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邵武縣素有"鐵城"之稱,地處武夷山南麓、富屯溪畔,史稱南武夷。1983年10月撤縣建市,現轄12鎮3鄉4個街道,全市總人口30萬,其中,城區人口18萬(2012年),全市土地面積2852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6.15平方公里。

邵武歷史悠久,建城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曾為福建八府之一,歷史上曾出了2個宰相、7個兵部尚書、 271位進士,邵武市和平古鎮還是世界黃氏宗親尋根謁祖之地,後唐工部侍郎黃峭後裔遍布沿海各省及台灣、香港、澳門和東南亞各國。宋代名相李綱、文學評論家嚴羽均是邵武人,革命戰爭時期曾先後設立過閩贛省委、閩中特委、福建省委等黨的領導機關。

邵武是閩北"林海糧倉"。是中國、福建省商品糧基地縣(市)之一、邵武市森林覆蓋率達70%,森林面積319萬畝,林木蓄積量1402萬立方米,是福建重點林區和四大林產加工中心之一。同時,境內水利資源理論蘊藏總量30.4萬千瓦,地下礦藏20餘種,瑩石儲量居福建省第一位。[1]

目錄

歷史沿革

邵武乃閩北重鎮,歷史悠久,文化厚重。不同時期地名繁雜稱謂有變化。三國吳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置昭武鎮,不久升為昭武縣,屬建安郡。晉太康三年(公元291)因避司馬昭之諱改名邵武縣。東晉太寧元年更名邵陽縣,南朝宋永初元年復名邵武縣。隋朝開皇九年(589)廢縣,歸泉州(州治今福州);十二年(592)復置邵武縣,屬撫州。唐武德七年(621)屬建州。五代晉天福元年(936)改名昭武縣,五代漢乾佑元年(948)復名邵武。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屬邵武軍。元至元十三年(1276)屬邵武路。明洪武元年(1368)屬邵武府,清亦同。民國二年廢府屬建安道。後廢道直隸於省。1932年曾建蘇維埃政府。民國二十三年屬第九行政督察區,縣為區治。二十四年九月,第九區裁併,改隸第三行政督察區。1949年5月9日解放,先後屬建甌專區、建陽專區、南平專區、建陽地區、南平地區。1983年撤縣設省轄縣級邵武市,現由南平市代管。歷史上,邵武有不同的稱謂,.曾名昭陽、武陽、邵陽、昭武、樵陽、樵川、鐵城等等。武者,武夷山之謂也;昭,古代認為左為父為南為陽,穆為母為北為陰,邵武城鄉很多家庭廳堂上多張貼「天地國親師」牌位,並寫上「左昭右穆」。即是此緣故。因為邵武在武夷山之南所以稱之為昭武。三國吳永安三年(260)置昭武縣,屬建安郡。晉元康元年(291)避司馬昭諱改名邵武縣。東晉更名邵陽縣,南朝宋復名邵武縣。隋開皇九年(589)廢縣歸泉州(州治今福州);十二年(592)復置邵武縣,屬撫州。唐武德四年(621)屬建州。五代晉天福元年(936)改名昭武縣,五代漢乾佑元年(948)復名邵武。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屬邵武軍。元至元十三年(1276)屬邵武路。明洪武元年(1368)屬邵武府,清亦同。民國初屬建安道。1932年曾建蘇維埃政府。1949年5月9日解放,屬建甌專區、建陽專區、南平專區、建陽地區、南平地區。1983年撤縣設省轄縣級邵武市,現由南平市代管。

