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閃電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閃電戰,又名閃擊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使用的一種戰術。它充分利用飛機、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的快捷優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制敵取勝,用機械化部隊來快速切割敵軍主力來達到預期效果。可以說,閃電戰是大縱深戰役理論和一戰德軍提出的滲透戰的結合體。


閃電戰的核心元素是:速度、奇襲、集中。在軍事行動中,這三個要素既是戰略,也是戰術。戰略上整體協同,全局性強,戰術上精妙奇特,靈活多變。閃電戰充分利用了現代化戰爭工具飛機、坦克、裝甲車、摩托車的速度優勢,以超出對手反應的速度對敵人實行閃電般的打擊。但前提是要保有制空權,然而美國參戰後,德軍遭遇了擁有絕對空中優勢的美軍航空部隊,在美軍飛機的攻擊下,德軍的地面戰車都成了活靶子,因此德軍損失慘重無法使用閃擊戰。另外此戰術對後勤依賴度非常高,一旦汽油和彈藥糧食供應不上, 就會被殲滅。[1]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閃電戰
        別   名         閃擊戰
        誕生時代         中國漢朝時期(西漢)
        運用時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及以後
        代表戰例         納粹德軍閃擊波蘭、法國等


歷史淵源

繪畫:霍去病將軍圖片來自百家號

中國古代時期中原與邊疆遊牧民族因為資源、文化問題自古以來就是在不斷戰鬥,兩千多年匈奴更是長驅直入,西漢時期甚至需要被迫和親來達到保衛疆域的目的。在當時看來,匈奴的確不好對付,比起中原士兵,他們更擅長馬術騎射,而且行蹤不定,戰力強大。為了對付他們,漢武帝時期開始着重培養起了一支騎兵,決心開始主動出擊匈奴。


霍去病則是最令匈奴害怕的一位將領,這位少年將軍幾乎沒有打過敗仗。第一次上戰場時,漢武帝便交給他800名騎兵,當時年僅18歲的霍去病略微思考後脫離了主力部隊,長驅直入帶着突擊騎兵隊切入了匈奴腹地。這無論是對於匈奴還是漢軍,都是史無前例的,在突襲之下兩千餘名敵軍被殺,取得勝利後霍去病迅速帶兵撤退。這樣的戰術正是閃擊戰術。


閃擊戰術的精髓就是突擊切入,而霍去病每次帶兵都是採取這樣的戰術,迅速突襲然後撤退,等敵人放鬆警惕再次突襲,而其每次攻擊目標大多是一些重要地點。而匈奴人根本想不到霍去病能有這樣的膽量,而且他們根本摸不准這位少年將軍什麼時候會再殺過去,就這樣,年輕的將軍帶着騎兵數次收復失地。[2]


誕生背景

閃電戰提出者——古德里安將軍來自知乎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塹壕戰持久戰坑慘了的德國人中,有位職業軍官叫古德里安。此人原本是騎兵軍官,騎兵在機槍鐵絲網當道的一戰中基本沒有作用,所以戰敗的恥辱對古德里安而言自然加深了一層。戰後,古德里安立志要找到打破這種戰爭的方法,最終他在英國軍事家富勒的「癱瘓戰」理論中找到靈感。在富勒的啟發下,古德里安提出應該將坦克集中起來使用,坦克與飛機密切配合,突破對方的某一狹窄地區,然後迅速向縱深推進,擴大占領區域,實施包圍、合圍,殲滅對方部隊。有趣的是,古德里安這種理論一開始並沒有受到他那些思維古板的上司的重視,當他向上級申請成立專門的機械化部隊時,得到國防部長的粗暴答覆:「見鬼!他們只配運麵粉!」直到野心勃勃的希特勒當政,古德里安才獲得了一展才華的機會。


