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那份虔诚的守望(杨廷松)

那份虔诚的守望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那份虔诚的守望》中国当代作家杨廷松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那份虔诚的守望

那年,我的处女作《人们》,在乡文化站油印册子上发表了,并收到编辑寄来的四季挂画,以资鼓励。当时心情之激动,不次于今天出版一本个人文集。

那年,我刚毕业,踏上三尺讲台。

生活已经改变,钢板、油印时代已成往昔。

一代又一代人的诞生,一出又一出戏在表演。

女人早就不用铜镜梳妆打扮,而是在玻璃梳妆台前画眉涂抹嘴脸。从那时起,我的肩上挑着工作家庭重担,艰难蹀躞了几十年。

这些重担,儿女们接过去挑在肩上,我两肩轻松,荣获清闲。

闲坐幽静,回味深远。当年青春时期追梦的热情,不亚于现代人追求钱财的欲望。

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化馆里有个创作组。创作组经常见到各个行业的青中老年人。每有机会见到文学爱好者的前辈们,恭敬和敬重之情油然而生。听他们天地宽阔的识见,看他们日月悠长的静心。时有“石上听水声,湘灵之余韵”的天然乐曲的感觉。这时候,仿佛身在胜境,满怀天成之妙的享受。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干部、职工、司机、生意人、修钟表的,也有教师和文化工作者。他们坐在一起,谈论的东西与自己的职业无关,更没有家常理短。都是些“最近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悟”,和没有弄懂的文化课题。古今中外、哲学诗词、儒道释在浓浓的情谊中交织。

许多年以后,想起那时的他们粗衣淡饭,尚能放下忧患缠身、繁扰奔忙而坐卧随心,自由讨论与探索文学创作思路,他们胸中的清爽快意,仿佛超出了人间。可谓“鸟啼花落,有会于心”。

见过他们互送手稿,相互学习和提意见建议、求方家、共提高的谨慎态度,我看到了君子之交,读到了文学的尊严。恭恭敬敬,态度诚恳。几乎见不到虚情假意,从来没有见过有谁高高在上、自诩文学泰斗的人,眼神里只有谦卑和对文学的敬畏。要知道,其中有些人,已经在省市报刋杂志上多次发表过文学作品,并已经是省市作家协会会员。

许多年以后,当我温馨回忆的时候,他们几乎都成了古人。

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有债务没有还清,他们还有多少人生感悟来不及细说,还有没有耻辱没有被抹去。但我知道,他们都是无言之诗,并且都在这个世界上活出了潇洒。

一代又一代人的诞生,一出又一出戏在表演。

时代在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衣食住行越来越讲究了。人们对精神需求与前人一样追慕,从不会停下脚步。

如今的网络信息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写作、发表作品的平台比牛毛还多。

文章可以穿越万里长空,展翅高飞,自由自在,不受束缚。质量好坏,鲜有评说。

事实上,太泛滥,就会成灾,也就失去了文学应有的尊严。民众对文学的敬畏、对创作者的尊重就大大地削减了。余秋雨说过关于写文章的话题,“……大家都在大量地写,大量地说,这对读者、听众和他们自己,都是一种牺牲”。民众需要作品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孙犁说,好文章是通过“有所思,文章能为山河增色;无所思,山河不能救助文字”。

我暗自寻问:这当初的渴求,当初的虔诚守望,以及神圣的爱慕,又是什么生生拆散了你与我?为何成为永恒的回忆?

一路走来,无论是鸿运还是厄运,我始终不渝对文学的敬畏,守望着那一片生命的蓝天,兴许这就是闪烁着你变幻扭曲的倩影的光。记得塞费尔特写过一首诗,诗中这样写道:我默默地站在河边,凝神着滚滚的流水。这两句诗,准确地表达了我此时的心情。 [1]

作者简介

杨廷松 1957年春天出生 大学毕业 2004年公开出版小说散文集《乡俗》 散文集《一滴墨水》正在审稿中 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