歷史上邵武又稱樵川,樵者,城西有樵嵐山,現在還有上樵嵐,下樵嵐村莊名稱。當地有河流叫樵溪;流出縣城北面,北城門叫樵溪門。元朝著名詩人黃清老把自己的詩詞著作名之為《樵水集》;明朝府學錄陳士元著《武陽志略》和《武陽耆舊宗唐詩》。明朝永樂進士浮梁知縣曾真保著《樵溪魚叟集》;清朝歲貢楊崇道有《樵居吟》詩集問世。川者,一馬平川,樵嵐山下邵武城區乃山區平原,所以叫樵川也。邵武古代有樵川書院,現代有樵川詩社。邵武城池地處八閩之上,自宋朝從故縣烏坂城遷來北平山之南,即現在邵武城市區,歷經建城修固,可防可守,多次戰亂,均防守有成,被人們稱之為鐵城。民國時期有《鐵城報》;現在邵武電視台有《鐵城方圓》節目;網站有《鐵城在線》。

行政區劃

1990年,邵武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2個鎮、13個鄉,共19個鄉(鎮)、街道,即:昭陽、通泰、水北、曬口街道辦事處,拿口、和平鎮,城郊、水北、屯上、沿山、大竹、吳家塘、衛閩、洪墩、張厝、大埠崗、肖家坊、桂林、金坑鄉。

1992年7月,撤銷水北、大埠崗2個鄉建制,分別設立水北鎮、大埠崗鎮,其轄區和政府駐地不變。同年11月,撤銷洪墩、沿山2個鄉建制,分別設立洪墩鎮、沿山鎮,其轄區和政府駐地不變。

1994年11月,撤銷城郊鄉建制,設立城郊鎮,其轄區和政府駐地不變。撤銷屯上鄉,設立下沙鎮,以原屯上鄉行政區域為下沙鎮行政區域,鎮政府駐地下沙。

1996年3月,撤銷衛閩、肖家坊2個鄉建制,分別設立衛閩鎮、肖家坊鎮,其轄區和政府駐地不變。

2000年6月,撤銷大竹鄉,設立大竹鎮,其轄區和政府駐地不變。同年7月,吳家塘農場改制,設立吳家塘鎮,以吳家塘鄉及吳家塘農場區域為吳家塘鎮的行政區域,鎮政府駐地吳家塘。

2005年底,邵武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12個鎮、3個鄉,共計132個行政村、36個居委會。[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邵武市地處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南麓,閩江支流富屯溪中上游。地跨北緯26º55¹-27º35¹,東經117º2¹-117º52¹。東北鄰南平市建陽區,東南連順昌縣,南接三明市將樂、泰寧、建寧縣,西與江西省黎川縣毗鄰,西北與光澤縣交界。

邵武境內東西寬78公里,南北長71公里,總面積2836.73平方公里。最北端為水北鎮邱家際,最東端為拿口鎮華家山,東北與建陽區毗連;最南端為洪墩鎮東乾山,東南與順昌縣接壤,南與三明市將樂、泰寧、建寧縣交界;最西端為桂林鄉鹽隘,與江西省黎川縣聯接,西北臨光澤縣。

地形地貌

邵武地勢由北部、西南部向中部、東南部富屯溪谷地傾斜。西北部系武夷山主脈杉嶺,最高峰為大埠崗的撒網山,標高1523.9米,最低點為東南部的水口寨富屯溪河床,海拔130米。中部廣大地區地勢低,呈北西--南東向,從大乾、龍斗至水口寨遞降。山脊走向與境內主要地質構造線相一致,多呈北北東南南西向。

氣候特徵

邵武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據邵武氣象站資料計算,大陸度為56.2%。境內既受海洋氣團的影響,又受大陸氣團的影響,因而氣候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徵。

季風氣候明顯。冬、春季受大陸乾冷氣團的影響,多吹西北風,氣溫低,但無嚴寒;6~8月轉受海洋暖濕氣團控制。盛行偏南風,氣溫高,無酷暑,因地處武夷山區,故風力小且多為靜風。

立體氣候明顯。境內地形複雜,山巒疊嶂,連綿不斷。主山體多為北偏東--南偏西走向,最高點到最低點的海拔高差達1383米,氣溫相差6~7℃。東部地勢低緩,海拔高度多在200米以下,氣候條件最優;張厝、桂林、金坑等鄉,由於地勢高且多山,水冷,氣候條件較差。