戰術運用

希特勒的支持下,整個二戰前期幾乎成了古德里安理論的試驗場。德國用這套戰法完成了對敵國的「秒殺」,27天內征服波蘭,1天內征服丹麥,23天內征服挪威,5天內征服荷蘭,18天內征服比利時,39天內征服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尤其是在對法國實施的「黃色計劃」中,德軍在面對坦克數量、質量均優於己方的英法聯軍時,依靠對坦克的集中應用短時間內將對手打垮。英法聯軍面對有時己方還吃着飯時就從側翼鑽出來的德軍坦克幾乎喪失了戰鬥意志,被俘人員竟多達150萬。此戰過後,這種戰法被美國報紙正式定名為「閃電』。閃電戰由此揚名天下,當時給人的感覺是,地球人似乎已經不能阻止德國平推世界了。

德國閃擊波蘭大體示意圖來自百度知道


由於被侵略國家突然死亡,再加上蘇聯對於德國的石油出口,石油「月光」的夢魘一度似乎成了天方夜譚。據英國史學家邁德里克特估算,1939年9月,德國陸軍和空軍突襲波蘭。因為作戰迅速,戰事較短,共消耗石油約15.5萬噸,低耗能地實現了占領該國的目標。次年,德軍進攻挪威、丹麥和西歐戰役,只用了不到50萬噸石油,加上該年度頭四個月的日常用量不足30萬噸,德國從發動戰爭至法國投降,消耗總量不足150萬噸。德軍原先估算,征服歐洲的作戰可能要花費500萬噸的石油,如今卻只用了不到三分之一。更大的喜訊是,德軍從歐洲各處掠奪到不少於150萬噸的石油,單是這些就已經足以彌補此前的戰爭消耗。到了1940年,德國石油儲備一度沖高到500萬噸左右,這個家底成了德軍發動對蘇聯作戰的底氣。希特勒顯然妄圖通過這場戰爭,據蘇聯的石油為己有,一勞永逸地解決德國「吃油難」的問題。[3]


戰術說明

閃擊戰在東西方戰場均創造了輝煌戰績,其威力令世人震驚。通常,成功的閃擊戰應遵循「奇」「快」「狠」「准」「活」五大要訣。中國古代《孫子兵法》中的《孫子兵法·軍爭篇》也對該戰術進行概述:「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進攻中的德軍部隊來自百度ta說


奇:出敵不意,攻其不備

「奇」是閃擊戰的前提,具體來說又有時間和空間之分。時間上「奇」,講究的是進攻時機出其不意。1941年6月22日「巴巴羅薩」行動發起時,正值德國入侵英倫三島的「海獅計劃」進退維谷之際。只要英國沒有屈服,德軍對蘇動手就難免重蹈一戰覆轍,陷入兩線作戰的險境。


空間上「奇」,即進攻點位出乎預料,這在德國閃擊西歐作戰中最為明顯。戰前,英法聯軍統帥部認為,縱觀法、盧、比、德邊界,南有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中段有天險阿登森林和馬斯河,只有北部的比利時一馬平川,德軍的最佳選擇唯有沿用「施里芬計劃」,借道比利時對英法聯軍實施「右勾拳」攻擊。聯軍據此制定了「D計劃」,將主力部署在法比邊境和法國北部各省,其餘兵力大部防守馬奇諾防線,中段只留有少量警戒部隊駐防。


快:高速機動 猛攻猛打

根據戰爭力學原理,部隊突擊力取決於兵力、火力和機動力。在前2個條件一定的情況下,機動力越大,速度越快,部隊突擊力就越強,這正是閃擊戰的精髓所在。如果說德國成功閃擊波蘭是因為雙方武器裝備存在「騎兵對坦克」的代差,那麼閃擊西歐得手則主要是因為一個「快」字。


除使用坦克實施平面突擊外,德軍還充分發揮航空兵的空間和機動性優勢,廣泛實施近距空中支援和空降作戰,力求形成快速立體突破。德軍裝備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迅速前出支援坦克作戰,清除裝甲部隊開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有效克服了炮兵跟進速度慢的不足。德軍傘兵則快速占領縱深指定目標,為正面主力部隊全速推進打通戰術節點。


