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骆马(西班牙语:Llama,西班牙语发音:[ˈʎama];英语:Llama,/ˈlɑːmə/),又名大羊驼(学名:Lama glama)、家羊驼,是分布于南美洲的骆驼科动物,和多种相似动物合称为美洲驼。在印加帝国及其他安第斯山脉地区是原住民广泛蓄养的动物。
目录
概述
骆马(大羊驼)体型比羊驼大。头似马、弯月耳、嘴较长、毛较直顺、全身毛色多变化,下腿部毛量少;尤其以一对弯月形耳朵最容易辨认。骆马不是骆驼和马杂交的后代,在南美洲,它们被用来背负重物、制造纤维及作为食物。大羊驼和羊驼曾在冰河时期消失于北美洲,但2007年,在南美洲却发现有超过700万头的族群。
南美洲蓄养的动物
骆马(大羊驼)在4000万年前源自于北美洲中央的平原。它们在约300万年前的南北美洲生物大迁徙迁往南美洲。在冰河时期,它们在北美洲消失。直至2007年,在南美洲有超过700万头大羊驼及羊驼。另外由于从南美洲进口的关系,美国及加拿大在20世纪末就有超过10万头大羊驼及6500-7000头羊驼。它们可以背负其体重的25-30%的重物行走几里路。在几次尝试后就可以学会东西,非常聪明。所生产的纤维非常柔软。
纤维坚韧轻柔保暖
在南美洲,骆马是用来背负重物、制造纤维及作为食物。初出生的大羊驼重约9-14公斤。成年骆马高1.6-1.8米,体重约127-204公斤。骆马的短毛纤细,可以用来制作手巾及纺织品。较粗的外针毛则用作毯子、挂墙布饰及编织绳。骆马纤维并非羊毛,它们空心及以一些斜角结构支撑,特点是坚韧、轻及保暖。色泽有白色、灰色、褐红色、褐色、深褐色及黑色等不同的颜色。
特征
群聚动物
骆马是群居的动物,喜欢与其他的骆马组成族群。骆马属及骆马属内物种的结构特点,包括外表及习性都非常接近,故学者一直就属中物种的分类而进行讨论。最复杂的是大部份的物种现正都被驯养,故此失去了物种起源的重要性。
现时已知只有驯养的骆马,在体型及颜色上都有所不同,一般都是白色、褐色或黑白斑,有些是灰色或黑色。大羊驼的体型较大,头部较长。羊驼身体的颜色都是较一致,而毛皮较贵。驯养的骆马则是从野生的原驼祖先演化,而骆马与羊驼之间有一定数量的杂交种。
行为
防御特性-吐口水
骆驼科动物都有一种防御特性,当它们感觉到受威胁,并生气了,就会对敌人吐口水,但吐出的绿色液体可不是普通口水喔;因为骆驼科都有3个胃,第一个胃贮存水分,第2个胃贮存食物,第3个胃消化食物。
所以,它吐出来的东西就是胃反刍出来的,有著非常难闻的味道。如果不想被它们喷口水,就要避免和它们四目相对,避免碰触它们的孩子,或者争夺食物,这些行为对它们都是一种威胁![1]
乐意接触人类
骆马是群居的动物,在断奶后被训练使用绞索及领路,非常的友善。它们极度好奇,很乐意接触人类。但是,年幼时经人工喂哺、过度群居或控制的大羊驼,在成长后会很难控制,它们会将人类当为其他的大羊驼,对他们吐口水、脚踢及用颈来摔跤。所以要减少或甚至停止对幼大羊驼的人工喂哺。
骆马发出哼声就表示感到惊恐或愤怒。大羊驼被骚扰时,它会将双耳放向后。若大羊驼刺激得利害,它会从胃部的较后位置吐出来液体。虽然社会地位不断改变,但它们仍会彼此照顾。如果其中一头发觉有奇怪的声响或感到威胁,它们向其他群族成员发出警号。它们之间会互哼作为沟通方式。
打斗方式
正确蓄养骆马就很少会出现吐口水的情况。它们是群族的动物,有时仍会互相吐口水,来教训低阶的大羊驼。大羊驼的社会地位是不断变更的,可能只是一次小小的打斗,就可以得到很高或跌至很低的地位。它们的打斗方式包括吐口水、用胸部互相推撞、用颈来摔跤及互踢,目的是令对方跌倒。雌性一般只会以吐口水来控制其群族成员。
科技新知
根据一项科学新研究显示,对人类极度好奇又友善的南美洲超萌动物──骆马(llama大羊驼),它们的血液中含有能够抗击新冠病毒的关键抗体。美国、比利时一组科学家近来从4岁大羊驼温特身上找到对抗新冠肺炎(武汉肺炎)的潜在方法,将大羊驼血液中的两种特殊抗体“黏接”起来,改造过的新抗体可以紧密黏合在新冠病毒纠缠宿主细胞的关键蛋白上,最终可以阻止病毒入侵。[2]
影片
参考资料
- ↑ 大羊驼、小羊驼、羊驼…原是一家人社团法人中华民国保护动物协会
- ↑ 大羊驼拯救全人类?这种超萌动物的血液抗体,可以打败新冠病毒!风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