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浙源最好的年纪(江锦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遇见浙源最好的年纪》是中国当代作家江锦灵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遇见浙源最好的年纪
我要去见一位闺女。闺女悠然在婺源的边界。
熟悉的身体,放逐陌生的土地,任鼻息与风交流,目光与云端调情,管不住的灵魂,时而开小差,随它去吧。周身的空气脚下的大地是天然的舞池,每一处毛孔每一个细胞都注入了音符,感官和肌肉被古朴的旋律捆绑。这三十几个小时,我甘愿沦为自然的囚徒,像浙源一样。
在响当当的婺源,有一个极不起眼的乡镇——浙源。吴楚分源的界碑作证,此乃一片处女地,是婺源家庭中的小女,养在深闺人未识。
终于逮到一个得见芳容的机会,缘于一次采风。当地部门也出于想把女儿嫁出去的心理,一次非正式的旅行就成行了。
村庄山顶卧,是一种坚守
“嗨!一座村庄!竟然有座村庄!” 行走在队伍前头的友人不禁大呼小叫。定是穿越了,若非手机适时提醒。
拾着朴拙粗砺的石阶而上,古村早已在山顶迎候。那是一个独立王国,每个村民都是自己的王,每一块梯田,每一饮山泉,每一拔萝卜,都是苍天的馈赠。
老天真不公平,独独把这个村子和居民甩在时代的后头;老天其实很公平,独独呵护其本色与安宁。老天有时也很矛盾,时不时地许个适当的时间适合的人群,与此村邂逅;顺便也让村民见识误入桃花源的人群,呼吸一下所谓现代气息,那怕很刺鼻。
如果用步履虔诚,阳光会一路相随,陪伴的还有鸟鸣花香。或许,偶有藤蔓挽留你的脚步,不要讶异,更勿粗暴扯断踢开,用你温柔的手,提携一二,前途即可迈进。
没有锣鼓喧天的迎送,倒不乏山泉的汩汩缠绵,带着阳光的明朗,带着青草的润泽,潜入耳畔,拎起听觉神经,捻挑出柔美乐章。
柴火堆依偎墙根,阳光把它们洗了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土鸡徜徉弄巷,叫唤千年不变的调子,外人听来,仿佛从溪水里打捞起的音符,晾晒在路人的视线纤维间。
水车横在屋梁,多余的瓦,垒在院子的角落。一座木桥把房屋和农田巧妙沟通。山泉从下面缓缓流淌,大地恍如一把大琴,无论水、风、阳光、脚步……都能演绎出美妙的旋律。
房屋随心所欲地分布,走进去千回百转。若置身村外,立于高处,摄入眼底的将是一幅谐趣的村居图,如大地中长出来的。
墓碑铺成路,是一种回归
残损的墓碑低眉顺眼成一块普通的山路石,与前后的石块和两边的草土接合得浑然天成。谁还忍心用脚尖或器械抠一抠、撬一撬?
平常认为不可亵渎的墓碑,是祖辈曾历人间的冷硬证据。在此地,却由肃立转为卧躺,即便不奢求后辈的顶礼膜拜,至少也勿被践踏在脚下吧?而浙源人不这么认为,踩踏墓碑往来,习以为常。
墓碑静静躺在青山秀水之间,先辈的魂灵依然伴随和参与后辈人的烟火人生。
第二天上午,上了郑公山,又发现墓碑,卧躺在田埂。残碑镶嵌成跳板,下面是清冽的山泉水,潺潺流溢。我细辨过,不少镶嵌在大地肌理的墓碑,堪称古董。在碑面捕捉到貌似“光绪”等字样,应不像有人恶作剧,仿古作假,向大自然找茬、与异乡人调侃。
当地人看来,低到尘埃里的墓碑,毫不显眼,或见怪不怪。只是寻访探幽的我们,目光贼亮,难免遐想一把。乡民一年四季踩在脚下,踏在祖祖辈辈的脊梁上谋生度日,过客们断不能以世俗眼光去衡量与生命相连与自然吻合的价值。
墓碑只是人类生命在世间走过一遭的见证,与大自然相比,何足挂齿?与其一块块刺入大地胸膛、一列列兀立在猎猎风中,既费材料,又占地方,倒不如铺成坚实路基,或干脆谱成路的一枚音符,任后人行走,古典的旋律蔓延在脚下。墓碑铺成路,也算是一种回归。
生命不要刻意以墓碑的方式粗砺告知后人“到世间一游”。墓碑铺成路,来于斯,归于斯,何等洒脱自然。生死证据都可任意“践踏”,何况生活中的小恩小怨,值得萦挂心头吗?
柴火堆成诗,是一种闲适
“小江,帮我拍张相。”
从浙岭下来,到一户农家,同行的丁主席突然叫住我。倏而,略微发福的他就蹦达到柴火堆。“咔嚓”了几个镜头,又把手机递给旁边的小陆:“帮我和小江合张影。”其实,我们却分立在柴火堆的两旁。
这是我至今见到的最具诗意的柴火堆。一截一截的圆柱形小木段,疏密有致地垒起,守望在院子一角,呈倒陀螺状,上头覆盖干净的稻草,仿佛戴了一顶素雅毡帽。
站在不远处打量,柴火堆肌理清晰、棱角分明。每根木段长半尺多,直径约两寸,青皮白心,在暖暖的阳光下,散发特有的木质清香,鼻子忍不住凑近,再凑近,嗅了又嗅,恨不得把这一摞木段的香味压缩打包,收纳进肺腑的文件夹。
走过另一户人家,有倚在墙根的柴火堆,虽谈不上多么优美,却也方正有型,独享一份宁静。圆状的小段如同一个个象素,缜密明朗,缀成耐人寻味的画面。方中有圆,圆外有方,颇具古典哲学的意味,又像一首首格律诗。
行走在浙源,几乎各家各户都有一两处柴火堆,往往被游人忽视,或杵在院落,或紧贴墙根,仿佛随时待命,这是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巧妙融合。可能浙源人自身都不知晓:这片土地不仅只有田园屋桥能诗情画意,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柴火堆,也如一首首隽永的小诗,吟诵在锅碗瓢盆的日子里。
返回的途中,才想起“诗意浙源”这个广告语并非任性。柴火堆,浙源人需要!烧菜做饭需要!点燃宁静一隅的温馨,接续炊烟袅袅的乡愁乡情,也需要!
身为“最美乡村”中的一员,如果缺了柴火堆,或许少了一个重要元素。当有机会漫步在浙源,千万别错过眼前的、脚下的或许在世人看来毫不起眼的柴火堆。看到它,你定会感受到别样的温暖,那怕在凛冽深冬,也能诗意如春。
一开始,我们就登上浙岭,看到吴楚分源的界碑,分不清是我们穿越至历史深处,还是历史穿越到我们中间。整个浙源,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浙源,与婺源只差一个字的距离,流淌着最根本的“最美乡村”基因。
临别时,当地友人告知:过几年,浙源也将被开发,就像闺女总要出嫁。我们有幸,在她最好的年纪,与她相遇。[1]
作者简介
江锦灵,中国教师书画院会员,江西省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