縱觀二戰期間的經典閃擊戰例,制空權(有時還包括制海權)都是必不可少的制勝要素。在閃擊馬來戰役中,由於掌握了東南亞制海空權,尚未機械化(甚至還沒摩托化)的日本陸軍也大膽地玩起了「奪島閃擊戰」。針對馬來半島熱帶雨林密布的地形特點,日軍選擇自行車作為步兵的主要交通工具,組建了所謂的「銀輪部隊」,並依靠95式輕型和97式中型坦克提供火力支援。作戰中,日軍「銀輪部隊」在叢林間機動靈活,追得對手潰不成軍,一個多月就向南挺進700公里,一直打到新加坡。當然,日本對東南亞發動的閃擊戰之所以得手,與其說是靠戰鬥,還不如說是因為對手太差勁所致。


狠:集中優勢 形成震懾

德軍閃電戰標誌——容克87型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圖片來自360圖書館

古有孫子云:「勝者之戰,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別看閃擊戰在歐陸大放異彩,骨子裡卻與東方兵學思想異曲同工。


進攻波蘭,德軍投入61個師、1900多架飛機、2800餘輛坦克,總兵力88.6萬人。波軍編制30個步兵師、11個騎兵旅、2個摩托化旅,裝備坦克和裝甲車870輛、飛機400餘架,總兵力約100萬人。從兵力規模看,德軍不占優勢。但是,德軍首次突擊就集中了75%的步兵、93%的裝甲兵和摩步兵,使得雙方的一線軍力對比瞬間逆轉為:兵力3比2,坦克14比1,飛機35比1。結果,首戰德軍即以絕對優勢兵力擊碎了波軍的抵抗。


可見,閃擊戰不同於普通意義上的進攻作戰。普通進攻作戰中,攻防雙方的兵力火力對比通常為3:1。而在閃擊戰中,進攻方為一招制敵,往往厚集5倍甚至10倍於敵的兵力兵器。同時,為最大限度地形成對敵局部優勢,閃擊方通常將主要兵力兵器部署成一個梯隊,僅留有少量預備隊。這樣一來,首戰中的攻防力量對比往往高達數十倍。孫子云「勝兵先勝而後求戰」,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准:密切協同 步調一致

細數二戰期間歷次閃擊戰,進攻方投入兵力動輒上百萬,還要統一指揮、協調諸多軍兵種在廣闊的海陸空三維空間廝殺,難度可想而知。那麼,如何才能讓一台巨大的戰爭機器上的所有零部件都精準無誤地運行呢?


納粹德國的閃擊戰「快刀」同樣有一個磨礪的過程。1939年閃擊波蘭,德軍雖大獲全勝,但也暴露出部隊行進混亂、友軍誤傷頻發等問題。為此,除加強部隊間協同訓練外,德軍開始大量裝備無線電台。到1940年閃擊西歐前夕,德軍幾乎每輛坦克、每架飛機、每個作戰單位都配備了電台。德國空軍將領米爾希回憶:「斯圖卡俯衝轟炸機變身『飛行火炮』,通過良好的無線電通信接受指示與地面部隊協同作戰……坦克和飛機都聽命於指揮官的調遣。」反觀當時的法軍,無線電裝備還是「稀罕玩意」。平心而論,在這場保家衛國的戰爭中,大部分基層法軍官兵表現得相當勇敢,只因指揮失靈、缺乏協同,他們最終沒能形成強有力的「鐵拳」,反而被對手的空地一體戰打得潰不成軍。

