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霜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霜凍是生態學一個名詞術語。

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兩種觀點:起源於刻畫符號和「圖畫文字」起源說[2]。我們現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霜凍,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農業氣象災害,是指空氣溫度突然下降,地表溫度驟降到0℃以下,使農作物受到損害,甚至死亡。霜凍通常出現在秋、冬、春三季。它與「霜」不同,「霜」是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並且地面溫度低於0℃,在物體上直接凝華而成的白色冰晶,有霜凍時並不一定是霜。發生霜凍時不一定出現霜,出現霜時也不一定就有霜凍發生。

「霜」、「霜凍」與「霜降」節氣不是一回事,它們分別是三個不同的概念。「霜」是指地面的水氣遇到寒冷天氣凝結成的一種白色冰晶;「霜凍」是指一種較為常見的農業氣象災害現象;「霜降」節氣是指反映氣溫驟降節令。

我國地域廣闊,初霜凍日出現日期也大不相同。新疆北部、內蒙古及東北北部地區9月中旬出現初霜凍;東北大部、華北北部、西部及西北地區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出現;11月上旬初霜線南移至秦淮一帶;11月下旬到達西南及長江中下游地區。12月上旬到達南嶺;華南中北部初霜凍則在12月下旬到1月中旬之間出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