴随着启示或对宇宙人生的领悟。
马斯洛的工作和生命历程本身就是人本心理学如何向超个人心理学自然发展的见证。马斯洛以研究成为一个充分发展的人(fully human)意味着什么开始,以探索超个人问题结束。关注人的充分发展是人本心理学的灵魂,而超个人正是人性充分发展的结果。
 == 动机人格 ===== 内容简介 === 《动机与人格》 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需要层次论是马斯洛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至今仍在多个学科领域和实际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本书是马斯洛学说的奠基作,其主要是围绕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来阐述其基本观点的。动机理论是马斯洛学说的精髓。该书包含了马斯洛对人类心理学的重要发问和早期探索,它在创建一个积极和全面的关于人性的观点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
 
=== 目录 ===
[[File:Msl3.jpg|缩略图|居右|500px|
[http://shopimg.kongfz.com.cn/20130309/1421457/1421457tLbJE0_b.jpg 原图链接] <ref>[http://product.m.dangdang.com/product.php?pid=22822989&host=product.dangdang.com 动机与人格 ]. 海南大学网 </ref> ]]
 
写在前面的话亚伯拉罕·马斯洛的影响
最后是方法论的建设。马斯洛曾提出,传统的科学方法不足以解决人类心理的复杂问题,人本主义方法论不排除传统的科学方法而是扩大科学研究的范围,以解决过去一直排除在心理研究范围之外的人类信念和价值问题。70年代末已出现一种以科学方法论加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尝试,代表人物是里奇克,他认为人本主义重新把目的论引进心理学是以新的范式取代旧的范式,但必须以辩证方法和严密逻辑增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科学性才能完成这一转变。
 
== 资料来源 ==
{{Reflist}}
 
 
[[Category:心理学家]]
[[Category:美国人]]
129,43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