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非洲刚果河流」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刚果河
行 22: 行 22:
 
 刚果河(法语:Fleuve Congo;英语:The Congo River)也称为扎伊尔河(方言意思是"大河"),位置位于非洲中西部。全长约4640千米,流域面积约370万平方千米,为非洲第二长河,仅次于尼罗河。  
 
 刚果河(法语:Fleuve Congo;英语:The Congo River)也称为扎伊尔河(方言意思是"大河"),位置位于非洲中西部。全长约4640千米,流域面积约370万平方千米,为非洲第二长河,仅次于尼罗河。  
 
 上游卢阿拉巴河发源于扎伊尔沙巴高原,最远源在赞比亚境内,叫谦比西河。
 
 上游卢阿拉巴河发源于扎伊尔沙巴高原,最远源在赞比亚境内,叫谦比西河。
 北流出博约马瀑布后始称刚果河。
+
 北流出博约马瀑布后始称[[ 刚果河]]
 
 干流贯穿刚果盆地,呈一大弧形,两次穿过赤道后注入大西洋,流经安哥拉、赞比亚、中非、喀麦隆、刚果(布)、刚果(金)等国,在刚(布)境内长达1000多公里。
 
 干流贯穿刚果盆地,呈一大弧形,两次穿过赤道后注入大西洋,流经安哥拉、赞比亚、中非、喀麦隆、刚果(布)、刚果(金)等国,在刚(布)境内长达1000多公里。
 刚果河流域拥有仅次于南美亚马逊雨林的世界第二大热带雨林,面积为370万平方公里,占非洲热带雨林总面积的70%,占全世界热带雨林总面积的25%,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
 刚果河流域拥有仅次于南美亚马逊雨林的世界第二大热带雨林,面积为370万平方公里,占非洲热带雨林总面积的70%,占全世界热带雨林总面积的25%,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河流概述'''==
 
=='''河流概述'''==

於 2021年12月11日 (六) 15:14 的修訂

         
 剛果河

 

 

 

剛果河

剛果河(法語:Fleuve Congo;英語:The Congo River)也稱為扎伊爾河(方言意思是"大河"),位置位於非洲中西部。全長約4640千米,流域面積約370萬平方千米,為非洲第二長河,僅次於尼羅河。 上游盧阿拉巴河發源於扎伊爾沙巴高原,最遠源在贊比亞境內,叫謙比西河。 北流出博約馬瀑布後始稱剛果河。 幹流貫穿剛果盆地,呈一大弧形,兩次穿過赤道後注入大西洋,流經安哥拉、贊比亞、中非、喀麥隆、剛果(布)、剛果(金)等國,在剛(布)境內長達1000多公里。 剛果河流域擁有僅次於南美亞馬遜雨林的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面積為370萬平方公里,占非洲熱帶雨林總面積的70%,占全世界熱帶雨林總面積的25%,生物資源非常豐富。

