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防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防禦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防禦 抗擊 敵方 進攻作戰。作戰的基本類型之一。

歷史沿革

防禦是隨着戰爭的出現而出現,並隨着武器裝備的發展而發展的。

古代防禦

公元前22世紀以前,中國一些部族就在居住地周圍構築土墉,挖掘壕溝組織防禦,以抗擊異族的侵襲。夏代以後,逐步發展為利用環形獨立的城邑進行防禦。春秋戰國時期,隨着築城技術的提高,城邑防禦迅速發展。[1]

城牆加寬,增加了瓮城、望樓、壕池等防禦設施。防禦者以憑堅固守、內外夾擊、適時反擊等手段打破進攻者的圍攻。各諸侯國還在邊界交通要道利用山川險要建立關塞,或建立障壁式長城和駐兵、瞭望用的障、亭,以抵禦外來襲擊。在野戰條件下,一般採取堅壁築壘的方法,以城、塢、柵、塞作為臨時防守的據點或「環車為營」抵抗進攻者。

孫武著的《孫子》中提出了防禦雖是一種被動作戰形式,但能以逸待勞,先得地形之利,若重點守備,靈活用兵,即能克敵制勝的思想。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墨翟對於城池的設防、守城原則與戰術均有詳細論述,《墨子》城守各篇是中國古代關於城池防衛戰術方面的珍貴軍事著作之一。

10世紀,中國開始將火藥用於軍事,防禦作戰中增添了火力因素。宋代相繼產生各種類型的堅固築城,並在外圍構築據點,以擴大城池的防禦縱深。作戰中以冷兵器為主,結合使用霹靂砲、管形火炮、火箭、震天雷等燃燒性火器和爆炸性火器,抗擊進攻者。

宋代陳規在抗擊金兵作戰中,提出了構築多道牆壕、加大城池防禦縱深的理論。在他和湯􀇜著的《守城錄》中,還提出了以戰帶守、守中有攻、攻守結合的防禦思想。明代軍隊中的火器數量增加,質量提高,出現了神機營、火器營等新的編制,防禦中已採用槍炮火力結合、遠近火力結合的方法抵禦敵人的進攻。

在海岸防禦中,為防倭寇對沿海的侵擾,在沿海地區構築了海島、海岸、海口防禦體系,以衛、所的城池為主體,與堡寨、墩台、烽堠相結合,在重要地區還設置了多種障礙物。抗倭將領戚繼光、俞大猷等率部依託這些海防設施,阻止和打擊了倭寇的多次入侵。

明代《籌海圖編》提出哨遠海、御近海、固海岸、嚴城守的陸海結合多層防禦思想。野戰條件下防禦時,為防止火力殺傷,開始掘壕,先藏於壕內,待敵方火器發射後躍出拼殺。歐洲14世紀後,隨着火炮的出現,開始形成能容納數門火炮的圓台堡,15世紀末出現了塹壕工事,16世紀又出現了棱堡式要塞防禦。野戰條件下,構築多面堡、鈍角堡和火炮工事,戰鬥隊形縱深縮小,形成線式防禦,使野戰防禦有了進一步發展。[2]

近代防禦

19世紀初,中國清朝政府為加強海防,在沿海地區構築了炮台式要塞,周圍環繞帶築有防禦設施的矮牆;各炮台依地形疏散、梯次配置,在其間隙地設置障礙物,炮火能構成多層次火網封鎖航道。著名的虎門要塞、鎮海要塞在抗擊英法侵略戰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太平天國起義軍巧妙地利用地形,構築多種營壘形式的野戰工事,在營壘周圍以重牆、重壕、木柵、阱、樁、簽等交錯配置成障礙物。在歐洲出現了堡壘式要塞,即在要塞核心堡壘外圍修建獨立的小堡壘作掩護,形成更大縱深的環形防禦體系。

戰鬥隊形縱深配置,以炮兵攔阻射擊、騎兵反衝鋒等手段抗擊敵人的進攻。19世紀中葉後,隨着後裝線膛火器的出現和火炮射程的增大,野戰防禦進一步發展。除構築積土工事外,還挖掘掩體、預備隊工事、掩蔽部和炮兵發射陣地以及塹壕、交通壕,組成縱深較淺的野戰防禦陣地。20世紀初的日俄戰爭中,廣泛採用了由幾道掩體和掩蔽部、交通壕組成的野戰陣地防禦,正面延續幾十千米,防禦縱深達3~4千米,作戰中以炮兵火力和步機槍火力密切配合,抗擊敵方進攻。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隨着軍隊大量使用火炮和機槍,陣地防禦形成了綿亘的、有一定縱深的塹壕體系。

