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风矢是天气学一个名词术语。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1]》(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目录

名词解释

天气图上表示风向、风速的符号,由风向杆、风羽和风三角组成。

在天气图上,有两种表示风向的标志,一种是短箭头,另一种即为风矢。前者只能表示风向,即箭头所指为风的去向;后者能同时表示风向及风速,形如英文字母“F”。

风矢由2部分组成,分别为风向杆与风羽(或风三角)。

风向杆:指出风的来向,表示为一根竖线。风向常用8个方位(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表示,在气象观测记录上则使用16个方位(除8个方位之外还有:北东北、东东北、东东南、南东南、南西南、西西南、西西北、北西北)表示。

风羽:分别用长划线和短划线或者与风三角组合的方式表示风速的大小,垂直于风向杆末端顺时针向一侧(北半球)。一条长划线表示4米/秒,一条短划线表示2米/秒(风三角表示20米/秒)。

在天气图分析中,通常根据各测站测得的风向风速数据,在天气图上各测站相应的位置上画出风矢,根据风矢的标注情况,可分析该天气图所示范围的风场情况。如图3,根据图中的风矢可知,红色线为辐合线,东侧东南风风速为6~10 米/秒;图的右半部分多为南风,风速2~8 米/秒。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