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震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震源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關於漢字的起源[1],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2]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名詞解釋

地球內部岩層破裂引起振動的地方稱為震源。它是有一定大小的區域,又稱震源區或震源體,是地震能量積聚和釋放的地方。人為因素引起的地震的震源稱人工震源,如人工爆破(炸藥爆破,核彈試驗)等。天然地震震源和人工爆破震源的性質有很大區別。一般而言,天然地震主要發生在斷層上,以剪切錯動為止;而人工爆破震源卻是以一點為中心向周圍膨脹的過程。採用地震波形資料進行地震矩張量反演,人們可以大致地區分這兩種震源的特性。

在地震學中,震源是地震發生的起始位置,斷層開始破裂的地方,震源向上投影到地表即為震中。它是有一定大小的區域,又稱震源區或震源體。它是地震能量積聚和釋放的地方。震源在地球表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人為因素引起的地震的震源稱人工震源,如人工爆破(炸藥爆破,核彈試驗)等。

一個震源是不會移動的。每次地震包括主震和每次餘震都會有不同位置的震源,這些不同時間的震源位置疊加在一起就可以看出震源的分布。

震源分類

天然地震震源和人工爆破震源的性質有很大區別。一般而言,天然地震主要發生在斷層上,以剪切錯動為止;而人工爆破震源卻是以一點為中心向周圍膨脹的過程。採用地震波形資料進行地震矩張量反演,人們可以大致地區分這兩種震源的特性。

震源強度

強度達到黎克特制8級的地震,平均每年只1次,7級則有18次。通常震級愈高,破壞就愈嚴重,但震源深淺也對破壞程度起關鍵作用。震源淺,影響面積會小些,但在受影響範圍內的強度就極大;震源深,影響面積會較大,但造成的破壞卻相對較少。

震源研究

對地震震源的研究開始於20世紀初葉。1910年提出的彈性回跳理論,首次明確表述了地震斷層成因的概念(見地震成因)。在地震學的早期研究中,人們就已注意到P波到達時地面的初始振動有時是向上的,有時是向下的。20世紀的10~20年代,許多地震學者在日本和歐洲的部分地區幾乎同時發現,同一次地震在不同地點的台站記錄,所得的P波初動方向具有四象限分布。日本的中野廣最早提出了震源的單力偶力系,第一次把斷層的彈性回跳理論和 P波初動的四象限分布聯繫起來。此後,本多弘吉又提出雙力偶力系,事實證明它比單力偶力系更接近實際。美國的拜爾利(P.Byerly)發展了最初的震源機制求解法,1938年第一次利用P波初動求出完整的地震斷層面解。

斷層面的確定

P波四象限分布 地表垂直向地震儀記錄P震相的初始振動方向。向上的記為正號;向下的,記為負號。正號P波是壓縮波,因為這種波的到達使台站受到來自地下的一個突然擠壓,台基介質體積發生一微量的縮小。負號P波是膨脹波,因為它使台站受到一個突然拉伸,介質體積發生一微量膨脹。

每個台站記錄的某一特定P波震相都可同震源處發出的一根地震射線相對應。圖1[P波四象限分布示意圖]右部給出假定地殼均勻時一些地震射線的例子。今以震源F為球心,作一足夠小的球面S,小到球內射線彎曲可忽略不計。這個小球面稱為震源球面。從每個台站Si沿地震射線回溯到震源,都可在震源球面上找到一個對應點S。在考慮到射線經過反射或折射界面時 P波壓縮、膨脹特性所可能受到的變換並作了適當校正之後,將每個台站記錄的 P波初動方向標到震源球面上去。人們發現,只要記錄足夠多,且台站對應點S在震源球面上的分布範圍足夠廣,則總可找到兩個互相垂直的大圓面將震源球面上的正、負號分成四個部分,即四象限,如圖1[P波四象限分布示意圖]左部所示。這兩個互相垂直的大圓面稱為 P波初動的節面,節面與地面的交線稱為節線,節面上P波初動位移為零。二節面之一 (AA′)與地震的斷層面一致,而另一個方面(BB′)稱為輔助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