河流概述

剛果河是非洲中西部最長的河流,如果以贊比亞境內的謙比西河為源頭計算,全長達4640公里,名列全非洲第二位,僅次於尼羅河。 如果按流量計算,剛果河是僅次於亞馬遜河的世界第二大河,流域面積達401萬平方公里,幹流流經贊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共和國和安哥拉,最後流入大西洋。 剛果河流域擁有僅次於南美亞馬遜雨林的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面積為200萬平方公里,占非洲熱帶雨林總面積的70%,占全世界熱帶雨林總面積的25%,生物資源非常豐富。 由於流經赤道兩側,獲得南北半球豐富降水的交替補給,具有水量大及年內變化小的水情特徵,河口年平均流量為每秒4.1萬立方米,最大流量達每秒8萬立方米。 如果按流量來劃分,剛果河的流量僅次於亞馬孫河,是世界第二大河。 河口成較深溺谷,河槽向大西洋底延伸150公里,在河口外形成廣闊的淡水洋面。 干支流多險灘、瀑布和急流,以中游博約馬瀑布群和下游利文斯通瀑布群最為著名。 剛果河流域包括了剛果民主共和國幾乎全部的領土,剛果和中非共和國大部、贊比亞東部、安哥拉北部以及喀麥隆和坦桑尼亞的一部分領土。 在這片廣闊的流域,密集的支流、副支流和小河分成許多河汊,構成一個扇形河道網。 這些河流從周圍海拔270-460米的一片會聚的斜坡上流入一個中央窪地,這個窪地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 剛果河主要支流有烏班吉河、夸河和桑加河。 剛果河自源頭至河口分上、中下很不相同的三段。上游的特點是多匯流、湖泊、瀑布和險灘; 中游有7個大瀑布組成的瀑布群,稱為博約馬(舊稱斯坦利)瀑布; 下游分成兩汊,形成一片廣闊的湖區,稱為馬萊博湖。 剛果河流域具有非洲最濕潤的炎熱氣候,最廣袤、最濃密的赤道熱帶雨林。 剛果河有終年不斷的雨水供給,流量勻衡。 稠密的常綠森林和受赤道氣候重要影響的剛果河流域同樣廣闊。 森林區的外邊是熱帶大草原帶。 剛果河中有多種魚類和鱷魚。 剛果河自博約馬瀑布以下可部分通航, 加上眾多支流,構成總長約16000千米的航運水道系統,對促進內陸的經濟發展發揮着重要作用。 剛果河流域的水力蘊藏量占世界已知水力資源的1\6,但尚未進行多少開發。 金沙薩以下建有大型因加水利樞紐。 剛果河左岸支流多發源自安哥拉贊比亞;右岸支流多發源自喀麥隆、中非,幹流流經贊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剛果共和國。 剛果河全長4640公里,流域面積約370萬平方公里,其中60%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其餘面積分布在剛果共和國、喀麥隆、中非、盧旺達、布隆迪、坦桑尼亞、贊比亞和安哥拉等國。 河口年平均流量4.1萬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3026億立方米,年徑流深342毫米。 其流域面積和流量均居非洲首位,在世界大河中僅次於南美洲的亞馬孫河,居第二位。 在非洲其長度僅次於尼羅河,而流量卻比尼羅河大16倍。 從馬萊博湖往上游起,剛果河流域所承接的年平均降雨量為1500毫米左右,其中約1/4強流入大西洋。 但剛果河的灌溉流域大約只有亞馬孫河的一半大小,河口的流量每秒約4.1萬立方米,比亞馬孫河的每秒17.9萬立方米要少得多。

人文歷史

非洲王國時代 早在公元前後,班圖人就在剛果河下游聚居,逐漸發展成為中南部非洲的主要勢力,征服並排擠科伊桑人和俾格米人。 13世紀末至14世紀初,下游地區出現剛果王國,控制了河口地區,剛果河因此得名。 1482年葡萄牙人迪亞哥·加奧首次到達剛果河入海口。 在葡萄牙傳教士的努力下,剛果王國接受了天主教,定都於聖薩爾瓦多,逐漸成為葡萄牙的保護國。 18世紀後,剛果王國崩潰。 同一時期,在剛果河流域,還存在許多小國,其中較為著名的有隆達帝國、盧巴王國、庫巴王國等。在西方勢力的影響下,至18世紀,這些國家均已崩潰。

探險時代 自從1482年葡萄牙航海家康(Diogo Cao)發現剛果河口以來,歐洲探險家們對剛果河起源問題頗費躊躇。 其實相當肯定的是,在威爾斯探險家史坦利於1877年到達之前,17世紀的某些嘉布遣會傳教士就已到達過馬萊博湖岸。 1816年,英國的一支探險隊沿着剛果河最遠上達基桑加尼。 美國記者、英國人亨利·斯坦利是第一個沿河走完全程的西方人,他在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的資助下,於1879年到1884年對剛果河全流域進行考察,發現盧阿拉巴河並不是尼羅河的源頭。 斯坦利並且以「國際非洲協會」的名義,同許多當地酋長簽署了保護協議,最終使得大部分剛果河流域成為利奧波德的私人采邑。 甚至在1858年英國探險家柏頓和斯皮克發現坦干伊喀湖,蘇格蘭探險家李文斯頓於1867年發現盧阿拉巴河和1868年發現班韋烏盧(Bangweulu)湖之後,關於河的走向仍然未能確定。 一直到1890年左右,對烏班吉河上遊走向的探測才告完成,地圖上最後的空白處才被填上。

