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須陀洹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須陀洹

 

 

 

須陀洹

須陀洹果一般指須陀洹 須陀洹(梵語:Srotāpanna,巴利語:Sotapanna),又譯為預流、入流,佛教術語,是南傳佛教中的修行位階,為沙門四果中的初果。 由於修行者的性格不同,分成隨信行與隨法行兩種: 隨信行是依四不壞淨修行,而隨法行是能正確了解四諦,依現觀而得法眼淨。 雖區分兩種方法,但這是入門之差別,而非證悟的內容不同,因此聖典記載:「信根成就,即是慧根。」 由於參與了聖者的行列,所以稱為「預流」。

詳述 證須陀洹果者,永不墮三惡道,然而尚須於人、天中往返投生,漸漸修行至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七次往返後證四果阿羅漢,方斷盡見思煩惱而永脫輪迴。 《金剛經》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因此須陀洹無此四相。 南傳佛教共有四個果位,分別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 須陀洹是南傳佛教修行證得的第一個果位。 南傳佛教認為,一個凡夫要修成阿羅漢果,前後要經歷四個位次,也就是四個果位。 換句話說,就是斷一分煩惱,證一分真理第一果為須陀洹,意為預流果,意思是凡夫通過修行斷盡「見惑」,開始見到佛道,進入聖道之法流。 證得須陀洹果以後,永遠不會墮入三惡道(畜牲道、餓鬼道、地獄道)。 只會在三善道(天道、阿修羅道和人道)之間輪迴。

第二果為斯陀含,意為一來,謂凡夫在斷見惑的基礎上,進而斷除欲界思惑。 欲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斷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沒有斷盡,因此還需要在人間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來。

第三果為阿那含,意為不還,意是在斯陀含的基礎上進而斷除欲界思惑後三品,不再還來欲界受生,故名不還。

第四果為阿羅漢,意為斷盡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見惑和思惑,究竟無餘,得不生之聖果,受人天供養。 阿羅漢是佛陀十大稱號之一。

以上四個果位中,前三果稱「阿羅漢向」,指尚在修行階段,而趨向於阿羅漢果的聖者; 也就是說前三果的聖人煩惱尚未斷盡,尚需繼續修行。 唯有阿羅漢斷除三界見思二惑,無需再修,無需再學,是四果中的究竟果位。 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是原始佛教的究竟果位,南傳佛教完全依從原始佛法教誨。 但是佛陀滅度六百年後逐漸出現的大乘(北傳)佛教卻不以為然,認為阿羅漢遠未達到佛教的終極,視阿羅漢為「自了漢」。 在大乘的修道位次上,最高果位是佛,其次是菩薩,然後才是羅漢。

得到須陀洹果,有三個條件斷三結,即疑、戒禁取、身見三種煩惱。

斷疑:即斷除了對佛、法、僧、戒律等的一切疑慮,對佛、法、僧等有了堅固不變的信心,不再懷疑,也就是「淨信」即四不壞信。

斷戒禁取見:入流聖者見證了苦集滅道與涅盤的過程,能分辨有益與無益的行為,不再迷信於無益的宗教儀式、禁忌、戒條等。

斷我見:在見解上,不再認為五陰為永恆不變的「我」、「真我」、「實我」。不墮法(avinipata-dhamma),確立戒行,不犯惡事,不會再造惡果報,墮於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

正定聚 正定聚( sammatta-niyata),又叫正性決定、決定正向於正覺,成為須陀洹之後,再也不會轉為凡夫,必定到達最高的覺悟。 證須陀洹果者,永不墮三惡道,然而尚須於人、天中往返投生,而至二果斯陀含薄貪嗔、三果阿那含梵行立,四果阿羅漢永斷五下分結與五上分結,完全解脫自在,不受後有,無生死之條件而永脫輪迴。    [1]

參考文獻

  1. 須陀洹,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