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云林县台西乡

云林县台西乡照片来自

云林县台西乡位于东经一二○度十一分,北纬二三度三十五分,东邻东势乡,南达四湖乡以旧虎尾溪为界坑接麦寮乡以新虎尾溪为址,西临台湾海峡与澎湖遥遥相对,东西宽五.九七五公里,南北长为一一.一二五公里,面积六六.四七二平方公里。台西海埔新生地面积七九○公顷、新兴海埔新生地面积三七五公顷。

台西乡内村庄共十五村,包括海口村、海南村、海北村、台西村、、永丰村溪顶村、泉州村、五榔村、五港村、光华村、山寮村、富琦村、和丰村、蚊港村、牛厝村等村。

台西乡乡长照片来自

东西宽7.195公里、南北长13.340公里之长方形,地形全区为平坦的平原地占75%以上,土地标高在5公尺以下。其中有才寮、火烧牛稠、程海厝等大排由东向西贯穿本乡注入台湾海峡,将本乡自然切割成数区段,海拔标高为5公尺。 [1]

  • 乡长:林芬莹

经历:

云林县台西乡民代表会第19届副主席

云林县台西乡民代表会第20届主席


目录

简介

气候:

春季多西南风,秋冬季多强烈东北季风,冬春季多属寒冷气温,雨季多集中于春夏季。东北季风始于每年 11 月至翌年 3 月为期约五个月,此期间风力强大,沿海一带之农作物栽培,必须仰赖于防风林或架设围篱之保护,藉以保护农作物之成长。夏季西南季风始于 5 月至 9 月为期五个月,此一期间因西南低气压强盛,常形成台风,对于农作物极易造成损害。平均年雨量约在 1000 公厘,全年雨量集中于夏季 4–8 月,干湿季明显,加以东北季风影响,蒸发量大,对乡农业经营形态构成极大的影响。

台风:

台湾台风行往之要冲,又毗邻台湾海峡,夏季 7 月至 9 月间,常因东北季风与西南季风互相激温而成热带性低气压,形成台风,造成一大天然灾害,加以临海水蒸气常携带盐份附著于农作物,造成大量农作物死亡,使乡内农作物生产种类及质与量均受到限制。

产业:

在离岛工业区开发之前农渔牧业是主要经济支柱,从事近海渔捞、沿海养殖、内陆养殖为主之渔民共约 3500 户,主要鱼产品有草虾、文蛤、牡蛎、虱目鱼、鳗鱼、红蟳等。农产品以西瓜、甘薯、花生、甘蔗居多。[2]

历史沿革

明郑时代之疆域

一府二县时期

明永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年)台湾设一府二县,府日承天府,以赤嵌城为承天府,以杨朝栋为府尹,县日天兴、万年,以庄文烈知天兴县事,祝敬知万年县事。 以新港溪以北主鸡笼山后(今之基隆)均为之天兴县,县治设于大目降(今之新化)与新港(今之新市)之间,另一说,设于佳兴(今之佳里)。新港溪以南为万年县,县治设于二赞村(今之仁德乡二行村)。当时本县本乡地区均属于天兴县。

一府二州三司时期

永历十六年(即康熙元年,西元一六六二年)五月初八日,郑成功殁,子郑经继立,于永历十八年(西元一六六四年)八月改台湾总称之东都为东宁、天兴、万年两县改制为州,天兴州三十四里,万年二十里。增设北路、南路、澎湖岛等二安抚司。 南北路程自赤崁城起,南路二.五二○里,南至凤山琨桥地方,北路二、三一五里,北至诸罗(嘉义)、水沙连(林圯埔)、半线(彰化)、竹塑(新竹)、淡水(台北)、鸡笼(基隆)等地方。当时本县与本乡均属天兴州北路司,由于郑氏施行军旅屯田之制广拓垦区,本县所属之斗六、斗南、北港、东势一带非为屯弁所垦,即为招佃开垦。 (以上资料摘自90年4月增版之丁万复、林木荣著作“台西风情”一书)

