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雪里蕻(学名:Brassica juncea (L.) Czern. et Coss. var. multiceps Tsen et Lee)是十字花科,芸苔属芥菜的栽培变种。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0厘米,幼茎及叶具刺毛,有辣味;茎直立,基生叶片倒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不裂或稍有缺刻,有不整齐锯齿或重锯齿,上部及顶部茎生叶小,长圆形,全缘,皱缩。总状花序顶生,花后延长;花黄色,萼片淡黄色,长圆状椭圆形,直立开展;花瓣倒卵形,长角果线形,种子球形,紫褐色。3~5月开花,5~6月结果。[1]
中国南北各省栽培。叶盐腌供食用;可制成雪里蕻炖豆腐,雪里蕻炒肉等菜肴。
目录
性味
温,甘辛。
功效
具有解毒消肿,开胃消食,温中利气的功效。
主治
用于治疗疮痈肿痛,胸隔满闷,咳嗽痰多,牙龈肿烂,便秘等症。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常无毛,有时幼茎及叶具刺毛,带粉霜,有辣味;茎直立,有分枝。
基生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不裂或稍有缺刻,有不整齐锯齿或重锯齿,上部及顶部茎生叶小,长圆形,全缘,皱缩。
总状花序顶生,花后延长;花黄色,直径7~10毫米;花梗长4~9毫米;萼片淡黄色,长圆状椭圆形,长4~5毫米,直立开展;花瓣倒卵形,长8~10毫米,长4-5毫米。长角果线形,长3~5.5厘米,宽2~3.5毫米,果瓣具1突出中脉;喙长6~12毫米;果梗长5~15毫米。种子球形,直径约1毫米,紫褐色。花期3~5月,果期5~6月。
地理分布
中国南北各省栽培。模式标本采自浙江宁波。
生长习性
雪里蕻比较喜欢阴凉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15~20℃,高于25℃或低于15℃会造成生长缓慢,细小,并且在高温条件下纤维物质增多,品种降低,低温条件下在寒冷的雪地里雪里蕻也不会冻死,雪里蕻在阳光充足条件下生长良好迅速,低温和长日照有利于花芽成形,但雪里蕻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缺乏水分会导致纤维物质增多。
繁殖方法
雪里蕻多采用平畦直播,整地对应适当施基肥,撒播,苗期经过定苗后株距5~15厘米,调播株行距25厘米×25厘米。也可进行育苗移栽,缩短苗龄提早上市,一般可提早7天播种,苗龄为20天左右。
秋菜播种期8月下旬至9月初,春菜播种期在10月中旬至10月25日前,选雨后早晨或傍晚播种,一般亩用种量0.4~0.5千克,播前浇足底水,播后覆土或焦泥灰约0.5厘米,覆土后再用丁草胺500~800倍液喷雾防杂草。秋菜应覆草保湿,出苗力争苗齐、苗匀、苗壮。
栽培方法
苗床准备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条件良好,交通便利的田块作苗床。苗床翻耕后土壤要充分曝晒,并以堆肥、焦泥灰、人畜粪尿、磷肥作基肥,整好苗床,要求畦平、泥细、沟深畅。
整地定植
雪里蕻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保水保肥湿润的壤土为佳。整地时施入基肥,一般畦宽1.5米,沟宽30厘米,沟深30厘米,畦面平整、泥细,无杂草。畦做成后,在苗高15厘米左右,具有5~6片真叶时看天气移栽,要求行距35厘米,株距30~35厘米,亩植4000~5000株左右。带土移栽,减少伤苗,定植时不使根扭曲、悬空;栽后及时浇水,以利成活。
水肥管理
定植后,防旱防涝,少雨时防止干旱,多雨时做好排水工作。雪里蕻产品器官是叶片叶柄,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基肥占80%,追肥占20%。一般亩用复合肥50千克,碳铵50千克钙镁磷肥15千克,氯化钾肥10千克。在苗期和后期应适当增施磷钾肥,每茬菜追肥3~4次,由淡到浓。注意栽后5~7天追施一次,以后结合中耕看苗施肥。秋菜前期气温高,生长快,要及时追肥,春菜春前不宜重施肥料,入春后及时浇水施肥。在采收前20天停止浇水追肥,以提高品质。
主要价值
主要功效
- 清炒雪里蕻:此菜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具有宽肠开胃之功效,适宜于消化不良,纳呆食少,习惯性便秘等病症。
- 雪里蕻炒肉丝:此菜口味鲜美,具有明目除烦,解毒清热之功效,适应于眼睛红肿热痛者服食,习惯性便秘、食欲不佳、心清烦躁者尤宜食。
营养成分
9种维生素,7种矿物质,与饮食和蛋白质相关的纤维。雪里蕻的叶子可以抵御身体内的自由基。它们浓缩了β-胡萝卜素和三种抗氧化剂(维生素E,A,C)。维生素C具有平衡身体水溶性环境的功效。
注意事项
雪里蕻含大量粗纤维,不易消化,小儿消化功能不全者不宜多食。
植物文化
《广韵·一送》记载:“蕻,草菜心长。”
《广群芳谱·蔬谱五》:“四明有菜名雪里蕻。雪深请有冻损,此菜独青。”
清·陈确。《蒸菜歌》:“瓶菜询已美,蒸制美逾并。尤宜饭锅上,谷气相氤氲。一蒸颜色润,再蒸香味深,况乃蒸不止,妙美难具陈。贫士昧肉味,与菜多平生。因之定久要,白首情弥亲。十日菜一碗,一碗几十蒸,十蒸尽其性,齿莽安可云!当午饭两盏,薄暮酒半升,相得无间然,千秋流项声。非敢阿所私,良为惬公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