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达摩祖师圣诞日

十月初五日是什么日子?达摩祖师圣诞日,达摩祖师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而十月初五日就是达摩祖师的圣诞日。

目录

原文

菩提达摩,古印度高僧,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后裔“般若多罗”大师的弟子。他的传奇一生内外俱名,他通鉴世事,精通武术,不恋王位,悲世怜人,不尚文字,口传心授。在河南嵩山少宝山五乳峰下的少林寺,首创禅宗,被尊为初祖。

达摩祖师本名菩提多罗,是南印度国的三王子。禅宗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师父以一句「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使三王子开悟,看破名利,一心向佛,法号为菩提达摩,后来成为印度禅宗的二十八祖。

他依照般若多罗师父的指示,将禅宗带到中国成为中华禅宗初祖。

达摩祖师历尽艰辛来到东土,先到东林寺,东林寺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众僧都想听印度高僧的讲经,但是在讲坛上,达摩祖师把四十八卷经典一一浏览,并不开口讲法。众僧不明。达摩祖师下坛后,有一僧问,为何不开口。达摩祖师说:“无字真经最难求,法在心里。”众僧有悟。

那时是公元527年,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梁武帝。梁武帝听闻有印度高僧来到中土,便特别会见达摩祖师。

皇帝问:“我一直以来不断建造佛寺,抄写佛经,供养了无数的僧人,有很大的功德吧?”祖师回答:“这些只是人天的小果报,是有漏之因,没有真实的功德可言。”祖师与梁武帝的对话之间,梁武帝并没有悟到祖师的真意,祖师知道与梁武帝的机缘不合,於是一苇渡江离去。

祖师走后,皇帝才知道原来祖师是传佛心印的观世音菩萨化身,但是已经后悔莫及了。

祖师后来在少林寺后的五乳峰石洞中面壁禅定九年。在这期间,有人尝试要让他分心,拿针戳他的身体,梁武帝也派人来强行带回,但他都不为所动。最后在石壁上竟然留下了达摩祖师面壁姿态的形象,就像一幅水墨画。达摩祖师坐禅久了,洞中都有了光辉。

祖师在山洞内禅定,其实是在等待有缘的弟子。

有位神光和尚前来求法,在风雪当中跪了三天三夜,甚至断臂表明求法的决心。

此时祖师便问他有什麼请求,神光说他的心不安,请祖师为他安心,祖师说:“那你把心拿来!”“我找不到我的心。”祖师答:“我已经将你的心安好了。”

而神光也因此开悟并追随达摩祖师,法号为慧可,并得到祖师佛法之精髓而成为中土禅宗二祖。

然而,和佛陀一样,达摩祖师也遭受别人的嫉妒与毁谤,甚至有人想下毒害死他。前六次被下毒,达摩祖师因为法脉还没有传人不能入灭,而把毒吐出来。到了第七次时,因为慧可已经证道,祖师才现入灭相。

达摩祖师圆寂后不久,有一个大臣宋云在西域一处遇见达摩祖师,肩头挑着一只鞋子,就问:“尊者到哪里去?”达摩祖师回答说:“回天竺。”

宋云回国后,听别人说达摩祖师圆寂了,他就把这个经过告诉大家,说祖师并没有入灭,叫人打开达摩的棺木验证,棺内只剩下一只草鞋。也因此,人们称达摩祖师为“持履罗汉”。[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