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門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門閥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 門閥

別名: 門第、士族、世族等

解釋: 門第和閥閱的合稱

出處: 《孟子·離婁上》

特點: 尋求平衡

其他國家: 歐美

門閥,是門第和閥閱的合稱,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又稱門第、衣冠、世族士族、勢族、世家、巨室等。

東漢的累世公卿,經學世家等豪強世族,魏晉時期有特殊地位的地主階層是門閥的前身。曹魏行九品中正制使其取得政治特權,西晉的占田制又使其取得經濟特權,遂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典型門閥制度。這種制度在東晉達到鼎盛。

門閥制度確立後直到唐代,才逐漸被以個人文化水平考試為依據的科舉制度所取代,形成了中國特點的官僚選拔制度。[1]

簡介

由於論者所持角度互異,史書對這種特殊階級的稱謂頗不一致。例如:指家門貴盛者,稱為"高門"、"門第";強調世代做官者,稱"士族"、"世家"。至於"世族"一詞,兼指政治、社會、文化地位而言,意含較廣。直至現代,門閥等詞彙,仍被用作對有名、有錢、有權有勢之家族的別稱。

東漢時期,士人主要通過察舉、徵辟出仕。被舉、被辟的人成為舉主、府主的門生、故吏。門生、故吏為了利祿 ,甚至不惜諂附、賄賂以求固結。大官僚與自己的門生、故吏結成集團,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東漢後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領袖。所謂門閥大族,就是在經濟、政治、意識形態上具有這些特徵的家族。東漢時期選士首先看族姓閥閱,所以門閥大族的子弟在察舉、徵辟中照例得到優先。門閥大族是大地主中長期發展起來的一個具有特殊地位的階層。當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他們聯結、周旋。門閥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勢力更具有壟斷性,實際上統治了這些州郡。

漢末社會中的世家大族,魏晉時稱為士族,影響很大,名士多出於這個階層,或者在政治上與這個階層結合在一起。曹操由於其宦官家族的身世,一般說來不為名士所尊重,故而一再發布"唯才是舉"令,選用那些不齒於名教但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但曹操不但沒有籠統地否定世家大族素所強調的德行標準,而且很重視對名士的爭取。曹操死後,曹丕 在尚未代漢稱帝之前,採納了陳群建議的九品官人之法,即九品中正制。實行之初,士人品定之權掌握在政府的中正手裡,中正採擇輿論,按人才優劣評定品第高低,多少改變了東漢末年名士品評人倫、操縱選舉的局面。

西晉時雖仍襲用九品中正制,但中正一般只注意被評定者家世的封爵與官位,很少注意真正才能,不能起選擇人才的作用,以致於上品無寒族,下品無士族,九品中正制反而成為鞏固士族力量的工具。西晉規定高官顯爵者各按官品高下占有田地,並在全國範圍內以法令形式承認私家依附農民。雖然法令規定免除國家租稅、徭役的戶數,但在占有大量田地情況下,高官顯爵者必然擁有更多超過法令規定的從事勞動的依附人口。在占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的基礎上,後漢、曹魏以後世代高官而且世襲封爵的家族,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擁有特殊優越地位,形成門閥士族。

西晉亡後,在門閥士族的擁戴下,東晉王朝得以建立,但統治階級內部,存在着北人士族與南人士族、北人士族中的上層與下層、皇室司馬氏與僑姓大族、各大族之間、中央與地方(揚州與荊州)等錯綜複雜的矛盾。終東晉一朝,門閥士族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桓玄曾一度推翻司馬氏統治,自立為帝,後失敗被殺。

南朝宋武帝劉裕從東晉門閥專政、王權弱小、方鎮割據的積弊中汲取教訓,努力加強皇權,因而南朝世家大族雖然在社會上經濟上的優越地位未變,不僅擁有大量田地,而且封山占水,實行莊園經濟,占有廣大田莊山澤和附屬於土地上的大量依附人口,但實際軍政實權大為削弱,政治權力主要已不在他們手中。南朝士庶之別非常嚴格,士族通過仕宦途徑和婚姻關係來維護門閥制度,形成封閉性集團。

士族所居官都是被認為"清顯"的職位,一般不理政事。士族中又有高低階層之分,兩者之間一般也不通婚,低級士族擔任的某些官職,高級士族不屑擔任。侯景之亂使世家大族 遭受沉重打擊。承聖三年(554),西魏軍攻占江陵,俘衣冠士族數萬口,驅入長安為奴婢。這是對南方門閥士族的一次沉重打擊。在陳朝,無論僑姓士族或江南士族,不僅政治上早已無所作為,社會聲望和經濟地位也都一落千丈,門閥制度已經沒落到徒具軀殼了。

起源

門閥的出現尋根溯源,當自西漢時期初顯端倪。封建大土地所有制日益成熟,為其提供了良好的經濟基礎,各地都湧現出田連阡陌的大地主。同時,漢初的"任子"、"貲選",之後實行的察舉制度和太學制度,使地主階級入仕門徑也比過去寬廣多了。特別是儒學定於一尊后,封建政府以儒家的經籍、禮法(或曰"德行")取士逐漸成為定製。經籍成為人們世代研究的家學,禮法也成為某些人家的不變家風。


這樣,一部分地主富室與儒術禮法結合起來,"經明行修",就可以累世做官,從而形成門閥地主。世襲為官的門閥,到東漢中葉開始更加普遍。弘農楊震一家,以習歐陽《尚書》四世皆為三公;汝南袁氏一家,以習孟氏《易》四世有五公;在地方上,也有一批時代世代為州郡縣僚佐而牢牢控制地方政治的地位較低的門閥。但是,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所謂"天人合一"、"三綱五常"之說都是體現了以皇權為中心,也就是說此時的世家大族都是依附於皇權而尋找各自的利益(無論政治還是經濟,),還有"君權神授"說等也是對他們思想的鉗制,體現了皇權的強大。

而世家大族勢力的鞏固以至於控制政權,則是自東漢末年紛爭時代開始。不過並不是紛爭割據就會出現門閥政治。首先國家未安定,政局混亂,士族難以發揮權力,即使在相對統一的各地區,有所謂權臣或宦官專權,但是以皇權為根基,例如曹操也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借皇權發揮影響。

歐洲情況

門閥政治在歐美等國也屢見不鮮。早在1937年,費爾南德·倫德伯格就在《美國六十個家族》一書中,闡述美國由60個最有權勢的家族"掌控"着。而從歷史上看,美國政壇上也有最顯赫的"四大家族"--亞當斯家族、羅斯福家族、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在日本,國會參眾兩院的議員中"子承父業"或"沾親帶故"的比例在發達國家中最高,鳩山家族就是日本世襲政治中的典型一例。除此之外,仍然活躍在日本政壇的還有小泉家族、安倍家族、麻生家族和福田家族,並稱日本政壇"五大家族"。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