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醇(汉字)

醇(汉字)(汉语拼音:chún;德语:Alkohol;西班牙语;英语:Alcohol;法语:alcool;都从阿拉伯语:الكحول "al-kuhl",意思:蒸馏液)是有机化合物的一大类,是脂肪烃、脂环烃或芳香烃侧链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通常意义上泛指的醇,是指羟基与一个脂肪族烃基相连而成的化合物;羟基与苯环相连,则由于化学性质与普通的醇有所不同而分类为酚;羟基与sp2.杂化的双键碳原子相连,属烯醇类,该类化合物由于会互变异构为酮,因此大多无法稳定存在。


中文名:

部 首:

总笔画:15

拼 音:chun

目录

基本字义

1. 酒味厚:~酒。~醪。

2. 纯粹:~和(性质或味道纯正平和)。~厚(气味、滋味纯正浓厚)。~美。~化。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汤斌、李光地者,学术之醇,不及许衡,而隳弃名节与之相类;阶进之正,不及公孙弘,而作伪日拙与之相类。程朱、陆王之学统,不幸而见纂于竖子。”

3. 同“淳”。

4.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乙~。胆固~。[1]

字源演变

形声字。本义为酒质浓厚。《说文》:“醇,不浇酒也。从酉,享声。”段玉裁注:“凡酒沃之以水则薄,不杂以水则曰醇。”引申为精粹。《易·系辞下》:“万物化醇。”孔颖达疏:“万物感之变化而精醇也。”精粹引申为纯一不杂。《汉书·食货志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师古注:“醇,不杂也。无醇色之驷,谓四马杂色也。”又引申为纯朴、敦厚(后作“淳”)。《淮南子·氾论》:“古者人醇工庞,商朴女重。”高诱注:“醇,厚,不虚华也。” [2]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古文〕𨣳《唐韵》常伦切《集韵》《韵会》《正韵》殊伦切,𠀤音纯。《说文》不浇酒也。《前汉·曹参传》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飮以醇酒。《注》醇酒不浇,谓厚酒也。《後汉·刘盆子传》乃益酿醇酒。     又《玉篇》专也。     又粹淸也。《嵆康·养生论》神气以醇白独著。    又厚也。《前汉·景帝纪》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老子·道德经》其政闷闷,其民醇醇。《注》其政敎宽大,而民醇醇富厚,自相亲睦。    又精也。《易·系辞》天地絪縕,万物化醇。《疏》万物变化而精醇也。《朱子·本义》醇谓厚而凝也。     又谨重也。《史记·万石君传》事不关决于丞相,丞相醇谨而已。《前汉·衞绾传》醇谨无他。    又《博雅》醇钩,劒也。     又同纯。《书·说命》惟厥攸居,政事惟醇。《注》居者,止而安也。安於义理之所止,故政事不杂也。    又《前汉·礼乐志》河龙供鲤醇牺牲。《注》师古曰:醇谓色不杂也。   又《食货志》天子不能具醇驷。《梅福传》一色成体谓之醇。 《集韵》或作䣩。 [3]

经籍籑诂

醇厚也【广雅释诂三】○~厚也【文选东京赋】春醴惟~薛注【琴赋】旨酒淸~注○~一也厚也【汉书陈汤传】集注○不杂曰~【汉书陈汤传】集注○不变曰~【文选吴都赋】非~粹之方壮刘注引班固○~美也【汉书叙传上】集注引应劭○䣩美也【广雅释诂一】○醇钧劒也【广雅释器】○【庄子缮性】。[4]

定义

醇,有机化合物的一大类,是脂肪烃、脂环烃或芳香烃侧链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一般所指的醇,羟基是与一个饱和的,sp3杂化的碳原子相连。若羟基与苯环相连,则是酚;若羟基与sp2杂化的烯类碳相连,则是烯醇。酚与烯醇与一般的醇性质上有较大差异。另外,“醇”还有酒味厚重、淳朴、质朴等意思。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