殖民時代 隨着斯坦利的探險,剛果河流域被法國、德國、比利時和葡萄牙瓜劃分,直到民族獨立。

水系構成

源流謙比西河向西南流480千米,經班韋烏盧(Bangweulu)湖沼澤地帶後,稱盧阿普拉(Luapula)河,為贊比亞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界河; 再向北流560千米進入姆韋魯(Mweru)湖(該湖最大長度122千米,平均寬約50千米),出姆韋魯湖至安科羅城的河段稱盧武阿(Luvua)河,向西北流350千米,在安科羅附近匯入盧阿拉巴(1ualaba)河。 從源流謙比西河算起,盧武阿河全長1512千米,總流域面積25萬平方千米。過基桑加尼(Kisangani)後稱剛果河,經博約馬(Boyoma)瀑布向西北流,後轉向西南流,在金沙薩以南為一系列峽谷,急灘和瀑布,於博馬(Boma)附近匯人大西洋。 由河源至基桑加尼(Kisangani)為上游,長2200千米,該河段自南向北流經高度不等的高原和陡坡地帶,水流湍急。從基桑加尼至金沙薩(Kinshasa)為中游,長約1700千米,流經地勢低平的剛果盆地中部,支流眾多,河網密布,河道縱坡平緩,水量豐富,水流平穩,河面變寬。 基桑加尼處河寬800米,往下河面展寬至4-10公里,有的地方可達14千米,水深在10米左右。 因中遊河水流速緩慢,形成許多辮狀河道,河中有沙洲和島嶼,沿岸多沼澤和湖泊,有眾多支流匯入。金沙薩向西南到大西洋岸為下游,長360千米,先穿越100多千米的峽谷地帶,河寬收縮到400米以下,最窄處僅200餘米,形成一系列瀑布,組成世界著名的利文斯敦瀑布群。 從馬塔迪(Matadi)往下,河道擴展,河寬水深,水流分汊,河口處寬達數公里。 剛果河河口沒有三角洲,只有較深的溺谷,河槽向大西洋底延伸達150千米,在河口以外數十千米範圍內,形成廣大的淡水洋面。 這是非洲大河中唯一的深水河口,有利於航運的發展。 剛果河的上游位於贊比亞境內東非大裂谷的高地山區,源頭稱謙比西河,過姆韋魯湖後稱盧阿普拉河,向北與發源於坦噶尼喀湖的盧阿拉巴河匯合後,過了基桑加尼附近的斯坦利瀑布後稱為剛果河,折向西流,進入中游。上游地區多湖泊和沼澤。 進入中游後,剛果河逐漸改向西南,接納多條支流,最後與烏班吉河合併,進入馬萊博湖,金沙薩和布拉柴維爾隔湖相對。金沙薩以下,進入下游。下游剛果河切穿晶山山脈,河面變窄,多峽谷、急流和瀑布,經過馬塔迪和博馬,在姆安達小鎮邊入海。

主要支流

剛果河支流密布,沿途接納的主要支流,右岸有:盧庫加(Lukuga)河、盧阿馬(Luama)河、埃利拉(Elila)河、烏林迪(Ulindi)河、洛瓦(Lowa)河、阿魯維米(Aruwimi)河、伊廷比里(himbiri)河、蒙加拉(Mongala)河、烏班吉(Oubangi)河、桑加(Sangha)河等;左岸有洛馬米(Lomami)河、盧隆加(Lulonga)河、魯基(Ruki)河、開賽(Kasai)河、因基西(Inkisi)河等。

