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食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面(食品) |
面条起源于中国,已有约两千年的制作食用历史。面条是一种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既可主食又可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早已为世界人民所接受与喜爱。面条一种用谷物或豆类的面粉加水磨成面团,之后或者压或擀制成片再切或压,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条状(或窄或宽,或扁或圆)或小片状,最后经煮、炒、烩、炸而成的一种食品。
面条出名的有陕西的biangbiang面、重庆小面、山西刀削面、上海阳春面、高邮酱油面(又称高邮阳春面)、兰州拉面、岐山臊子面等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面
外文名;noodle
分 类;面食
口 味;香甜、滑润
主要食材;面粉
种 类;苏式汤面、刀削面、拉面等食用价值养心益肾、健脾厚肠
起 源;中国
面介绍
面条 俗称“面”、“水面”、“面条子”;古称“汤饼”、“奢面”、“素饼”、“煮饼”、“水引饼”、“不托”等。
“面条”一词是后来才有的。
据考证,我国面条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当时所有的面食皆称之为“饼”,在汤中煮称为“汤饼”。早期的汤饼呈片状,以后逐渐由片状演变成条状。面条在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基本形成。如: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所载的“水引饼”已与现代的面条相近。晋束的《汤饼赋》曰:“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弱似春绵,白若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气散而远遍。行人失涎于下风,童仆空瞧而斜眄。擎器者舐唇,立侍者干咽”。南北朝至唐,面条的品种教以前更为丰富,出现了所谓“冷淘”的过水凉面,以及多种由于食疗的“索饼”,而且在当时又兴起一股吃寿面的习俗。
宋代面条的品种发展更为迅速,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梁录》和周密《武林旧事》等资料中记载的品种就多达三、四十种之多。 元代出现了可以长期保存的“挂面”;明代又出现了技艺高超的“抻面”。这些制面技艺的出现都为面条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清代,最有意义的是“五香面”和“八珍面”的出现,而且在乾隆年间又出现了别开生面的“伊府面”。
面条的历史
面条是我国最常见的传统面食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驰名世界。据史料记载,最早的面条可追溯到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在东汉《四民月令》一书中载有“……..立秋勿食煮饼及水溲饼”之语,据考证“水溲饼”、“煮饼”是中国面条的先河。魏晋时称“汤饼”。南北朝时称“水引饼”或“水引面”。汉《释名·释饮食》载有:“蒸饼、汤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九谷考》中也有“释名之索饼,即今之索面,西北称扯(抻)面”;《素食说略》中有“面条,古名索饼,一名汤饼,索饼言其形,汤饼言其食法也。”做法是用手将面团搓成筷子粗细,再水浸,食用前用手捻成如韭菜叶样子,入沸水煮熟,类似宽面条;或称“馎饦”,在《齐民要术》中记载做法:用手搓成手指长,用水浸,下锅时用手捻薄,再用沸水煮熟,这种方式很像山西的“搓面”与“揪片”。
中国人吃面的习惯由来已久,甚至将面条叫“饭”,而大米、小米做的饭则叫做“米饭”以区之。吃面不仅用于困腹,也有民俗礼仪的意义,例如常用来祝福新生婴儿长命百岁,中国人过生日往往也少不了吃面条,因此面条又称长寿面,因为面条又长又薄(薄的意思是瘦,而瘦则与寿同音),故生日吃长寿面成为习俗,而长寿面就是我们俗称的面条或寿面。
悠久的吃面历史当然也吃出了各种的制作花样,发展出杆、抻、切、削、揪、压、搓、拨、捻、剔、溜等等的制法,以及蒸、煮、炒、煎、炸、烩、卤、拌、烙、烤、干捞等的调制法,而演变成各地的风味面条,如北京的打卤面、上海的阳春面、山东的伊府面、山西的刀削面、陕西的臊子面、四川的担担面、湖北的热干面、福建的八宝面、广东的虾蓉面、贵州的太师面、甘肃的清汤牛肉面、岐山的臊子面、三原的疙瘩面、韩城的大刀面、河南的烩面、干捞面,西安的箸头面、菠菜面等等,有细如丝线的面条,也有宽如腰带的面条,形式不可胜数。
面条名称除上述之水溲面、煮饼、汤饼、水引、馎饦外,尚有唐代流行的冷淘、温淘等,这些称谓就是现代的凉面或水煮面条。在《唐会要.光录寺》中载有“宫廷中到冬天要造‘汤饼’,夏天要做‘冷淘’”,就是将面条煮熟后过冷水再吃的一种面,与北方人的“过水面”相同;宋朝时,面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已有“面条”的名词,形状为长条,花样多,如素面、煎面、鸡丝面、三鲜面、银丝冷淘、菜面等;元代时“干(挂)面条”问世了,在《饮膳正要》中载有“春盘面”、“山药面”、“羊皮面”、“秀秃麻面”等二十多种。明清时又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如北京的“炸酱面”、扬州的“裙带面”、福建的“八珍面”等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