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洞(许卫国)
作品欣赏
门洞
草屋时代的乡村,除了门,除了山眼,几乎没有动物可以进去的地方,当然老鼠除外,老鼠自由化倾向严重,故在乡村始终是打击对象。而对于猫和燕子,村民自会专门给他们留有通道。很多人家门的下端一侧都挖一个小洞,最大可以进猫。猫洞不必按照猫的外形来开,以猫的腰部直径缩小几倍的洞,猫都可以轻松钻进去,因为猫是软骨头,这不是指那种意志薄弱的意思,而是它的骨头很有韧性,可伸展自如,即使从十几米高空坠落,猫依然轻如落叶、羽毛,体有完肤,更不会粉身碎骨。猫洞所以宜小不宜大,大了就等于放宽那些不因该放宽的政策,使一些不该进去的进去了,比如小鸡,小猪它们进去会上蹿下跳,胡吃海塞,搞得一地鸡毛,要是贼能进去就更麻烦了。所以那洞是严格控制的,你别看大狸猫比洞大几倍,人家只要头能进去,脖子一拉长,腰一弯,腿伸直,蛇一样就就去了。
有很多人家在门的上端一侧还会留一个洞,这个洞是专为燕子设计和开通的。有人会说,何必要开两个洞,下面不是有一个洞了吗。你有所不知,燕子都有灵气,它们断不敢从那里窜过,猫同样也有灵气,智慧,只要燕子一次从它的专用通道通过,它就会立即想到守株待兔的故事,燕子也知道猫说不准就在门洞里面等待老鼠,顺带把自己逮了,主人也不会这么愚蠢和残忍,他们都知道这两个灵物,一个都不能伤害,也不能让他们互相残杀,大家都是朋友么——对于主人——都是双边关系——不能针对第三方。
每年春风来临,燕子必陪着春风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不是满面春风也是满面春风地来了。农忙时节,家里无人,无人就要关门,特别是过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年代,关门很重要。那么就要为燕子开洞。洞开了,燕子就不受时间限制,夜以继日地衔泥夹草累窝。
门洞时间长了会因出入次数过多扩大,这主要是猫和狗。有的人家喂了狗,小狗初期与猫相仿,也可自由出入,但狗与猫不一样,几个月就高大起来,那门洞不长,狗就死命往里钻,它有多种思考,其一,为什么我以前能自由出入,而现在却如此困难?其二,它可能饿了,要进去找点什么吃的充饥。其三,它可能不服气,为什么猫出来进去如此顺当?只是它不知道猫多少年如一日,体重到一定年龄就不再增加,不是人类越到中年越长肉,也不知道猫是软骨头。
有的狗想不通这几个问题,仅为了自己的要求,抑或私利吧,就一意孤行往里钻。好不容易头进去了,头以下部位就不能跟进,越是不能越挣扎,须知道,狗的脖子是最敏感的部位,杀狗都是用绳子勒其脖子,平时主人用手摸它的别的地方,它顺从,欢欣,摸脖子它就反对或反抗。这时感到脖子受到约束,危机感出现,危机感出现,紧张恐慌难免,继而就是挣扎,不求进入,退出也是首选了——绝不是退而求其次。然而,狗没有想到,退的时候下颌无意中张开扩大,前爪也不知不觉为助力也塞进来,进退两难正是此时状况。若是主人此时回来,还有一救,若是此狗性情平和,以逸待劳等待主人回来,也还有救,怕的就是它性情暴躁,又不愿意面对现实,以挣脱为硬道理,必然歇斯底里,身心俱伤,最后火急攻心而死。还把在一旁观望的猫看狗狂吠、哀鸣、惨叫、挣扎,也吓得要死,气得要死,此时它正要出去呢。
猫就顺着门往上爬,试图从燕子那个通道出去,几次跌落下来,最后终于上去了,它看了一眼就下来了。它知道自己虽然会缩骨也缩不到燕子那么细。只为私欲,不正确衡量自己能力,体态,狗就是这样。这是猫亲眼看到的场面。前车之鉴,猫不会犯狗的错误。
作者简介:许卫国 江苏泗洪人,编辑记者文艺编导、 文旅策划、文化管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特约作家、中国凤凰智库专家组成员等;在《中国作家》、《文艺报》、《中国报告文学》、《清明》、《莽原》等发表过作品;出版《上帝原来是个近视眼》、《远去的乡村符号》、《许卫国文集》(五卷)、《小高庄》、《父亲的革命》、《汴河四重奏》(四卷)等多部著作,远销海内外,著作多次参加全国书展、获奖、再版或转载文摘类报刊、入选权威文集;发表、上演大戏五部。《中国当代作家研究》、《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扬子晚报》、《长春晚报》、《合肥晚报》等有评介,江苏卫视有专题报道;曾获得国家、省、市多种奖项。[1]
作者简介
许卫国 江苏泗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