右岸支流 盧庫加河、盧阿馬河、埃利拉河、烏林迪河和洛瓦河為剛果河上游盧阿拉巴河段的右岸支流,均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盧庫加河長350千米,流域面積27萬平方千米,源自坦噶尼喀湖。 阿魯維米河是剛果河右岸支流,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河長約1300千米,流域面積11.6萬平方千米,上遊河段稱伊圖里(1turi)河,發源於艾伯特湖以西的藍山。 烏班吉河是剛果河右岸最大支流,是剛果民主共和國與中非共和國和剛果共和國的邊界河流,由姆博穆(Mbomou)河與韋萊(Uele)河匯流而成。 其中姆博穆河全長724千米,流域面積25萬平方千米。 若從韋萊河源算起,烏班吉河全長2300千米,流域面積77.3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7500立方米/秒,徑流量2365億立方米。 桑加河是剛果河的右岸支流, 由曼貝雷(Manbere)河與卡代(Kadei)河匯流而成,從卡代河源汁起全長約1300千米,流域面積20萬平方千米,流經中非共和國和剛果共和國,部分河段為剛果共和國與喀麥隆的界河,於莫薩卡附近注入剛果河。

左岸支流 洛馬米河是剛果河左岸支流,發源於卡坦加高原,河長約1448千米,流域面積11萬平方千米,河流深切形成許多瀑布。 盧隆加河是剛果河左岸支流,由洛波里(Lopori)河與馬林加(Maringa)河匯流而成,從兩河匯口算起河長180千米;從洛波里河源計起全長約1000千米,流域面積7.7萬平方千米。 河口至巴桑庫蘇180千米河段全年通航;洛波里河河口至辛巴454千米河段通航;馬林加河河口至貝福里408千米河段可通航。 魯基河是剛果河左岸支流,由布西拉(Buslra)河(源流有楚阿帕(Tsuapa)河、洛梅拉(Lomela)河和薩隆加(Salonga)河)與蒙博約(Momboyo)河(上游段稱盧伊拉卡(Luilaka)河)匯流而成。 匯口以下於流長105千米,自楚阿帕河河源起至魯基河的河口全長約1200公里,流域面積17.4萬平方千米。以雨水為主要孫給,最大流量發生在每年10-12月和4-6月。 魯基河一布西拉河一楚阿帕河1108千米河段可通航。 開賽河是剛果河左岸最大支流,發源於安哥拉的隆達高原。 自河源向東北流,然後向北流(盧奧與卡米通比間為安哥拉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界河),再向西北流,於夸穆特附近注人剛果河。 河流全長1940千米,流域面積90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9950立方米/秒,徑流量3137億立方米。 剛果河流域有許多大湖泊,如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班韋烏盧湖、姆韋魯湖、利奧波德二世湖<馬伊思東貝湖)、通巴湖等。 坦噶尼喀湖是上述湖泊中最大的湖,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坦桑尼亞、贊比亞和布隆迪邊界處,長650千米,寬40-80千米,面積3.4萬平方千米,最大水深1470米(僅次於貝加爾湖,深度居世界第二。

