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遼西走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遼西走廊

來自網絡的圖片

亦稱榆(渝)關走廊。位於今遼寧省錦州市與河北省山海關之間,東臨遼東灣,西依松嶺山,西南-東北走向,長約185公里,寬8~15公里。曹操《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遼西走廊

別名; 榆(渝)關走廊

位置; 遼寧省錦州市與河北省山海關之間

長; 約185公里

寬; 8~15公里

重要戰役; 寧錦之戰、松錦之戰,遼瀋戰役

簡介

遼西大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河套。從高空俯視,河套如同樹葉上的葉脈,條理分明,粗細不等,彎彎曲曲,密密麻麻。河床、沙石、河岸、雜草、野花、洪水、淤泥、浮柴……這些東西簡單明了,幾乎就是遼河套的全部。錦州、葫蘆島、興城、綏中、山海關等城鎮是扼守走廊的軍事要地。走廊背山面海,丘陵起伏,形勢險要,是溝通山海關內外的重要通道,從秦漢到明清歷來為兵家征戰必經之地。明天啟六年(1626),後金努爾哈赤率兵圍攻寧遠(今遼寧興城),企圖打通走廊,奪占山海關。明將袁崇煥借城防堅固,挫敗後金軍,史稱"寧遠大捷"(見寧遠之戰)。次年,皇太極親率大軍圍攻錦州、寧遠,明軍依有利地形,憑險據守,重創後金軍。明崇禎十三至十五年(1640~1642),松(山)錦(州)一戰中,明軍關外主力喪失殆盡,走廊遂被清軍占領,成為清太宗進圖中原的前進基地。在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戰爭(見直奉戰爭)中,奉軍配置在綏中、興城、錦州一線,以遼西走廊為依託,攻破山海關,進入華北。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歷時52天的遼瀋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先攻克錦州,繼而占領走廊,封閉東北與關內的陸上通路。今有京瀋鐵路貫穿走廊。

歷史背景

燕秦漢魏都曾在遼西建立障塞,最早為春秋戰國時期燕國構建的遼西郡軍民鎮戎體系。燕國障塞是燕國點線式長城體系的一個特點,比如遼西郡著名的赤峰市境內狗澤的狗澤都、遼寧省境內水泉的陽安都、大凌河的白庚都、酉城都、遼河源頭二龍湖古城。燕於其北境修築長城以防東胡。燕長城分為南、北兩段。西起今烏蘭察布市化德縣東,途經烏蘭察布燕長城、錫林郭勒盟燕長城、赤峰燕長城、通遼燕長城與遼東郡東北境吉林燕長城匯合。

秦滅六國後,秦始皇下令大修馳道,秦漢至隋唐各朝,從中原到東北的主要路線是出榆關再順大凌河谷經建昌(現葫蘆島所轄)、朝陽轉而向東,跨醫巫閭山到遼東重鎮遼陽。

契丹建立大遼國後,侵占了燕雲十六州直逼黃河,遼西已成遼國腹地。遼軍從中原俘獲大批漢人,安置於遼西做奴隸。漢人從事手工業生產,開荒種地,建立城池。遼西走廊土地的開墾,促進了道路的開拓。公元947年遼滅後晉,押解晉出帝石重貴流放到東北走的就是遼西走廊,"癸卯,帝與皇太后李氏俱北行,過薊州、平州至榆關沙塞之地,又行七八日至錦州,又行數十程,渡遼水至黃龍府,即契丹所命安置之地"(《舊五代史少帝重貴記》)。

後來,黑龍江的女真建都會寧府(黑龍江阿城),與宋協議滅遼。只是兩國有遼相隔,人煙稠密商旅不絕的繁華地區如凌源朝陽等又盡被遼設卡堵截,宋與金的使臣們不得不採用了防範鬆弛的遼西走廊通道。協議成功後,金兵大舉南下。1122年,金兵攻陷遼的中京(內蒙寧城)直取燕京(北京),東北盡被金占。1124年,金太宗下令,至京師(上京會寧府)至南京(北京)五十里置驛,至此,遼西走廊通道納入國家管理。參加金太宗完顏晟登極大典的北宋使臣許亢宗在《奉使行程錄》中寫道:"由榆關東北傍海行,經遷州(山海關附近)八十里至萊州(綏中前衛),八十里至隰州(興城東關驛),八十里至桃花島(興城菊花島),一百里至紅花務(連山高橋附近),九十里至錦州,八十里至劉家莊石山站附近),經由十三山下,一百里至顯州(北鎮)"。又說:"出榆關以東行,南瀕海,北限大山,盡皆粗惡不毛,至山,忽峭拔摩空,蒼翠萬仞,全類江左,乃醫巫閭山"。1184年,金世宗完顏雍從燕京回會寧府,遼西走廊各州縣,盡皆治橋修道,路況大好。遼代漢人後裔張鯨於此建立臨海國。元置大寧。