雨量充沛,但分配不均。境內多年平均雨量在1500~2100毫米之間,降雨量的年際間變化較大,最多年與最少年相差近1倍;年內各季各月之間的雨量分配不均勻。春夏多雨,有洪澇災害;秋冬少雨,易出現旱情,年降雨量的81%左右集中在3~9月間,尤以5~6月為多,約占年總量的三分之一強。

四季分明,冬短夏長,全年多霧。夏比冬長41天,春比秋長26天。全年平均有霧日117.6天,最多的年份有144天,少的年份也有97天;最長連續有霧日數達12天;下半年每月平均有霧日均在10天以上。

災害性天氣較突出。春有春寒、倒春寒和冰雹、大風,偶有暴雨或大暴雨。夏有大雨、暴雨、洪澇、高溫、乾旱、強雷暴、大風,偶有"五月寒"。秋有乾旱、寒露風,偶有秋淋。冬有霜、冰凍、大雪,偶有寒潮。[3]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1990年,邵武市土地總面積284746.69公頃。按1990年全市人口285329人計算,人均占有土地0.998公頃。至2005年,全境實有土地面積285162.05公頃。按2005年全市人口301163人計算,人均占有土地面積0.947公頃。

水資源

邵武市水資源豐富,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量31.015億立方米。2005年,全市人均水資源1.06萬立方米,是福建省人均水資源量的2.85倍。

邵武市境內多年平均降雨量1857.6毫米,多年平均總降水量52.17億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量31.015 億立方米。各典型年徑流量:10%頻率的豐水年為42.46億立方米;50%頻率的平水年為29.08億立方米;75%頻率的偏枯水年為23.22億立方米;90%頻率的枯水年為18.86億立方米。全市水能理論蘊藏量38.57萬千瓦(包括高峰抽水蓄能20萬千瓦),可供開發利用的有220處,總裝機容量25.06萬千瓦,占水能資源總蘊藏量的68.5%。2005年,全市人均水資源量1.06萬立方米,是福建省人均水資源量的2.85倍。工業取水1057.12萬立方米(不含水電站取水),生活取水1031.78萬立方米。

邵武市多年平均地下水為4.004億立方米,各典型年徑流量:10%頻率的豐水年為18.8億立方米;50%頻率的平水年為10.74億立方米;75%頻率的偏枯水年為5.37億立方米;90%頻率的枯水年為3.76億立方米。

生物資源

邵武市野生動植物資源綜合曆次調查統計,野生植物有892種,野生動物有453種。

邵武市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樹種有35種。其中一級保護樹種5種:銀杏、水杉(引種)、水松、南方紅豆杉、伯樂樹;二級保護樹種17種:福建柏、長葉榧、杜仲(引種)、酸竹、半楓荷、金錢松(引種)、凹葉厚朴、厚朴、地楓皮、閩楠、浙江楠、山蠟梅、蛛網萼、香果樹、野核桃、毛紅椿、鵝掌楸(引種);三級保護樹種13種:沉水樟、天竺桂、黃山木蘭、天目木蘭、銀鐘花、銀鵑樹、青檀、石梓、青錢柳、白辛樹、雲錦杜鵑、鬧羊花、少葉黃杞。

邵武市境內高山地帶氣候寒冷,森林植被保持良好,適宜各種野生中藥材生長。主要有金線蓮、勾藤、九節風、車前草、金銀花、黃梔子、白毛藤、七葉一枝花、過山蜈蚣等野生中藥材。

邵武市主要的林副產品有:竹筍、香菇、紅菇、碎銅茶、和平游漿豆腐、和平鯉魚、油茶、松脂、中藥材。

礦藏資源

邵武境內礦藏資源較豐富,礦種較多。至2005年,已知礦種32種,礦床(點)56個,礦化(點)85個,情報點73個。金屬礦產主要有金、銅、鉛、鋅、鐵、鉬、鎢、鈾、稀土等,伴生礦有銀、錫;非金屬礦有螢石、石英、鉀長石、高嶺土、瓷石、石灰岩、白雲母、硅石、大理石、玻璃用石英岩、硫鐵礦、水晶、石榴子石、飾面用花崗岩礦、磚瓦用粘土、水泥用粘土、建築用石、建築用砂、礦泉水以及無煙煤、地熱水等。