地形地貌

剛果河流域地處非洲赤道地區著名的剛果盆地,呈典型的盆狀,盆底海拔300-500米,周圍為500-1500米的高原和山地。 高原山地與盆底之間形成許多陡坡和懸崖,河流在這些地段形成一系列瀑布。 例如,剛果河上游的金杜一孔戈洛瀑布群和博約馬瀑布;下游的利文斯頓瀑布群。 北起撒哈拉沙漠,南、西至大西洋,東面則與東非各湖區為界的各種不同的地理窪陷中,剛果河流域最為與眾不同。這個流域中各支流呈扇形網沿著同心坡向下流去,這些坡則包圍著一個中心窪地。 流域本身南北長1900千米以上,西從大西洋東至尼羅-剛果分水線也有相同的距離。 剛果流域的中心部分是一個大窪地,中有第四紀沖積物覆在厚厚的大陸原始沉積物上,主要含砂和砂岩。 剛果河體系從其源頭至河口有3個不同的部分:剛果上游,剛果中游和剛果下游。 基桑加尼(舊稱斯坦利維爾〔Stanleyville〕)恰好位於博約馬瀑布的下游(這是一系列7個大瀑布的總稱),標誌著可航行的剛果河上游的真正起始點。 河的這一中間部分平穩地流過1600千米餘進入離金沙薩約35千米處。 河道起初較窄,但很快寬闊起來,之後中游處則有許多島嶼。 再由此向前,除了極少數的狹窄部分外,剛果河分成幾個通道,中隔成串的小島。 從伊桑吉(Isangi,洛馬米〔Lomami〕進入剛果河處)下游的5.5千米寬增加至8-11千米寬——有時,例如在蒙加拉(Mongala)河口就增至13千米。 剛果河的中部河道終端是一個狹窄段稱水道或走廊。 兩岸之間不超過0.8-1.6千米,河床加深了,水流亦加快,流經一個深約數百碼的河谷流入巴泰凱高原(Bateke Plateau)的軟砂岩基岩。 沿著這條中心河段,剛果河接納其主要的支流,主要有右岸的烏班吉河和桑加(Sangha)河和左岸的克瓦(Kwa)河。平均流量隨後大增,在流入金沙薩時幾乎近於其最大流量。 在離開水道時,剛果河分成兩個支流形成馬萊博湖,該湖標誌著剛果河中游的結束。 接下來的下游立即出現河道最後一段的第一道瀑布。 大瀑布和急流形成兩個系列,由相當平靜的中心河段所分開。 剛果的河口始於馬塔迪,這是急流的下游,結束了內陸的剛果河:河口全長134千米,形成安哥拉和剛果(金)的邊界線。 河口開始較窄,中有河道最深至24米,但是在下游博馬(Boma)處漸寬。 在這裡,河被島嶼所堵塞,分成幾個部分,有些地方深不超過7.6米,這就有必要進行疏浚以便遠洋輪得以抵達馬塔迪。在河口外,剛果水道作為深海底峽谷繼續在近海延伸約200千米。

氣候特點

剛果河的熱帶雨林 剛果河上遊河段年平均降雨量約1300毫米,年平均徑流深約200毫米,在全流域屬少水區。 中游地區氣候濕潤,年雨量1500-2000毫米,年徑流深約500毫米,盆地中心年徑流深可達1000毫米,是全流域的多水區。 剛果河有較正常的流量,全年有雨水供應。 在布拉薩和金沙薩,河的水文變化特徵是每年年終為主要最高峰,5月是次要高峰,7月則為大低潮,3和4月則為次低潮。 實際上,剛果河下游的水文變化代表了延及赤道兩側20°緯度,約2,250千米距離之內的氣候影響。 剛果流域大得沒有一個單一的氣象情勢能擾亂其緩慢的水漲水落的運動。 但是每年的波動可能有劇烈的變化,當在正常情況下同時到達的各條支流的洪水不同到達時,河水就會暴漲。 全年的濕度一直很高,年降雨量達1700毫米,並且降雨時間相當有規律; 即使在最乾旱月份,降雨量總計也有75毫米以上。 全年溫度也一律很高,每日很少有變化。平均溫度24℃。 流域的最北部,即在中非共和國境內年降雨量僅200-400毫米,比近赤道之處者少;但是乾旱季節可持續4-5個月,一年只有一次降雨高峰,即在夏季。 流域的最南部,在薩巴(Shaba)區域,旱季和濕季的時間長短差不多相等,年降雨量約125毫米。

水文特徵

赤道上剛果河的日落 剛果河支流眾多,河網稠密,幹流繞行於剛果盆地邊緣地帶,形成一個向北突出的大弧形,並兩次穿越赤道,水量豐富的眾多支流從赤道兩側相繼匯入,使剛果河常年流量大而穩定,具有典型的赤道多雨區河流的水文特徵。 平均流量從夏季的3萬立方米/秒至冬季的5.7萬立方米/秒。 從20世紀初所作的連續觀測獲得的最小流量為2萬立方米/秒,而特大洪水流量為8萬立方米/秒,平均流量為4.2萬立方米/秒。 如在金沙薩,剛果河的最大流量與最小流量之比為3:1,是世界大河中流量變化最小的河流之一。 但是,由於赤道南北流域範圍大小不同,以及支流水量多少和洪水期有異,因而剛果河的水量一年之中仍有漲落,而且上、中、下游的情況有所不同。 上游流量最大的時期是9-10月,中下游一年有兩次洪峰,第一次在5月,由右岸支流洪水形成; 第二次在12月,由左岸支流洪水形成。左岸支流流域面積大,水量也較右岸支流大,故第二次洪水大於第一次洪水。