洪武十四年(1381年),魏國公徐達在河北與遼寧交界處創建關城,設山海衛,始名山海關。"關外"也就是山海關以東的地方,人們習慣叫做"關東"。山海關以東包括現今遼寧省大部,又稱遼東。山海關設有東西南北四門,東門叫"鎮東",即"天下第一關"門,東門外即屬遼東,是關城重點防區,威遠城八里堡等城堡墩台羅列,緊緊護衛着東門,警惕地注視着東方。山海關的位置,恰好處於遼西走廊西端的咽喉之地,像一把大鎖,牢牢鎖住從東北進入華北的陸上通道,難怪古人稱頌: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

1442年明王朝又下令修築邊牆,鞏固遼西走廊安全,保衛明朝在遼東的統治地位。修築邊牆之後,東北各地經朝陽入中原的古道再不能隨意通行,遼西走廊作用凸顯。同時,朝廷進一步加強遼西走廊的經營管理,鑑於綏中與錦州之間相距三百里而無州縣,不利防務,遂決定"在曹莊湯池之北,建立衛治,賜名寧遠",使得這裡又多了一座要塞,多了個經濟中心。並且在山海關到錦州沿線廣設屯堡烽燧,各衛間遍設驛站。重要的衛所驛站從西到東分別是:廣寧中前所(綏中前所)、廣寧前屯衛(綏中前衛)、廣寧中後所(綏中)、寧遠中右所(興城沙後所)、寧遠衛(興城)、連山驛(連山)、寧遠中左所(連山塔山)、杏山驛(錦縣杏山)、廣寧中屯所(錦縣松山)、廣寧中左屯衛(錦州)。星羅棋布的防衛設施,使遼西走廊成為名符其實的交通要道,商貿興旺,客旅不斷,住戶日增。

滿清入關後,清廷將東北視作"龍興發祥之地",這裡還有陪都盛京和皇陵,有皇家田園參場,中原與東北的往來更加頻繁,遼西走廊通道也更加完善。它的拓展和完善,使得昔日的大凌河谷通道失去了當年風采,有些路段已然淹沒於荒草之中。

走廊自古為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明清寧(興城)錦之戰、松(山)錦之戰及解放戰爭時期的遼瀋戰役(1948)均在此進行。也是英雄百戰之地,多少治國之能臣、能征慣戰之悍將在這裡生長戰鬥,創下驚天動地的業績。明代及明清之際,李成梁、熊廷弼、楊鎬、孫承宗、洪承疇、袁崇煥、滿桂、祖大壽、王在晉、吳三桂等以及清代創業之君努爾哈赤、皇太極都在這兒施展出他們縱橫捭闔的才略,演出了一幕幕歷史的話劇。

名城

位於朝陽城東南郊的柳城歷史久遠,戰國時,燕置塞上五郡,柳城屬遼西郡。至漢朝時,柳城已成為遼西郡西部都尉治所,後被三郡烏桓據為統治中心,曹操北伐烏桓曾揮師柳城,可見柳城在秦漢時期已成為遼東重鎮,曾隸屬公孫瓚及公孫度的遼西郡、昌黎郡。公元207年,曹操平定烏桓從柳城班師回朝,走的就是這一路線。

公元342年,前燕在"柳城之北、龍山之西"建都為龍城, 十六國時期前燕、後燕、北燕立國88年期間,龍城為三燕都城達52年之久。

隋唐時期,朝陽為營州、東夷都護府,唐詩人高適寫有《營州歌》。營州(朝陽)是唐朝遼西政治經濟中心。古人利用河岸道路發展了社會經濟。[1]

參考文獻

  1. 遼西走廊的簡介,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