清代之疆域

  • 清领一府三县时期

明永历三十七年(西元一六八三年)六月清将提督施琅克澎湖,八月郑克塽降之,翌年四月施琅奏准设置一府三县,府日台湾隶属福建省,统诸罗、台湾、凤山三县。

  • 诸罗县行政系统:

福建巡抚-台湾兵备道-台湾知府-诸罗知县

查诸罗县境,南自新港(今之新市),北至鸡笼山后(基隆),本县与本乡所属之庄杜均属之。


  • 清领一府四县二厅时期

雍正元年(西元一七二三年)因诸罗县幅过大,以本县境内之虎尾溪之北增设彰化一县,淡水一厅,雍正五年(一七二八年)台湾县划澎湖为一厅。清廷维持此建制达八十馀年之久。

  • 清领一府四县三厅时期

嘉庆十七年(西元一八一二年)八月划淡水厅之东北部增设葛玛兰(今之宜兰)一厅,当时本县之区域为彰化县所辖。当时彰化县管辖十五堡、九百九十三庄。


  • 清领二府八县四厅时期

光绪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正月十二日划凤山县部份增设恒春县,同年十二月二十日清廷准添设台北府,辖淡水、新竹、宜兰,三县及基隆一厅,调整后之台湾府领台湾、凤山、恒春、嘉义、彰化五县暨埔里杜、卑南、澎湖三厅。

  • 清领台湾建省时期

光绪十三(西元一八八七年)八月奉准正式建立台湾省,新任台湾巡抚刘铭传会同闽浙总督杨昌濬合奏台湾郡县添改撤裁折,同年九月八日,诏日可,于是本省划为三府,一直隶川、十一县、三厅。台湾省省会设台湾府台湾县孜图(今之台中市南区)驻巡抚,因设备未周,暂驻台北,于光绪二十年(西元一八九四年)二月始奉准移于台北。

本县为台湾首府所辖四县之一,县治先设于林圯埔(今之竹山),于光绪十九年(西元一八九三年)移治斗六,据台湾地舆全图,光绪台湾通志及各州县厅志所载,当时本县之疆域:“嘉义县上自石圭溪水源起,下讫海口;划彰化县自浊水溪起,至番挖港止之地增置。”计管辖斗六、他里雾(今之斗南)、打猫(民雄)东、打猫北、打猫西、大坵田、白沙墩、大?榔东、茑松北、尖山、溪洲、西螺、布屿东、布屿西、海丰、沙连、鲤鱼头等十七堡,当时本乡属台湾省台湾府云林县海丰堡。[3]

日治时期

  • 日治一县二民政支部一厅时期

日本台湾总督深感对台湾施政不易,于颁布三县一厅之组织规程仅二十天,即决定施行军政,改地方行政区域为一县二民政支部一厅。当时本县设云林出张所(办事处)属台湾民政支部所辖。当时本乡属台湾民政支部云林出张所下十七堡之一(海丰堡)管辖。

  • 日治三县一厅时期

光绪二十二(西元一八九六年)三月,日人又回复三县一厅,除将初治时所设之台湾县改为台中县外,其馀照旧,当时木县设云林支厅,隶属台中县。

  • 日治六县三厅时期

光绪二十二年(西元一八九六年)十月,日人乃木希典继为第三任台湾总督,翌年四月二日(阳历五月三日)以日皇勒令第一五二号公布台湾总督府地方官之官制,并规划台湾为六县三厅。

  • 日治三县三厅时期

光绪二十四(西元一八九八年)二月,以日本台湾总督府令第三十八号公布本县地区办务署所辖之区域,斗六办务署管辖斗六、他里雾、溪洲、沙连、鲤鱼头、打猫东顶等六堡。北港办务署管辖大坵田、西螺、布屿、海丰、尖山、茑松、大?榔东顶、白沙墩、打猫北顶等九堡。当时本乡之区域,为台中县下北港办务署所辖之海丰堡。

