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偕紀念醫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马偕医院)
前往: 導覽搜尋

馬偕紀念醫院,或馬偕醫院,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屬下的醫院[1]

清治時期

1872年3月9日馬偕[2]來到淡水。1879年12月26日馬偕首次返國述職,向加拿大長老教會報告北台灣教勢,獲美國底特律馬偕夫人為紀念安息不久的馬偕船長慨贈美金3000元。馬偕返台後將此奉獻建造醫館命名為偕醫館。1880年馬偕創建台灣北部第一所西醫院滬尾偕醫館落成。1880年本醫院前身為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馬偕牧師在滬尾(現今新北市淡水區)為進行醫療傳道所設立的滬尾偕醫館。

日治時期

1900年4月25日偕醫館取得日本政府執業許可。1901年6月2日馬偕因喉癌病逝淡水,偕醫館暫時停診。當時協助馬偕牧師從事醫療工作的醫生有林格(Dr.L.E. Ringer)、華雅各醫師(也是牧師,Rev.J.B. Fraser,M.D.)、約翰生(Dr.C.H. Johansen)、歷尼(Dr. Rennie)、安基爾(F.C. Angear)和威爾森基(Dr.Y.J. Wilkison)。1905年宣教師宋雅各(Dr.& Rev.J.Y. Ferguson)醫師夫婦抵淡水。1906年重開偕醫館。1911年宋雅各向教會提議將偕醫館由淡水遷到台北,擴建並命名為馬偕紀念醫院。1911年宋雅各提議遷址台北市。1912年12月26日馬偕紀念醫院落成,舉行感恩禮拜,宋雅各擔任首任院長。1913年9月加拿大籍烈以利姑娘(Miss Isabel Elliot, 1881-1971年)擔任護理長,開辦「看護婦訓練班」,負責培育護士。訓練班為馬偕護校(高職,今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的前身。1918年6月因戰爭及宋雅各因病返國,馬偕紀念醫院被迫停辦。1924年戴仁壽醫師重開馬偕紀念醫院,並擔任院長。為提升醫療品質,戴仁壽着手訓練本地醫療人員,並編寫台灣第一本西方醫學專業書籍《內外科看護學》。1927年,獲得英國癩病救助會補助3000美元,買下醫院對面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雙連教會現址,建立全台灣第一處癩病專科診所,1927年啟用。1934年戴仁壽成立癩病療養院樂山園,1934年3月於台北州淡水郡八里莊啟用。1943年台灣總督府衛生課強制徵用,改名博愛會本部醫院。

近代

1960年羅慧夫醫師(Dr. M. S. Noordhoff)擔任院長。1967年設置台灣第一間ICU病房(加護病房)。1969年創立「自殺防治中心」。1988年捐助設立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1990年成立台灣第一家安寧病房(18床)。1990年捐助設立安寧照顧基金會。1992年捐助設立中華民國早產兒基金會。1994年籌備設立馬偕醫學院。1994年淡水院區附設居家護理所。1996年全國首創緩和醫療門診。1999年馬偕護校改制升格為馬偕護理專科學校(今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1999年9月27日設立護理之家,住民年均87歲。屢次榮獲行政院衛生署特優評鑑。2000年購置新竹市南門綜合醫院光復院區,並籌設為新竹分院。2000年接受石門鄉捐地籌劃老梅分院。2000年行政院衛生署醫學中心評鑑評定會通過馬偕紀念醫院為正式醫學中心。2002年新竹分院附設居家護理所。2003年台東分院附設居家護理所。2009年馬偕醫學院正式招生。2009年4月2日在淡水院區馬偕樓7樓設置產後護理之家。2014年3月10日法院正式裁定馬偕醫學院、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法人合併,成立「馬偕學校財團法人」。2014年5月1日台東分院新建醫療大樓啟用感恩禮拜,提升後山急重症醫療品質。2014年7月,發行第一本企業永續報告書《2014馬偕紀念醫院企業永續報告書》,是第一間獲得台灣企業永續獎金獎的醫療院所。2014年12月29日馬偕兒童醫院揭牌儀式。2016年4月28日衛生福利部核准「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紀念社會事業基金會」更名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

視頻

馬偕紀念醫院 相關視頻

人文護理在台灣——馬偕紀念醫院經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