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近实心茶竿竹

近实心茶竿竹

近实心茶竿竹,竿高达2.5米,粗5-12毫米,全竿汁14-16节,竿壁厚,近实心。生于丘陵黄土壤地。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学名:近实心茶竿竹

别 称:箭竹子(湖南)

:被子植物门

:禾本目

亚 科:竹亚科

:矢竹属

拉丁学名:Pseudosasa subsolida S. L. Chen et G. Y. Sheng

:植物界

:双子叶植物纲

:禾本科

:北美箭竹族

亚 属:茶竿竹亚属

形态特征

竿高达2.5米,粗5-12毫米,全竿汁14-16节; 节间长18—30厘米,圆筒形,惟在分枝的节间的基部略有 沟槽,竿壁厚,近实心,髓部呈海绵状;箨环稍显著;竿环下坦;节内长6—7毫米。竿每节分1—3枝,枝贴竿,二级分枝通常每节仅1枝。笋浅紫褐色,箨鞘淡黄褐色,上部渐紫色,厚纸质,背部无毛,有不明显的斑纹,纵肋明显,边缘密生 纤毛;箨耳点状,所着生缝毛长短不一,缒毛直向上伸展,易脱落;箨舌拱形,背面粗糙,边缘生短纤毛;箨片在竿下部的直立,竿上部的外翻,颜包与箨鞘相同,细小,边缘干后稍内卷。叶枝(不包括叶在内)长约10厘米,具6或7叶;叶鞘长4—8厘米,下部的叶鞘背部密被细绒毛和稀疏向下的刺毛,以后毛茸易脱落,呈污垢状或有刺毛的凹痕,边缘密生纤毛; 叶耳不明显,具数条短缝毛;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20(23)厘米,宽1.2—2.3(2.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次脉5或6对,上表面深绿,基部近叶柄处有短柔毛,下表面浅黄绿色,密具短绒毛,尤以基部的毛长而密,小 横脉在叶片上表面不明显,在下表面清楚,叶缘具密细齿,叶柄极短,长约2毫米。花枝未见。笋期4月上旬。

栽培技术

抚育更新茶竿竹林经营相对粗放,无采收竹笋的习惯,退笋率较高,竹农经验性的采伐4年以上的竹株,难免存在滥伐现象。采取劈山、垦复、施肥、喷施杀虫药等基本抚育措施,可有效的促进茶秆竹林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在竹林更新过程中,大小年分明的茶竿竹林每2年择伐1次,于每度大年冬季生理休眠期全伐3度以上竹株;花年茶竿竹林则每年冬季全伐4年以上竹株。 茶竿竹竹秆通直,粗放经营的材用林密度一般在20000株/公顷左右,平均胸径4厘米,侧枝下垂分散程度不大,单株盖度较小。基于这种生物学特性和茶竿竹林的经营现状,结合笋用林经营过程中立竹度的控制方法,针对笋用或笋材两用茶竿竹林立竹度,立竹密度和平均胸径分别介于15750-20250株/公顷和4.5-6.5厘米时,茶竿竹秆材生物量可获得最佳值。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立地条件下,立竹密度可稍低;在丘陵贫瘠地段,立竹密度可稍高。茶竿竹林有大小年之分,林年龄结构调整方法,结合传统茶竿竹林采伐4年以上成材的经验,调整其年龄结构为1度竹:2度竹=1:1;花年茶竿竹林(大小年不明显)则取法雷竹林年龄结构调整方式,调整其年龄结构为1年生竹:2年生竹:3年生竹=1:1:1,这样可形成一个合理的年龄结构模式,以有效维持茶竿竹林笋、材产出,提高竹林生产力。

生长环境

主要生于丘陵黄土壤地[1]

分布范围

产湖南益阳县大鳊鱼山(模式标本产地)。

参考文献

  1. 近实心茶竿竹,植物智, 2016-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