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那一年,我舍弃了高考(刘胜秀)

那一年,我舍弃了高考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那一年,我舍弃了高考》中国当代作家刘胜秀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那一年,我舍弃了高考

1993年的高考,对我来说绝对是永远的遗憾

我没有报名参加那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大考肯定是有苦衷的。年已70岁的父亲对我再供读大学早已表示出了无心与无力。在那个喊他交英语听力考试费的中午,父亲对我的请求无所用心,似乎没听见,没有立即摸钱给我,饭后倒床便睡了。而老师又说了下午必须交,于是,我便没报名参加高考。

做出这个有些“负气”的决定,我心里很痛。我非常想上大学。我一直想当老师,并在业余从事写作。可是,由于与父亲之间的代沟很深,平时我们根本没什么交流,他不知道没问过我的理想是什么。当了一辈子盐业工人的父亲说,把我们三姊妹供到高中毕业,他已尽力了,我自己的前途只能靠我自己去奔。

我知道,父亲想像其他退休工人一样享受轻松、舒适的晚年生活。可是,面对集资建房的房款还没着落的现实,面对大龄的幺儿要结婚的压力,我这个幺女儿想继续求学的梦只能被打破。而且当时对残疾人大学会不会被拒之门外大家心里也没底。

可是,我怎么去奔自己的前途呢?我还想读书,和有幸读大学的同学一样拿文凭啊!我只想继续学习,在读书中提升自己啊!当然,因病耽搁了学业,已20出头的我也想早点工作自食其力。我也不愿让年已古稀的父亲为了我大学而像中年人一样去劳累奔波。

于是,喜欢文学的我报名参加了四川函授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要命的是,当时因居住的四合院要拆了重建盐工宿舍,我们搬到了学校里的一座民房里。每天听到清脆的上下课铃声,你知道我心里是什么滋味!我不去想象同学们紧张又充实的冲刺时光,不去想他们自信或疲惫的神情。我怕碰到他们,我怕他们询问我弃考的原因。我只想尽快找到事做,让自己在忙碌中忘却忧伤。于是,我拄着拐杖四处求职。当高考成绩出来,有同学硬拉我去办公楼前看他们的成绩时,我只能强打笑颜,给他们最好的祝福。

毕业后的一年多里,我在报亭帮人卖过报刊,我在私人诊所包过药,我给邻居小孩辅导过作业,也因求职差点被骗了钱,还自己摆过摊出租过书。当然,也在灯下埋头阅读借来的中外名著,看自考教材,记考试要点。1994年12月,我终于在区民政局的介绍下进了一家区属福利企业上班,也在这一年被贡井报社评为了优秀通讯员。

当同学们大学毕业后,我也在不久拿到了高教自考的大专文凭,并时有小稿在省内外报刊发表。可是,对于如何报考老师,我却一片茫然。当大多数同学结婚生子有了幸福的小家,而我还是形只影单,只有与拐杖“对影成三人”时,说实话,我对父亲还是有些抱怨的。儿时那场病,要不是他的忽视,我的命运也许不会是这样。可是,当我有一天从杂志上读到“10岁前的容貌是父母给的,30岁后的容貌是自己给的”这句话后,我便释然了。也许父亲也没料到他的疏忽大意会让我成残疾,他只想我有个稳定的工作有个好的归宿就行了。成人的我如果再怪父亲没给自己铺平前面的路就只能怪自己没出息,不够努力了。我的梦只能靠自己去实现。

后来,我遇到了与我同病相怜一见如故的老公。我们对父亲都有了更多的体谅和孝敬时光荏苒,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九年了。如今,我已有约40万字的稿件在各级报刊发表,我还是区作协的副秘书长,区作协刊物的副主编。如今我们的女儿已快中考了,希望她在我们爱的目光中走得更远,生活得比我们更好。

[1]

作者简介

刘胜秀,现任教于陕西省山阳县山阳中学,《读者》《意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