人口

新中國成立後,邵武人口再生產經歷過一個曲折發展過程。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中期,由於人口政策的失誤,加上傳宗接代、"重男輕女"等宗法思想的影響,人口自然增長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先後出現3次生育高峰。1957~1958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4.6‰;1962~1965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4.25‰;特別是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間,人口自然增長率達35.8‰。1978年,通過貫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特別是1980年後,人口自然增長基本得到控制。至1990年全市總人口298694人,當年出生人數4214人,出生率14.88‰、節育率90.95%、一孩率78.6%、多孩率1.52%,累計獨生子女領證9946人,生育現象表現為胎次結構逐步合理。

截至2010年11月1日,邵武市戶籍人口305705人,同2000年末的26461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1087人,增長15.5%,年平均增長1.5%。邵武市常住人口275110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288401人相比,十年共減少13291人,減少4.6%,年平均減少0.47%。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100077戶,家庭戶人口為266828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17人減少0.5人。

2013年末,邵武人口總戶數92674戶,總人口30689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4279人。出生人口為4442人,死亡1191人,遷入人口3153人,遷出人口4191人。[4]

交通

邵武市是入閩重要通道。兵家必爭之地,因地勢險固,易守難攻,故名"鐵城"。是閩西北重要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水陸空交通俱全,距武夷山機場76公里,對外交通以鐵路為主,公路為輔。鷹廈鐵路縱貫全境,邵武站是鐵路入閩第一大站;境內316國道全長83.7公里,南北穿越縣境,沿途經過10個鄉(鎮)、街道;京福高速公路入閩第一個互通口設在我市肖家坊鎮;省道301線和204線縱貫東北--西南向,三條交通幹線在縣城交匯,與一些交通支線交織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對外旅遊交通方便。

已建成通車:武邵高速公路(武夷山-邵武);

已開工建設:邵光高速公路(邵武-光澤);

即將開通建設:邵南高速公路(邵武-南平)和浦建龍梅快速鐵路(預計2014年動工)。

經濟

綜合

2007年邵武市實現生產總值66.19億元,是1978年的57.56倍,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4.57倍,年均增長9.9%;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3.67億元、25.38億元、27.14億元,比1978年增長5.3倍、26.7倍、20.8倍,年均增長6.5%、12.1%、11.2%。人均GDP由1978年的469元,增加到2007年的22021元,增長11.8倍,年均增長9.2%;財政總收入5.58億元,比1978年增長41.9倍,年均增長13.9%,地方財政收入達3.15億元。2002、2004、2005年,邵武經濟發展速度三次進入福建省"十佳發展縣市"行列,2006年邵武綜合經濟實力位列福建省縣(市)13強。

2013年,邵武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4.20億元,同比增長12.7%,增幅位列南平十縣市第一位。三次產業比重為17.6:50.0:32.4,二產比重提高1.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285.01億元,增長17.2%,實現增加值75.01億元,增長18.1%;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7.13億元,增長4.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6.20億元,增長53.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82億元,增長2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80元,增長8.7%;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1915元,增長13.8%。

2013年,邵武市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突破15億元,完成150153萬元,完成年初預算104.49%,比2012年增收22995萬元,同比增長18.08%,其中:地方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10億元,完成105243萬元,完成調整後預算的114.13%,比2012年同期增收23644萬元,同比增長28.98%。公共財政總收入和地方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總量在南平十個縣(市)中排名第一位。

第一產業

邵武是綠色產業之鄉。邵武是福建省規劃建設的閩西北綠色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均耕地面積1.21畝,是福建重點林區和四大林產加工中心之一,有林地面積325.6萬畝,其中竹林面積55萬畝,林木蓄積量150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6.2%。農業主導產業為優質米、煙葉和林業,同時積極培育茶葉、種苗園藝和藥材種植新興農業產業。

