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雪山甘草

雪山甘草

中文学名: 雪山甘草
界: 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状花目
科:唇形科
属:糙苏属
种: 假秦艽
毒   性:无毒

雪山甘草[1],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假秦艽Phlomisbetonicoides的干燥根茎。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及西藏东部。具有清热解毒,理气健脾之功效。常用于消化不良,腹胀,咽喉疼痛,解食物中毒。

目录

别名

入药部位

干燥根茎

性味

甘、苦,性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理气健脾。主治消化不良,腹胀,喉咙疼痛[2]

用法用量

6-9g,生服或水煎服。

相关论述

《中国资源植物利用手册》:“民间用以治肚胀(食物中毒)、肚痛、腹泻及风寒感冒及健胃。”

采收加工

挖取根部,洗净备用。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茎肥厚,块状,常数个相连[3]

形态特征

假秦艽,又名粗弓、甘草、上甘草、白洋参、白元参、白玄参。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厚,疙瘩状串联。茎高30-80厘米,直立,四棱形,密被射线不等长的星状糙硬毛,不分枝。基生叶狭卵形、卵状披针形、三角形或卵圆形,长7.5-14厘米,宽5-7.5(10)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浅心形至心形,边缘为具胼胝体小突尖的圆齿状至牙齿状,茎生叶卵圆形至披针形,长5-9厘米,宽2-4.5厘米,边缘为不整齐的圆齿状或牙齿状,苞叶披针形,长2.5-6厘米,宽1-2厘米,边缘牙齿状,叶片均上面密被中枝特长的星状糙伏毛或单毛,下面沿网脉上密被中枝特长的星状疏柔毛及单毛,其余部分被星状短柔毛,基生叶叶柄长3-15厘米,茎生叶叶柄长(0.3)1-3厘米,苞叶无柄。轮伞花多花密集;苞片深紫色,刺毛状,向上弯,略坚硬,被具节缘毛,长6-9毫米,与萼近等长。花尊管状钟形,长约10毫米,上半部及脉上被具节刚毛,其余部分疏被微柔毛,齿刺毛状,长1.8-4毫米,坚硬,平展,齿间具2小齿,边缘密被缘毛。花冠粉红色,长约1.8厘米,外面密被星状糙短硬毛,冠筒内面具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长约8毫米,边缘为不整齐的齿状,自内面具髯毛,下唇长6-7毫米,先端3圆裂,中裂片倒卵状椭圆形,较大,侧裂片较小,近圆形,边缘均具不整齐的齿缺。雄蕊内藏,花丝具长毛,基部在毛环上不远处具短距状附属器。小坚果顶端微鳞毛,成熟时无毛。花期6-8月,果期9-10[4]

分布区域

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及西藏东部。

生长环境

生于林间草地、林下或草坡上,海拔2700-3000m

视频

有时遇见熊——自采雪山甘草

参考资料

  1. 雪山甘草,中医世家
  2. 雪山甘草的功能主治,寻医问药网
  3. 雪山甘草的药材性状,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4. 雪山甘草的形态特征,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