防禦陣地由交通壕連接數道塹壕組成,陣地前設有中間陣地和斜切陣地;兵力向縱深作梯次疏散配置,預備隊的兵力明顯增多。防禦火力以步槍和機槍為基礎,輔以炮兵火力,並開始運用炮火攔阻射擊。作戰中廣泛實施反衝擊、反突擊,以穩定防禦態勢。防禦理論在火器時代得到很大發展。普魯士軍事理論家C.von克勞塞維茨第一個提出了積極防禦的概念。在他著的《戰爭論》一書中,詳述了防禦作戰的理論原則和方法,認為「防禦這種作戰形式決不是單純的盾牌,而是由巧妙的打擊組成的盾牌」,「應該把轉入反攻看作是防禦發展的必然趨勢」。F.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對歷史上防禦性戰爭進行了科學的分析,充分肯定了積極防禦的觀點,明確指出「最有效的防禦仍然是以攻勢行動來進行的積極防禦」(《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296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飛機、坦克的大量使用,防禦規模逐漸擴大,戰略防禦、戰役防禦、戰術防禦都有較大發展。開始是縱深不大的基點式防禦,後期逐步形成了多地帶、大縱深的防禦體系。戰略防禦正面進一步擴大。主要防禦地帶通常有3道陣地,每道陣地由2~3道塹壕組成,並增加了前進陣地、防坦克支撐點、防坦克地域,設置了大縱深的障礙物,特別是防坦克障礙物;兵力部署成梯次配置,除編有炮兵群、防坦克炮兵預備隊外,還編有高炮群、坦克預備隊、快速障礙設置隊、工兵預備隊;防禦火力配系以炮兵和機槍火力為基礎,並編有坦克火力和航空兵火力。作戰中,廣泛實施兵力、火力機動,進一步完善防空、防坦克、防空降、防化學襲擊的作戰手段。戰爭初期,有的國家軍隊機械地搬用第一次世界大戰陣地戰經驗,導致防禦作戰失利。蘇軍總結了戰爭初期失利的教訓,進一步完善防禦理論,使戰略防禦的目的越來越堅決,提出防禦不僅要重創敵進攻集團,而且要挫敗其進攻,為己方轉入反攻創造有利條件,適時變戰略防禦為戰略進攻,以取得戰爭的勝利。

現代防禦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的軍隊裝備了導彈、步兵戰鬥車、武裝直升機和電子技術設備等,有的國家的軍隊還裝備了核武器,使防禦出現了新的特點。縱深、環形的支撐點式防禦體系成為陣地防禦的基本樣式。抗擊敵核突擊和大規模殺傷武器突擊成為防禦的重點,而核火力和大規模殺傷火力又成為防禦的重要手段。防禦作戰在全縱深展開,抗敵立體攻擊成為重要內容。兵力、火力機動和防禦中的攻勢行動被廣泛重視。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着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在軍事領域的運用,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開始發生深刻的變化,遠程精確打擊成為主要作戰手段,空襲對戰爭勝負起重要作用,反空襲也成為防禦作戰的重要樣式。

抗擊敵空襲強調防、抗、反結合,建立集預警、指揮控制、抗擊反擊、防護於一體的現代反空襲體系。既能防來襲飛機、導彈的精確打擊,也能防信息攻擊、防偵察監視、防敵衛星等航天器的襲擊;既能在己方作戰區域內抗擊敵空襲,也能對敵空襲兵器起飛、發射基地(平台)實施突擊。反空襲兵力通常有重點地部署在重要的戰區和戰略方向,採取多層次、縱深梯次、有足夠密度的環形部署。反空襲火力一般以各種地空導彈為主,構成由遠到近的全方位、大縱深、多層次的火力配系。在重視反空襲作戰的同時,防敵來自地面、海上、空中、太空和網絡電磁空間等各個領域的聯合突襲也成為防禦作戰的重要任務。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