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錢塘江[1],古稱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羅剎江」,一般浙江富陽段稱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稱為錢塘江。錢塘江最早見名於《山海經》,因流經古錢塘縣(今杭州)而得名,是吳越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是宋代兩浙路的命名來源,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時的省名來源。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長588.73千米;以南源衢江上游馬金溪起算,河長522.22千米。自源頭起,流經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積55058平方公里,經杭州灣注入東海

錢塘江潮被譽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觀,它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目錄

河流源頭

最早提出錢塘江源頭的是《漢書·地理志》,該書簡略地提出浙江「水出丹陽黟縣南蠻中」。《後漢書·地理志》又提出「浙江出歙縣」。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肯定了漢書中的說法。此後人們一直把新安江上游作為錢塘江的源頭。

20世紀30年代,地理工作者實地考察後,認為錢塘江發源於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開化縣馬金溪。[1]20世紀50年代,電力工業部上海水力發電設計院和浙江省水利廳勘測設計院聯合組織的錢塘江查勘隊,對錢塘江進行流域性的水利土地資源的查勘,確定了錢塘江源出於浙皖贛三省交界處的蓮花尖。[1]1979年版的《辭海》有這樣的記載:錢塘江,舊稱浙江,浙江省最大河流,上游源出浙皖贛邊境的蓮花尖。20世紀70年代末,一些學者和新聞工作者再次組織了江源勘查,提出新的意見,認為錢塘江源頭,應該在安徽省休寧縣龍田鄉境內的龍溪(即龍田河),即青芝埭尖。

20世紀80年代,浙江省組織了一支科考隊,對新安江進行了深入的實地考察,確定錢塘江正源是新安江,源頭位於安徽省休寧縣海拔l600多米的懷玉山主峰六股尖。入海口位置是浙江省海鹽縣的澉浦至對岸餘姚市的西三閘一線,全長605公里。

2010年9月,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發布了《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關於啟用浙江省主要河流長度、流域面積、主要湖泊面積數據的公告》。在該公告中,錢塘江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長588.73 公里;以南源衢江上游馬金溪起算,河長522.22 公里。在行政管理、新聞傳播、對外交流、教學等對社會公眾有影響的活動中應當使用該數據。

流域概況

氣候

錢塘江流域鄰近中國東南沿海,位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平均溫度17℃,天氣乾燥;夏季多東南風,氣溫高,光照強,空氣濕潤;春秋兩季氣旋活動頻繁,冷暖變化大。春季及初夏多鋒面雨,夏秋之際多颱風,季風環流的方向與主要山脈走向基本正交,山脈起着阻滯北方寒流和颱風的作用。年平均降水量1600mm,其中4—6月多雨,占50%,易發洪、澇災害;7~9月占20%,旱災頻繁。河川徑流年內、年際變化較大。如富春江蘆茨埠站(控制面積31700平方公里)實測豐枯年徑流之比為5:1。

文化淵源

錢塘江是吳越分野之地,其中杭州位於錢塘江南北兩岸,可稱「吳越並載之」。有相關證據表明,位於錢塘江南岸的杭州蕭山,是吳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吳越文化是錢塘江文化的根基和母體。吳越文化「海納百川、兼容並蓄,聰慧機敏、靈動睿智,經世致用、務實求真,敢為人先、超越自我」的特徵為錢塘江文化的發展打下深刻烙印。錢塘江文化先天秉承了吳越文化的氣質。

航運狀況

錢塘江流域從事水運生產的就業人員有10多萬人。2002年流徑錢塘江水域的水運量為4214.1萬噸,占杭州水運量的70.7%,大多屬於區域內流轉,其中由京杭運河通過三堡船閘流入量為407.4萬噸,由錢塘江水域流徑京杭運河的水運量為324.2萬噸,出入蕭紹內河的量為379.8萬噸,出海運量為2.34萬噸,截止2002年底,常年在錢塘江水域航行的船舶已達3928艘,計44.5萬載重噸。

旅遊開發

錢塘江干支流開發歷史悠久,沿河兩岸許多名山、秀水、奇洞、古蹟。遼闊的錢江流域被稱為「黃金旅遊帶」。

「三江兩岸」的三江指的是新安江富春江錢塘江。杭州「三江兩岸」的主幹流總長約231公里,沿線上游起於淳安千島湖,下游止於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大江東新城。分布着孫權故里桐君山嚴東關七里瀧東南湖等景區景點,龍門古鎮黃公望隱居地芹川古村落蘆茨桃花源等歷史遺存和小鎮。還有12座新城、28個城市綜合體、8個工業園區、18個現代農業園區。

錢塘潮

錢塘潮指發生在錢塘江流域,由於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作用,使海洋水面發生的周期性漲落的潮汐現象。錢塘江大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觀,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2012年6月5日正是農曆四月十六,錢塘江在月偏食作用下迎來新一輪大汛期,大潮再次爆發。

每年農曆八月十八,錢江涌潮最大。海潮來時,聲如雷鳴,排山倒海,蔚為壯觀.。「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贊錢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北宋詩人潘閬有一首詩寫道:「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這首詩便是當年「弄潮」與「觀潮」活動的真實寫照。南宋詞人周密《觀潮》一文寫道:「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髮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誇能……」。

交叉潮距杭州灣55公里有一個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觀看十字交叉潮的絕佳地點。由於長期的泥沙淤積,在江中形成一沙洲,將從杭州灣傳來的潮波分成兩股,即東潮和南潮,兩股潮頭在繞過沙洲後,就交叉相抱,呈現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的壯觀景象。一線潮是霧蒙蒙的江面出現一條白線,迅速西移,猶如「素練橫江,漫漫平沙起白虹」。回頭潮是從鹽官逆流而上的潮水,將到達下一個觀潮景點老鹽倉。

最佳觀潮地點在海寧市的鹽官鎮,觀潮的最佳時間是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到八月十八。

景區圖庫

參考來源

  1. 錢塘江邊不夜城, zol論壇,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