德軍機械化兵團繪畫來自百度ta說


到1941年6月閃擊蘇聯時,德軍的協同技能已爐火純青:近3000架飛機從4個方向升空,率先對蘇軍一線機場實施並行轟炸,上萬門火炮同時朝邊境目標猛烈開火,坦克集群在火力準備後迅疾對蘇軍一線陣地發起突擊,摩步兵和步兵緊隨其後迅速跟進……當這樣的場景在全長1800多公里的3條戰線同步「上演」時,人們不得不驚嘆納粹德國戰爭機器運轉之高效精準。


活:機動靈活 因情而變

機動靈活是打贏閃擊戰的必要條件,這一點在二戰德軍的戰場指揮中屢見不鮮。裝甲部隊是德軍刺向對手心臟的利刃,但如果盲目揮舞、胡劈亂刺,再鋒利的刀劍也可能折斷。在閃擊西歐作戰中,由於古德里安的第19裝甲軍長驅直入,德軍最高統帥部多次命令其原地待命。但古德里安認為,己方的最大優勢就是進攻速度快,所以他全然不顧上級警告,寧可冒進也要全速突擊,直至打得法軍陣腳大亂,信心全喪。


又如助攻方向的隆美爾。為儘快通過馬奇諾防線前沿的切豐特恩森林,隆美爾想出一步險招:他命令坦克全速前進,但不准放一槍一炮,所有坦克乘員一律坐在坦克外,邊開進邊晃動白旗,他本人也坐在坦克邊上。法國守軍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弄得目瞪口呆,竟然忘記了開火!就這樣,隆美爾率部安全穿過森林,法國人花70億法郎修建的馬奇諾防線被輕鬆突破。德軍之所以能產生古德里安隆美爾這樣的將才,與其特殊的指揮傳統和氛圍密不可分。1806年耶拿戰役失利後,普軍上下開展大反思。普軍認為:法軍獲勝的原因是在闡明拿破崙意圖的基礎上,允許初級軍官發揮主動性,從而實現了快節奏作戰。[4]


戰術評價

1941年蘇聯糟糕的路況被稱為閃電戰失靈的原因之一圖片來自騰訊文化

閃電戰的核心思想在於利用機械部隊作戰,飛機和火炮作為掩護,坦克作為迅速推進,切割敵人的部隊力量,讓敵人首尾不顧,機動性是其中的關鍵,。但是閃電戰的缺點在於,它更適用於國土面積不大的國家,比如蘇聯,雖然在戰爭初期損失慘重,但是以空間換時間,得到喘息之機,又得到美國大量援助,迅速恢復了元氣,開始反攻,德國就算是在戰場上去的勝利也只能是局部的,在戰略上已經失敗,再者,閃電戰必須取得制空權,沒有飛機的配合,地面的裝甲部隊很容易遭受敵方空軍力量的打擊。


閃電戰適用於國土面積不大的國家,雖然德蘇戰爭前期,德國占據了極大地優勢,但在中後期,閃電戰的後勤供應、兵員補充等弊病就暴露了出來,加上古德里安因為和希特勒的矛盾而被罷免,更導致了閃電戰無法被正確的執行,雖然後來古德里安臨危受命,重新帶領德國殲滅蘇聯59個師的部隊,但已經無法從根本上阻止蘇聯的反攻態勢。[5]


閃電戰也有它致命的弱點,控制與補給就是閃電戰的最大弱點。如果占領區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只要敵軍留在後方的部隊沒有被完全消滅,很容易遭到敵人從後方發動的反攻或將補給線切斷。由於閃電戰的快速進軍,補給線一夕之間被迅速拉長,一旦補給跟不上,前方部隊很容易成為強弩之末,攻勢停滯並可能受到敵人的反攻。例如德軍在1941年進攻蘇聯時,蘇聯巨大的縱深、糟糕的路況、惡劣的天氣,多次使德軍的攻勢成為強弩之末,在後勤補給上的缺陷更是暴露無遺,而希特勒和他的將軍們,恰恰忽視了閃電戰的致命弱點。[6]


視頻

彩色二戰之閃電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