2007年,邵武市主要農產品產量大幅增加,糧食、水果、肉類、水產品分別比1978年增長1.7倍、127.9倍、12.4倍和275.7倍。特色產業得到發展,煙葉由1990年最初的1067畝發展至2007年的6.2萬畝,增長55.4倍,實現煙葉總產量8644噸,比1990年增長94.7倍,2007年煙葉畝產152公斤,比1990年增長78.8%。"三高"農業、創匯農業發展加快。2007年,全市已建立千畝連片無公害茶園基地10個,各類生態食用菌示範基地12個,發展百畝連片台灣優質水果示範片6個。

2013年,邵武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47.13億元,其中,農業產值21.51億元;林業產值12.59億元;牧業產值5.34億元;漁業產值6.25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45億元。

第二產業

邵武是閩北工業重鎮。邵武工業基礎較好,原是國家"小三線"工業建設基地,工業基礎和配套能力強,勞動力資源數量充足,且素質較高,擁有一大批熟練的技術工人。主導產業有精細化工、林產加工和紡織服裝,擁有邵武化肥廠、華電邵武發電、中竹紙業、王斌裝飾材料、正興武夷輪胎、三嘉鋼鐵有限公司、雙友金屬、永飛化工等一批產值超億元企業。

1978年,邵武市工業總產值僅為1.31億元,其中輕工業0.42億元,重工業0.89億元。改革開放以來,邵武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金塘、下沙、曬口、拿口等工業園區項目建設迅速推進,為工業發展後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7年,邵武市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41億元,比1978年增長463.2倍。至2007年,全市已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7個,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8.01億元,是1978年的51.9倍,2007年,實現全社會工業總產值75.6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1978年增長42.1倍,30年間,全社會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以13.9%的速度遞增。2007年工業增加值達21.12億元,占GDP總量的31.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5.0%,拉動經濟增長7.3個百分點。

2013年,邵武全社會工業總產值實現298.41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285.0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5.01億元。在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產值131.64億元,重工業產值153.37億元。

第三產業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通過撥亂反正,貫徹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方針,邵武逐步改革商業體制,改變過去統得過死、少渠道、多環節的封閉式的流通體系,建立"三多一少"即多條流通渠道、多種經濟成分、多種經營方式、減少環節的流通體系,促進商品經濟發展、市場繁榮,方便了人民生活。1985年底,邵武市社會零售網點(包括商業、飲食服務業)2970個,從業人員5301人,分別比1953年增加3.1倍和3.93倍;每萬人中有198個商業服務人員,比1953年105個人員增加88.5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434萬元,比1953年增加38倍多,全市人均購買金額504元。

1987年後,由於市場經濟機制不健全,加上社會商品供求矛盾擴大,價格改革不配套等原因,導致1988年夏邵武出現了"購物熱"、"搶購風"。1989年通過貫徹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針,使商業工作開始向穩定、協調的方向發展。全市社會零售網點(含飲服業)達5393個,從業人員9627人,分別比1953年增加6.43倍和7.96倍;平均每萬人口有343個商業人員,比1953年的105個人員,增加2.27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954萬元,比1953年增加67倍半,全市人均購買金額為888元。

2013年,邵武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82億元,比2012年同期增長21.5%。其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實現零售額33.15億元,增長40.9%;限下貿易業實現零售額44.67億元,增長10.2%。[5]

社會

科學技術

2007年,邵武組織申報國家級重大專項1項、省級重大科技專項1項、省級重點科技項目7項。邵武拿口鎮申報"國家級新農村建設科技示範鄉鎮"已獲國家科技部批准確認,提交受理的"優質竹木複合結構材技術開發"示範建設項目,有望實現爭取國家級科技項目零的突破。截至2007年底,邵武市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6928人;納入省級火炬計劃1項;省級"星火"計劃9項;科技成果推廣計劃240多項。有5家企業被省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集團)。

教育事業

2007年,邵武市有各類普通教育學校70所,其中小學46所,普通中學22所,職業學校2所,在校學生數達39385人,教職工3255人。教育工作先後被評為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市、全省"高水平、高質量"普及義務教育市、福建省政府教育工作先進市。