生物資源

剛果河流域相當一部分地區以赤道氣候占優勢,有同樣廣闊的常綠林。 林區的無論哪一邊都與稀樹草原帶相鄰接。森林與草原常常難於察覺分辨,它們以鑲嵌方式混淆在一起;較罕見的是森林侵入草原。 此巨大河流還形成了非洲最大的生物地理屏障之一。 比如,黑猩猩和倭黑猩猩被剛果河隔斷,只有剛果河以北才有黑猩猩,剛果河以南才發現有倭黑猩猩。其它許多動物也顯示出類似的地理分布模式。 剛果河在非洲生物地理學上具有重大作用,但人們對其歷史幾乎一無所知。地質學家估計,之前可能是湖泊,且和大西洋不相連。 當剛果河穿過茂密的剛果森林時,它和它的支流邊緣都是斷斷續續的多草帶狀地。 稗、紙莎草和莎草等草場占據著廢棄的河道、河岸邊、或者在樹林幕外,鋪滿島嶼中心的凹地;它們甚至從沙岩中鑽出,或者生長在被洪水沖肥了的島嶼的下游末端。 剛果河中有許多種魚生活其中,僅馬萊博湖中就有230多種。 河邊的沼澤中生活有肺魚,只是在低水位常常幹掉。 多樹木沼澤地的水呈紅茶色,這裡的黑鮎就呈這種顏色。 沼澤地及與其平行的小河的野生動物與河本身的野生動物不相混淆。 剛果河中有各式各樣的爬蟲類,其中以鱷魚為最顯著的種類; 河中也有半水生的烏龜以及幾種水蛇。 樹林中的鳥類連同東非山區的鳥類構成非洲大陸最獨特的本土品種。 在剛果地區265種以上可謂是典型的赤道森林鳥類。 海鳥,諸如海燕,是從海洋中飛向上游的。 候鳥則來自歐洲,包括蒼鷺和小葦鳽(Ixobrychus minutus),飛過本區。埃及鴨也有發現。 無論鴨、鷺、鶴和鵜鶘都很多。 水生哺乳動物稀少,河馬、兩種水獺和海牛完全生活在水中。 海牛隻在桑加支流被正式確認,但是在剛果下游卻有一些有關它的古怪傳說,包括說它與所謂的瓦他(Mami Wata,一種海妖)有關聯。