  • 日治二十厅时期

光绪二十七年(西元一九O一年)十月(阳历十一月),依据日勒令第二○二号“台湾总督府地方官制”第一条之规定,将地方行政区域,实大改革,全岛改设二十厅,即台北、深坑、基隆、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斗六、嘉义、盐水港、台南、凤山、蕃薯寮、阿猴、恒春、台东、澎湖等二十厅、厅之下设支厅。

  • 日治十二厅时期

光绪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六年)日本第五任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接任后,即计划改革地方政制,于宣统元年(西元一九○九年)九月十日(阳历十月二十三日),将原有二十厅并合为十二厅,并视酌其区域大小,厅治之难易,轻重分为三等。厅下仍置支厅,支厅之下设区,管辖街、庄、社,当时本县地区除原林圯埔外均属嘉义厅。  

  • 日治五州二厅时期

日本第八任台湾总督田健治郎于民国八年(西元一九一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到任,采同化政策,将民治与与警察分开,致力制地方自治制度。于民国九年(西元一九二○年)七月以日皇勒令第二一八号改革地方制度。废厅为州,废支厅为郡市,废区堡里澳乡而改设街庄,此令实施,是将原西部之十厅改设为五州,原东部二厅则仍旧。

  • 日治五州三厅时期

民国十五年(西元一九二六年)六月,日人以澎湖为要塞区,划高雄州澎湖郡为澎湖厅,全台行政区域计为五州三厅。后来因人口集居街市,商业稍有长进,街渐改为市,如新竹、嘉义、彰化、屏东、宜兰、花莲等市均系原街所改设。本县地区当时隶属于台南州下之斗六、虎尾、北港等三郡之区域,当时本县之区域,除斗南、虎尾两庄改称为街外,馀均仍旧。

民国时期

民国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对日抗战胜利,同年十月二十五日举行台湾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台澎正式重还中国版图,接受期间,地方行政区域,仍暂依日冶旧制。

民国三十五年一月各县市政府分别成立,本县隶属台南县辖,斗六、虎尾、北港三郡役所均改为区署,在一月底改组之时,本县之三区仅十六乡镇。民国三十五年五月以后,本县三区之行政区域,曾陆续调整,一、斗六区,民国三十五年五月八日,划斗六镇及莿桐乡部份增设林内乡,二、虎尾区,民国三十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划仑背乡一部份增设麦寮乡,同年九月二十二日注销海口乡,划分其原辖区域创设台西、东势二乡,同年九月二十三日划土库镇部份创设褒忠乡。本县境内三区初设时仅十六乡镇,至数月后增至二十乡镇。

民国三十九年(西元一九五○年)九月省府始公布新设云林县,而实际上则回复云林县,据台湾省通志载:“新设云林县治设于斗六,管辖斗六、虎尾、北港三区,合计二十个乡镇。人口四十九万一千四百零二人。面积一千三百九十点八三五一方公里。”当时本乡隶属于云林县。[4]


景点

台西沿海湿地

冬、春两季是观赏水鸟的最佳时期,云林沿海地区较常见的水鸟包括小水鸭、花嘴鸭琵嘴鸭青足鹬、白鹭、夜鹭、红冠水鸡、白头翁等;保育类水鸟则有水雉、紫鹭鱼鹰、红隼、泽𫛭等。