2013年末,邵武市有小學學校26所,專任教師1362人,招生2945人,在校學生16837人,畢業生2712人;普通中學學校22所,專任教師1204人,招生4407人,在校學生13618人,畢業生4884人;中等職業學校2所,專任教師99人,招生608人,在校學生1548人,畢業生1174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小學畢業生升學率98.4%,初中升學率75.6%。

醫療衛生

1978年,邵武醫療衛生事業進一步發展。至1989年,全市有4所縣級綜合醫院、1所中醫專科醫院、2所衛生防疫機構、17所鄉(鎮)衛生院、97所農村衛生所、67所廠(礦)醫療室和125家個體開業診所;擁有床位1098張,按全市總人口計算,平均每1000人占有床位3.9張,比1965年和1978年分別增加102%和6.4%;有衛技人員1587人(含鄉村醫生和個體醫生287人),平均每1000人有衛技人員5.6人,比1965年和1978年分別增加7.1%和10.2%。

2013年末,邵武市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7個,其中醫院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衛生院18個,共擁有床位1326張。2013年末共有衛生技術人員1687人,其中醫師576人。

宗教信仰

佛教:至2005年底,經批准正式登記對外開放的寺廟20座,臨時登記予以保留的寺廟78座,全市佛教四眾及在家居士共有2462人。其中比丘39人、比丘尼16人、沙彌8人、沙彌尼3人,住廟(寺)居士174人、在家居士2222人。

道教:1978年以前,邵武道教徒為數不多,大多信徒散居民間,放棄宗教職業,道教活動極少開展。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宗教政策,個別鄉村又出現道教徒活動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道觀12個,道教信眾300餘人,其中歸依弟子116人。

天主教:2003-2005年,為方便農村信教群眾開展宗教活動,邵武市天主教愛國會先後在信教群眾相對集中的水北鎮王亭村、城郊鎮朱山村、大埠崗鎮大埠崗村購買舊房,並將舊房改造成天主教活動堂點;在沿山鎮沿山街建1座建築面積517平方米天主教堂,總造價達24.96萬元。至2005年底,邵武市正式登記的天主教教堂5處,教友1100人。

基督教:至2005年底,正式登記的基督教堂有東關教堂、拿口教堂、洋坑教堂、茅崗教堂,臨時登記的活動堂點有29個。全市共有基督教信徒6000餘人,教牧人員11人。其中牧師1人、副牧師3人、傳道7人。

伊斯蘭教:2005年10月,經市伊協審議,接納1位自願到邵武清真寺主持教務活動且不計報酬的阿訇(山東省鄄城縣人)。2005年底,全市共有穆斯林信教群眾315人,教職人員1人。[6]

旅遊

邵武是武夷旅遊勝地。地處閩西北"綠三角之旅"的中心,北距離世界雙遺產地武夷山僅71公里,南毗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泰寧金湖僅74公里,與省級風景名勝區將樂玉華洞141公里。是溝通閩西北"綠三角"武夷山、金湖、玉華洞三個"角"的必經交通樞紐。境內有天成岩、4A級雲靈山大峽谷漂流、4A級瀑布林溫泉旅遊度假區、和平古鎮、千嶺度假區、千年銀杏樹、音樂噴泉、黃氏峭公祠、民俗館、李綱祠、嚴羽公園、熙春公園等眾多自然和人文景觀,吃住、娛、購等基礎設施齊全。

名勝古蹟有唐建寶嚴寺、李忠定公祠、滄浪閣、宋窯遺址。將石自然保護區位於境內。

榮譽

邵武市先後獲得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體育先進市、全國計生協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市、省雙擁模範城、全省"八閩杯"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競賽活動優勝城市、全省環境最優美縣(市)、全省創建文明城市競賽活動"一級達標"城市、全省文化工作先進市、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等榮譽稱號。2002年,邵武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創建精神文明先進城市"榮譽稱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