經濟文化

漁業 幾乎所有河邊人都從事捕魚。博約馬瀑布的恩亞人(Enya〔Wagenia〕)和住在馬萊博湖下游的曼尼揚加人(Manyanga)將魚網系在樁上或者系在他們自己在急流中所建造的堤壩上。他們在沼澤地帶的捕魚方法非常特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下毒,而這裡的人口卻比想像中的要多。這些人中有「水上人」(恩哥姆布人〔Ngombe〕),他們住在伊廷姆比利-恩吉利(Itimbiri-Ngiri)和由剛果河與烏班吉河形成的三角洲。沼澤地的其他漁人住在潟湖和剛果河與阿利馬(Alima)河、利夸拉(Likouala)河以及桑加河匯合處的浸水林區。 種植業 儘管條件不佳,所有這些人同時也是農耕者。他們種木薯,在田邊豎起岩牆防洪水,常常還是巨型的。其他作物諸如甘薯、香蕉和薯蕷等並不重要。 伐木業 雖然剛果河流域有著本大陸最重要的木材資源,但是伐木業仍然極不發達,主要因為內地太難於進入,同時也因為將木材運至海濱的運費太貴。 交通運輸 剛果河是非洲最重要的航行體系。單單在剛果(金)境內可航行的水路就達14000千米。雖然由水路所運的貨物(主要有農產品、木材、礦物和燃料)與歐洲各河的運輸相比幾乎微不足道,但是河運仍然是不通陸路的地區的主要交通手段。3條主要路線都匯合在下游終點的馬萊博湖的金沙薩,分別始於基桑加尼、開賽(Kasai)河的伊萊博(Ilebo,舊稱法蘭基港〔Port-Francqui〕)和烏班吉河上的班吉(Bangui)。這個網絡促進了遠離海岸的內陸地區的經濟發展。各種活動包括奎盧(Kwilu)河兩岸的棕櫚油生產,集中在基奎特(Kikwit)港,以及在基桑加尼建立粗咖啡種植園。 1898年馬塔迪至利奧波德維爾(今金沙薩)的鐵路通車,1934年剛果河右岸的布拉薩和黑角(Pointe-Noire)之間剛果-海洋鐵路線完工。 河道體系既方便了航行也阻礙了陸路運輸。剛果河及其支流上的橋樑極少。盧阿拉巴(Lualaba)河上的孔戈洛(Kongolo)鐵路和道路橋樑於1968年重建,馬塔迪處的剛果河上面的橋於1983年通車。改進狀況的許多規劃在考慮中。 剛果河及其許多支流形成本洲可航行水道的最大網絡。但是適航性卻受不可逾越的障礙所限制,在河的下游有一串32條瀑布包括著名的利文斯通瀑布橫亘其中。這些瀑布使剛果河在剛果支流源頭上的馬塔迪(Matadi)海港和河身擴展似湖的馬萊博湖(Malebo Pool)之間一段不能航行。 電力 剛果河及其支流構成了非洲最稠密的水道網,水量充沛,是非洲水能資源最豐富的大河,全流域有43處瀑布和數以百計的險灘及急流,水能理論蘊藏量達3.9億kw,居世界大河的首位,可開發的水能資源裝機容量約1.56億kW,年發電量9640億kW·h。 剛果河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及下游。上游段的基桑加尼瀑布水能蘊藏量為120-220萬千瓦。在100千米長的河段上,分布有7級跌水,總落差超過60米,是建設大型水電站的優良壩址。 下游段(金沙薩至河口)河流穿過結晶岩組成的高地,河道窄,水流急,在金沙薩至馬塔迪之間200多千米河段上有32個瀑布和急流,總落差280米,這就是世界罕見的利文斯敦瀑布群,是非洲水能資源最為集中的地段,全部開發後,可裝機4000萬kW,是剛果民主共和國重點開發的地區。 剛果河的許多支流上也蘊藏着豐富的水能資源,例如,開賽河上的卡迪盧瓦急流與坎佩內急流,烏班吉河上的坦加急流、盧阿普拉河亡的蒙博圖塔瀑布和約翰斯頓瀑布等。 但由於地處偏遠地區,至今尚未開發利用。 剛果河的水力發電潛力可達已知世界資源的1/6,但是這種潛力中只有一小部分已被利用。 單單馬塔迪上游的因加(Inga)一地,其電力潛力估計超過3萬兆瓦。 稱作因加I和因加II的兩個水力發電工程已於剛果(金)獨立後完工。

