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大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鄱阳湖大坝 |
鄱阳湖大坝,位于庐山东麓,是中国长江中游段与鄱阳湖入江水道交汇处规划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 分布在鄱阳湖入长江的狭窄水道上,大坝位于九江市星子县、庐山区海会镇与湖口县屏峰乡三地交界处,屏峰山卡口与长岭山卡口之间,并同其上游的三峡大坝、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它是九江市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是江西省也是中国有史以第一次在国内最大淡水湖建设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和湖控工程。
鄱阳湖水电站的机组布置在大坝的后侧,蓄水能力可达200亿立方米,共安装8台单机容量1.15万千瓦灯泡贯流式机组,经测算,总装机容量9.2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33亿度。大坝轴线总长2986米,规划有泄水闸108孔。其中左岸设通航标准达2000吨级的三线船闸,右岸设216级阶梯式鱼道。
它所引发的环境、移民、防洪、航运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伴随着“建坝之争”,与鄱阳湖枯水期面临的“鄱阳湖之痛”相互映衬。
基本内容
中文名:鄱阳湖大坝
著名景点:鄱阳湖水电站
地理位置:庐山东麓
性质:水利工程
历史设想
1920年,孙中山在其著作《建国方略》中早就提出设想,在鄱阳湖北建设“鄱阳港”和改善“鄱阳湖水路系统”,即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最初设想,勾画了大坝最初的雏形。全文为:
建国方略孙中山
第三部 建设内河商埠
戊 鄱阳港
吾欲于长江与鄱阳湖之间,建设一鄱阳港,此港将成为江西富省之惟一商埠矣。江西省每县均有自然水路联络之,若更加以改良,则必成宏伟之水路运输系统。江西有人民三千万,矿源最富,如有一新式商埠以为之工商业中心,以发展此富源饶裕之省分,则必为吾计划中最获利之一部分矣。
此港位置,应在鄱阳湖入口西端,长江右岸之处。此港应为新地之上所建之新市,其中一部之地,须由填筑湖边低地成之。在鄱阳湖水道整治工程之中,应建一范堤,起自大姑塘山脚,迄于湖口石钟山对面之低沙角。此范堤之内,应建造一有闸船坞,以便内河船舶寄泊。而此港市街则应设在长江右岸、鄱阳湖左侧、庐山山麓,合成之三角地。此三角地,每边约有十英里,以供市街发展,优良已极。景德镇磁器工业应移建之于此地。盖以运输便利缺乏之故,景德之磁常因之大受损坏,而出口换船之际,尤常使制成之磁器碰损也。此地应采用最新大规模之设备,以便一面制造最精良之磁器,一面复制廉价之用具。盖此地收集材料,比之在景德镇更为便宜也。以各种制造业集中于一便利之中心,其结果不特使我计划之港长成迅速,且于所以奉给人者亦可更佳良。但以江西一省观之,鄱阳湖已必为世界商业制造之大中心。鄱阳湖非特长江中一泊船港,又为中国南北铁路之一中心。所以从经济上观之,以大规模发展此港者,全然非不合宜者也。
第四部 改良现存水路及运河
此一系统,为江西全省排水之用。每县、每城乃至每一重要市镇,均可由水路达到。全省交通,惟恃水路,此乃未有铁路前,中国东南各省所同者也。江西下游水路系统受不规则之害与长江同,皆以其为低地之故,然则其整治之工亦应与长江相同。鄱阳湖应按各水入湖之路,分为多数水道,然后逐渐汇流,卒至渚溪附近乃合而为一。度此湖狭隘之部,而与长江合于湖口。此深水道两旁应各叠水底石堤为线,使刚与湖中浅处同高,以是其水道可以于排水之外并作航行之用也。水道以外之浅处,将来于相当时间可填为耕地。于是整治鄱阳湖各水道之计划,可以其填筑而得充足之报酬矣。
生态现状
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历来承担着防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生态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基于它显著的季节性特点,丰水期和枯水期面积变化悬殊,造成湖区流域内旱涝无常、湖区沙化、湿地退化和植被破坏加剧,而且因水质恶化,血吸虫病依然可见。有迹象表明,鄱阳湖区旱化正在加重,枯水期提前且延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