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李渔④(张奎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闲聊李渔④》是中国当代作家张奎高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闲聊李渔④
4、昆曲传播第一人
康熙七年(1668 年),甘肃提督、逆靖侯张勇驻守甘州(今甘肃张掖市),因慕李渔才名,特派将士到兰州邀请李渔来到甘州。李渔带着家庭戏班,于夏初抵达甘州。李渔的到来,受到张勇的优礼相待,李渔留在甘州居住了一年,他为张勇的子孙编写了启蒙读物,辅导他们学习。他还为张勇在甘州的府邸设计修建了园林与五凤楼。李渔所带的戏班还深入军营,为守卫边塞的将士们演出昆曲片断(折子),并与甘州戏班同台演出,交流技艺。受张勇委托,李渔还带领戏班慰问了祁连山区藏族与裕固族,演出之余,他还深入民间釆风,与少数民族同胞交流。
对此,《张掖市志》有记,李渔也有《甘泉道中即事》诗两首,其一写道:
一渡黄河满面沙,只闻人语是中华。
四时不改三冬服,五月常飞六出花。
海错满头番女饰,兽皮作帐野人家。
胡笳听惯无凄惋,瞥见笙歌泪满赊。
诗中除写出边塞风情外,诗的最后两句则是记述了甘州军民观看家班演出的场景:本来胡笳的声音是凄婉的,但由于他们已经听惯了也就没有悽惋的感觉了。但是,当边塞的将士与番民看他家班的演出昆剧时,却激动地让泪水尽情地流淌了。
值得一提的是《张掖市志》有一段关于李渔记述,其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张掖从唐代《西凉伎》和《诸宫调》开始有了戏剧的雏形。清康熙年间,江南名士、著名戏剧家李渔应靖逆侯张勇之聘来到张掖,吸收张掖民间歌舞,创西秦腔,后传至襄阳、武汉、北京,逐渐演变成为汉剧和京剧的“西皮调”。查百度关于汉调皮黄腔典章这样记述:“西皮出自西秦腔演变的襄阳腔,俗称汉调。”由此,可以这样理解:西皮出自李渔所创的西秦腔。
在江西虔州,李渔家昆班应邀来到军营,为驻守的将士们进行演出,其间,李渔深情地为将士们作了演讲,演讲中,还提到了在甘肃甘泉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他意味深长对将士们说:“……及抵边陲,始知地狱即在人间,罗刹原非异物,而今而后,方知人异于禽兽者几希,而近地之民去绝塞之民者,反有霄壤幽明之大异也。不入其地,不睹其情,焉知生于东南,游于都会,衣轻席暖,饭稻羹鱼之乐哉!”他以亲身经历和对边陲之苦的感受,教育生于鱼米之乡东南的将士们要珍惜这良好的生活环境,并即兴吟咏了一首《语雯州兵士》的五言古诗勉励勉励将士们:“……朝庭养士卒,皆为立功勋。既食兼人食,宜勤万里勤。廉颇诚可法,莫法希夷陈。”]
李渔以长者、名人的身份勉励士兵们既然吃着人民供给的粮食,就应该为人民守好万里边防;要勤于职守,勇立功勋,学习能吃饭能打仗的老将军廉颇,而不要学那个 贪睡怕动的陈仙人,以不辜负朝庭养士卫国、保家立功的期盼。他精美绝伦的表演,让将士们领略到了昆曲的美艳动人。他充满谐趣、殷殷激情的演讲让将士们深受感动。
将士们真情感激和欢呼,也让李渔和家姬们深受感染。
在海南澹州,土族人第一次看到了雅极了的昆曲,李渔有七言古诗《儋州行吟》记录了此事。
李渔游塞外南疆,访蒙回彝藏;入军营哨卡,劳士兵语长。他将昆曲传遍天南海北,用文化觉世醒世,德化四方。四百年前是第一人,至今也没有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昆剧团队堪比李渔![1]
作者简介
张奎高,1950年生,江苏如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