治理開發

電力工程 剛果河上游地勢平坦,水流和緩,宜於通航,干支流通航里程約2萬千米,其中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1.25萬公里,有1000多千米全年可通航800-1100t駁船。 剛果河流域以剛果民主共和國為主,其國土面積除極小部分外均在剛果河流域內。 剛果民主共和國全國可開發裝機容量1.2億千瓦,年發電量7740億千瓦時。 從海拔270米的金沙薩開始,至馬塔迪一段,河床狹窄,兩岸陡立,水流湍急,最大水深達150米,落差約280米,且水流變化很有規律,這對開發水電極為有利。 共規劃了3級大型水電站,第1級為皮奧卡水電站,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剛果共和國邊界; 第2級大英加和第3級馬塔迪都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 皮奧卡水電站利用水頭80米.計劃裝機30台,總容量2200萬千瓦,年發電量1770億千瓦時,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剛果共和國各得一半。 馬塔迪水電站利用水頭50米,計劃裝機36台,總容量1200萬千瓦,年發電量870億千瓦時。 其中英加急灘段,在25公里內落差100米,是世界上水能資源最集中的河段。 鑑於落差集中,又有可利用的廢棄老河床,因此可以逐步開發下游英加地區的全部水能資源;在開發水電的同時,也可使中非航道與大西洋連接起來,發展水運。而且在前階段的開發中,無須攔截主河道,分期開發情況如下: 已建工程 70年代建成的2個水電站一英加1號和2號,是第一階段工程。 剛果河周邊國家 這一階段利用離剛果河不遠的老河床進行工程建設。 位於英加河灣上游右岸的恩科科洛河谷可以用作l號電站的引水渠,通過這條古河叉道可從主流引取2000-3000m³/s的流量。 松戈大壩位於河谷下游末端,壩後為1號電站,壩右岸河谷為2號電站提供了一個進水口,2號電站位於英加河灣下游,剛果河右岸岸坡上。 松戈大壩的蓄水可供2座電站運行的需要。 該壩為混凝土壩,最大壩高52.5米,壩頂長550米左右,大壩由3部分組成,中間為進水口的6個壩塊,兩側為非溢流壩塊,右側10個、左側15個,在非溢流壩塊的兩端則為高度小於20米的重力壩段,右翼拐向下游,並作為2號電站引水渠的邊墩。 英加l號電站於1972年投入運行,正常水頭50米,引用流量140m³/s,裝機6台,容量35萬千瓦,保證出力30萬千瓦,發電量24億千瓦時。 英加2號電站於1981年投產,水輪機平均水頭56.2米,最大水頭62.5米,引用流量315m³/s,電站裝機u台,留l台備用,容量140萬千瓦,保證出力110萬千瓦,發電量96億千瓦時。

開發計劃 第二階段計劃是繼續使用上游的松戈水庫,並修建英加3號電站,英加3號可根據用電增長情況分建英加3A、英加3B和英加3C三個電站,裝機容量分別為130萬、90萬千瓦和120萬千瓦。 英加1號、2號、3號水電站群都是利用右岸與河道平行的恩科科洛山谷,採用無壩引水方式,引用流量根據電站投入運行情況而逐漸增大。 由於不在幹流上築壩,投資較小且便於分期開發。這兩個階段的5個水電站全部建成後,亦僅利用英加地區全部水能資源的15%。 規劃的第三階段是全面開發階段,即攔截剛果河,利用其流量和水頭的全部水資源,修建大英加工程。這是一座巨型電站,裝機容量52×75萬千瓦,共3900萬千瓦,居世界未來第一位。 這就是「大英加」方案,樞紐包括以下主要建築物(初步設計):

(1)亡游工程。 大壩:橫斷剛果河幹流的大壩為土石壩型,高140米,長1100米,填築方量達1800萬立方米。l號和2號溢洪道:1號溢洪道在大壩右岸,泄洪能力為35000m³/s,2號溢洪道在大壩下游,泄洪能力為65000m³/s。溢洪道按千年一遇洪水流量設計,可宜泄略大於設計洪水(95000m³/s)的流量。

(2)發電引水路線。 從大壩到電站之間將利用一段山谷和天然窪地修建總長15千米的幾十座引水建築物。

(3)下游工程。 崩迪(Bundi)壩和水庫:大壩方量3200萬立方米,壩頂長1.5千米,壩高180米。水庫是一個深達25米的盆地。 電站裝52台機組的電站、壓力鋼管和進水口均集中在一個開角略小於160°的環形平面上。 電站由13批各為4台的機組構成,由隔牆分開,從而每一批機組構成一個獨立單元。 廠房寬度約75米,上下層結構總高度約85米。 大英加工程建成後,年發電量為3000億千瓦時,將以400kV的交流電進行輸送。 鑑於資金以及將來在該地區消耗大量電力的工業配置問題,該方案施工的選擇與期限尚未決定。 此外,剛果民主共和國在剛果河各支流上修建了20餘座中、小型水電站,共計裝機101萬kW。 剛果共和國在剛果河流域內可開發的裝機容量約1800萬千瓦,年發電量1100億千瓦時。 贊比亞、坦桑尼亞、布隆迪、盧旺達、中非、喀麥隆、安哥拉等國,都有部分國土位於剛果河流域內,估計共有可開發水電裝機容量約1800萬千瓦,年發電量800億千瓦時,如今開發得很少。    [1]

參考文獻

  1. 剛果河,道客巴巴 - www.doc88.com/p... - 201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