旧虎尾溪出海口处数百只红嘴鸥,另有少数黑嘴鸥、黑尾瓯、东方环颈珩、泽凫等,成群野鸟于退潮时陆续飞来在湿地上觅食,潮水涨起时鸟群飞舞空中,景象优美动人。

台西海园观光区

位于台湾西部海岸中央的台西海园观光区,是台湾海埔新生地之所在,也是本省文蛤、牡蛎等海鲜的最大生产和集散地之一。自从填海造地完成之后,近年来增加了许多可供利用的资源,如棋盘般的鱼塭水塘,便是台西海园主要的海产与经济来源之一。政府为了使更多国人能了解及参与台湾西部海岸的生活型态,特别在此发展了台西海园观光区,并与五条港的安西府和台西村的安海宫等庙宇,一同推广这个游览观光区。这一片辽阔的平原土质多砂,适于农耕,除了鱼塭之外,还可欣赏片片的油菜花田,或在这里放风筝,任它随风飘扬,轻松自在。路上的观光大道笔直宽敞,沿路可见青蚵养殖在棋格般的鱼塭里,白鹭鸶则聚集在采收后水位较低的鱼塭中觅食,自然风采尽收眼底。夕阳西下,端坐河堤,欣赏台湾最西边的落日,结束了台西一天繁忙的生活。

  • 交通资讯:

★ 自行开车:国道一号:由斗南交流道下,接158县道、158甲县道至台17线,至安西府后直走即可到达台西乡台西海园观光区。[5]

云霄岩瀑布公园

位于安西府广场的云霄岩瀑布公园,斥资千万元营造山水、小桥、流水等美景,89年底落成后,成为当地最佳的休闲场所,每天清晨或黄昏,常可见乡民在此乘凉。

园中凉亭并有水池养殖各种鱼类,乡内国小常至此进行户外教学。每到中秋佳节,便成了烤肉的最佳地点,大家就近买牡蛎、文蛤、虱目鱼在此享用,热闹非凡。

 
云霄岩瀑布公园照片来自

台西乡安西府

有台西海园伴邻,位于台西五港村内的安西府,距今己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在近几年重修整建而为今日的面貌。庙前的一对大旗竿,自道光30年(西元1850年)起矗立至今,从地面起有六丈馀高,是安西府一对顶天立地的大标柱。

每年农历6月10日,是安西府的主祭日,从农历4月中旬开始,一直到6月中旬,前来进香的各地香客络绎不绝,是台西乡内最大的盛事祭典之一。

  • 交通资讯:

★ 自行开车:

1、国道一号:由云林系统交流下,接台78线台西古坑快速道路至西滨快速道路右转即可到达台西乡安西府。

2、国道三号:由古坑系统交流道下,接台78线台西古坑快速道路至西滨快速道路右转即可到达台西乡安西府。[6]

 
台西乡安西府照片来自


大众运输

乡内居民以机车及客运公车为主要工具,行经台西乡之客运有台西客运,嘉义客运负责区域间联络。

1.台一七线及云一五五线

南端由嘉义客运公司疏运旅客由台西往北港、嘉义。北端由台西客运公司及统联客运公司等疏运旅客由台西往麦寮、仑背、二仑、西螺、员林、彰化、台中、台北等。

2. 云一五八线

东端由台西客运公司疏运旅客由台西往东势、褒忠、土库、虎尾、麦寮、斗六等,至于统联汽车客运公司疏运旅客由三条仑经台西往台北,至于农产货物运输均靠卡车疏运,南、中、北之交通尚称方便发达。[7]


视频

台西乡公所行政大楼落成启用 张丽善县长盼台西风华再现

台西乡公所斥资8400万 历经17年盛大启用-云林新闻网

台西乡和丰村集会所兴建工程奠基典礼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台西乡地理位罝,云林县台西乡-云林县台西乡公所
  2. 台西乡简介,云林县台西乡-云林县台西乡
  3. 历史沿革-清代之疆域,云林县台西乡-云林县台西乡全球资讯网
  4. 云林县台西乡-历史沿革,云林县台西乡-云林县台西乡资讯网
  5. 台西海园观光区,云林县台西乡-TravelKing旅游王
  6. 台西乡安西府,云林县台西乡-TravelKing旅游王
  7. 大众运输,云林县台西乡-云林县台西乡公所全球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