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钟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铜钟乡地处崇阳县中南部,属低山丘陵地区。国土面积80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积17437亩,其中水田面积11699亩。2003年合村并组后,原16个村、151 个村民小组合并成8个村、75个村民小组。全乡16087人(2017年)。交通便利,距106国道仅3公里,村级公路四通八达,信息灵通,移动、联通网络、有线电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100%,山清水秀,竹木葱葱,资源丰富,人杰地灵。高品位的石灰石储量居全县之最。丰富的煤资源正待采发,并且享有 "生猪之乡、磨盘柿之乡、桑蚕之乡"之美誉。[1]
经济概况
到2004年底,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亿元,乡级财政收入达到208万元,农村人平纯收入达到2515元。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以"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授以"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单位"。
农业结构调整有特色。始终坚持"发展-畜、巩固-竹、扩大-桑、壮大-特"的发展路子,推进农业产业化 。发展-畜,充分发挥传统养猪业的优势,实行品种改良和规模养殖。实施"1188"富民工程,即以碧云牧业公司为龙头(一个龙头企业)推动全乡乃至全县的生猪发展(一个乡镇或县),每年新增养猪大户80户,实现年人均增收80元,到2004年底,全乡生猪饲养总量达6万元,其中出栏5万头,全面推进三元杂交瘦肉猪的规模养殖。巩固-"竹",围绕全县雷竹大产业,加强巩固和发展,发挥其经济效益。全乡雷竹面积达3000亩,有待于招商开发和深加工。全年可产楠竹50万支,是一份很具潜力的开发资源。扩大-"桑",以应对"入世"为目的,以发展外向型出口产品为前提,以"湖北田园公司"为龙头企业发展桑蚕养殖业。余乡桑树面积已达5000亩,年产生茧500吨。壮大-"特",逐步壮大铜钟几百年来形成的独具风味的"磨盘柿"特色产业。通过逐年替代老化树种,扩大种植面积,保持"磨盘柿"呈磨盘状,个大且味美的特色经久不老。
民营经济发展有突破。始终按照"开发资源、完善机制、激活流通、培植大户"的工作思路,把握民营经济的主导地位,突破性地发展民营经济。通过民营经济的发展,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全乡已形成了以水泥厂为龙头的建材工业园,以碧云牧业为龙头的生猪养殖加工业,以"田园公司"为龙头的桑蚕养殖加工业,以古市竹木为资源依托的竹木加工业,以独石豆制品为主要产品的食品加工业和饮食服务业,形成了以铜钟、佛岭、在下为中心集镇的民营经济产业群。
招商引资
招商合作有措施。一是有优惠政策。乡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了《乡招商合作优惠政策》、《乡招商引资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了在土地、税金、资产存量、自然资源开发等方面合作的优惠待遇和实行"一证制"、"通惠卡"的管理办法,铜钟的口号是"你投资,我创业,你发财,我发展"、"只要到铜钟,万事都畅通"。二是有优质服务。在硬环境方面,不断完善基础实施建设,确保水通、电通、路通。在软环境方面,一方面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环境的整治,保证投资的外部环境不受干扰。另一方面,强化职能服务意识,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在人员管理方面,派员跟踪服务,现场办公,保证急事急办。三是有合作项目。铜钟的招商合作项目很多,旅游业方面,仙人洞鬼斧神工,很有开发价值;农业方面,肉制品的深加工,3000亩雷竹园的管理和产品加工等;工业方面,"劣质煤"的开采开发,轻质碳酸钙的生产,白水泥生产线的投资等。
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有进步。中小学教育点进行合理调整布局。铜钟中学升学率和考入重点高中的入学率在全县名列前茅。北程生态农庄和碧云牧业公司、田园公司为全县"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示范基地",每年培训农民达5000人次,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致富素质。有线电视网络连通了全乡每个村,移动、联通通信网络覆盖全乡,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有利于群众的外向联络、捕捉各种信息。初级卫生保健通过了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有利于防治各种疾病。城镇建设已形成了"一线三点"的发展格局,即以白霓到铜钟黑色公路为一线,以铜钟、佛岭、在下为三个中心建设点,每年引农进镇达100户以上。2004年完成乡级公路黑色化17公里,投资20万元新建4000平方米的福利院,投资30万元完成乡政府机关改造。[2]
所获荣誉
2020年8月,被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评为"2019年度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