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野花的故事(叶威廉诗歌)

《野花的故事》是诗人叶威廉写得一首现代诗歌。

目录

作品原文

野花

在熊熊的炮火沉灭后

热烈的开放

春雨把血水和仇恨

灌溉着

希望的根须

呼喊在废墟破瓦中

隐约的回响

痛苦

是犁翻的土块

在季节风中培养

山坡上

“野花红似火”

歌声

一排一排的麦浪

涌山头

许多年以后

乡间的老人

在大榕树下的石凳上

用许多艺术的形式去编述:

“炮火啊原是气候的巨变!”

“仇恨啊原是为了剧情的需要!”

慢条斯理的南音

把急骤的炮战

唱得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好听

听众们真好

把同情的泪

洒给敌友两方全体阵亡的战士

因为他们说

死亡啊

死亡是无法更改的现实!

“炮火啊原是气候的巨变!”

“仇恨啊原是为了剧情的需要!”

听众们

随着南音的起伏

摇荡激昂

而只有我这个不会真戏假做的听众

一口气跑到山上采了一大丛野花

抱在怀里

如抱着满是血伤的士兵

凝立在山头

“野花红似火!”

歌声

一排排的麦浪

悠扬的涌过

1974.9.

作者简介

叶维廉,1937-,出生于广东中山,先后毕业于台大外文系,师大英语研究所,并获爱荷华大学美学硕士及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1]

叶维廉在学术上贡献最突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是东西比较文学方法的提供与发明。他根源性地质疑与结合西方新旧文学理论应用到中国文学研究上的可行性及危机,肯定中国古典美学特质,并通过中西文学模子的“互照互省”,试图寻求更合理的文学共同规律建立多方面的理论架构。[2]

著有《东西比较文学模子的运用》(1974),《比较诗学》 (1983)等。[3]

12岁那年,叶维廉一家流亡香港寄居在舅舅家,由于父亲残废,母亲一个人的微薄薪水又无法支持一家人的生计,所以叶维廉的两个哥哥小小年纪就得出去工作,一个在监狱当守卫,一个在水族馆打工,但一家人依然收入拮据,甚至备受舅母和表哥表嫂的冷眼和酸言酸语。叶维廉说,那些“没有表情的脸,猜疑的眼睛,漠不关心,社交的孤立断裂,彻底的冷淡无情”,如同箭镞在他心中刻下了无形的伤痕,“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叶维廉开始了自己的诗歌生涯,他希望通过碎片重新组织一个理想的艺术王国。

台湾最早的艾略特《荒原》中译本就是他翻译的;他曾任美国加州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几十年之久,并协助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北京大学等建立发展了比较文学,但这些身份之外,叶维廉始终觉得自己首先是个诗人,诗对他而言是最重要的。“诗在我心里是第一位的,我一直未忘保留诗人的本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