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鄉事委員會

移除 807 位元組, 1 年前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2003年,香港立法會通過《村代表選舉條例》,使新界村代表選舉以「雙村長制」進行(即「原居民代表」和「居民代表」),該條例理論上可使居住在新界鄉村的原居民與非原居民代表皆有進入鄉事委員會和鄉議局的同等機會。2011 年4月,香港民間團體[[香港人權監察]]向立法會上書,指出時村代表選舉仍被原居民壟斷,於2011年的村代表選舉中,總共1,358名村代表中只有152名非原居民代表,該團體認為原因是因為在「雙村長制」下,原居民可以「原居民代表」和「居民代表」兩個身份參選和投票,然而非原居民僅能夠以「居民代表」身份參選和投票<ref>{{cite journal |author1=鄺智文 |title=《從「新界人」到「原居民」英治時期香港新界村民的身份建構》 |journal=香港社會科學學報 |date=2018 |issue=52 |pages=39-72}}</ref>。
 
==简介==
 
此堂入口左侧的小堂保存有圣若翰洗者的头颅圣髑。[[罗马]]另有一座圣西尔维斯特堂,为奎利那雷山圣西尔维斯特堂(San Silvestro al Quirinale)。
 
8世纪,教宗保禄一世和教宗斯德望三世在阿波罗神庙的废墟上,兴建一座圣堂,容纳来自基督徒墓窟的圣人和殉道者圣髑。1198年,重修此堂时增建了钟楼。
 
1591-1601年,建筑师沃耳特拉(Volterra)和玛德尔诺(Maderno)重修此堂。1601年新圣堂祝圣时,教宗西尔维斯特一世、教宗斯德望一世和教宗狄约尼削的圣髑迁葬于正祭台下。
 
1890年,教宗良十三世将此堂赠给[[英国]][[天主教]]徒,由[[爱尔兰]]修士管理,弥撒使用英语。此堂为英国在罗马的国家圣堂。
== 組織 ==
39,1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