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邵平店位于西安市灞桥区东部,因秦东陵侯邵平在此居住,所以取名邵平店。[1]

中文名: 邵平店

外文名: Shao Ping store

位 置: 位于西安市灞桥区东部

目录

村庄介绍

在西安市西临公路豁口东约3公里处,有一个被公路劈成南北两部分的村庄,叫邵平店。这个不为人注意的村庄,已有2000多年历史。秦始皇之父母庄襄王赵姬,就安葬在距邵平店约7公里的临潼区韩峪乡秦东陵。为了监护这座陵墓,秦始皇专门封邵平为东陵侯在此管理。汉灭秦之后,邵平沦为布衣,只好在此地以种瓜卖瓜为生。据《咸宁县志·隐逸传》记载,邵平在此地种瓜卖瓜始于公元前207年。由于邵平不仅在这儿种瓜,而且还在这儿开店卖瓜,后人便将这个村庄称为邵平店。东晋诗人陶渊明在《饮酒二十首》诗中曰:“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另外李白、骆宾王、王维、杨炯、孟浩然等唐代诗人,在诗中都称颂过邵平种瓜卖瓜。笔者专门到邵平店村做过一次采访,该村现有1000多户人家,3000多人口,但在这么多的人口中,没有一户姓邵的。也许是邵平店村的人们,出于对邵平的尊敬与缅怀,一直将这个村名沿用了2200多年。(赵德铭)

邵平

基本信息

秦始皇之父母庄襄王和赵姬,安葬在如今距邵平店有5公里的临潼区韩峪秦东陵。为了监护这座陵墓,秦始皇专门封邵平为东陵侯,在此管理它。也许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之故吧,汉灭秦之后,汉高祖刘邦并未再起用这位昔日的东陵侯,致使他沦为布衣,只好在如今邵平店这个地方种瓜卖瓜为生。据《咸宁县志·隐逸传》记载,邵平最早在此地种瓜卖瓜始于公元前207年,西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也就是说,自西汉初就有了这个村庄。据《史记》记载,邵平与萧何交谊深笃,萧何遇事每每向他请教。邵平虽然是萧何的挚友,但从未依靠萧何去攀龙附凤。安心于瓜田,直到老死,因而被后世目为贤人——他的“贤”不仅在于达生乐道,而且在于他能上能下,在丧失爵禄之后投身于劳动,并且在技术方面精益求精,终于作出卓越的成绩。邵平达生乐道的品质被后人频频称道。王维《老将行》中“路旁时卖故侯瓜”和苏轼《五绝》中“人人识故侯”的典故,皆取自邵平。尤其是后代劳动人民,对邵平更有好感。秦始皇不过赐他侯爵,人民群众却赠他“王”号。

历史传说

该村现有1000多户人家,3000多口人,但在这么多的人口中,居然没有姓邵的人家。但也许是祖祖辈辈邵平店村人,出于对那位创建这个村庄的邵平之尊敬与缅怀吧,一直将这个村名沿用了2200多年,这在我国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邵平在秦代袭封东陵侯,是一位食邑千户的贵族,现在西安与临潼之间的邵平店,是他当年的封地。秦亡后,邵平失掉侯禄,沦为平民,不久,汉朝承相萧何营建首都长安城,邵平卜居长安城东青门外。张骞通西域后,从西方带回西瓜种子,邵平因喜耕作,带着几个帮手,在居地尝试种瓜。他精心耕种,勤细经营几十亩,瓜苗翠绿、壮实,长势喜人,虽则人黑了,体瘦了,但心里分外高兴,到了五月,瓜蔓开花、现蕾,西瓜越长越大,邵平心里欣喜的筹思着:西瓜熟了,一边向朝廷报喜一边请当地父老品尝,让大家共享快乐。西瓜即将开园之时,邵平终日喜不入眠,一天清晨,他高高兴兴地去瓜地里,突然发现一个个西瓜脱蒂而落,气得他边喊“天杀我邵平也”。一气之下,便昏倒在地。原来,有一个喇嘛,对汉朝和西域和好心怀叵测,自知道张骞带回西瓜种子之后,就暗暗来到长安,伺机作怪,这满地的西瓜落蒂,就是他身携麝香而毁的。就在邵平异常悲伤之际,钟离大仙应陈抟老祖相约去华山路过赵北田,在云头看见此状,心中大怒,斥道:“我堂堂汉家天下,岂容妖孽横行,邵平务瓜,乃是天意,我不拯救于他,等待何时。”钟离大仙边说边从袖中取出一束宝花而撒,花香奇异,光彩夺目,宝花飘落空中,一变两,两变仨,越变越多,如同海洋浪花荡漾而下,宝花刚落在西瓜地,一个个脱蔓的大西瓜皆又和瓜蔓长在一起了,邵平高兴地说:“老天不杀我,又赐我神花,这真是海一样大恩德呀!”从此以后,西域的大西瓜,就在关中,在全中国安家落户了。人们把可再生再植的神花称为“海洋(秧)花”,常常多在瓜地栽植。把邵平所居住的“赵北田村”就叫做“邵平店”了。

视频

灞桥区邵平店队锣鼓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