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辯證唯物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辯證唯物論

 

 

 

辯證唯物論(Dialectical_materialism)是哲學名詞,是由馬克思所主張的唯物理論和歷史理論組成,辯證唯物論理論認為歷史演進是主要由人為經濟社會活動造成的,具有固定的內在運行規律。

辯證唯物論是關於世界的物質性學說、關於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學說 , 它採用辯證法的觀點研究世界的本質,所要說明的是世界的本質「是什麼」和世界的組成「有什麼」的問題。

名詞介紹

辯證唯物論是由馬克思所主張的歷史學說和教條。字面上(來自希臘文),「辯證」意思是對話或交談,但是黑格爾的辯證了解,是把歷史演進放在被決定了的段階上。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論用經濟階級的概念取代黑格爾的集體意識(見黑格爾思想)。依此,辯證唯物論教條認為歷史演進是主要基於經濟階級的優劣:就像封建取代少數統治,資本制度取代封建制度,而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制度將取代資本主義制度——一切都依循不可思議,無法變動的法則。

唯物論是與唯心論相對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二者對立的根源在於對世界本原問題的不同回答。凡主張物質是世界的本原 , 世界上先有物質後有意識 , 物質決定意識 , 物質第一性的觀點都是唯物論的觀點 ; 反之 , 認為意識是世界的本原 , 世界上先有意識後有物質 , 意識決定物質 , 意識第一性的觀點則屬於唯心論。 辯證唯物論的基本觀點是 : 世界的本原是物質 , 主張物質決定意識 , 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 , 同時 , 意識對物質有能動的反作用。承認世界是物質的 , 物質具有客觀實在性 , 這是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 辯證唯物論從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出發 , 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都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 做到主觀和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要做到主觀符合客觀就要防止主觀主義。

具體實例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堅持馬克思主義、列寧思想、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榮辱觀、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引水上山等。

探索本質

世界的物質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規律形成和發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發展史,都是統一的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宇宙根本不存在上帝,當然也不會有上帝和諸神的創造世界的活動

根據列寧的定義,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概括了宇宙一切客觀存在着的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而不是指某一具體的物質形態。無論是天地自然,還是從大自然中孕育而來的人類社會,他們在本質上是物質的。

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人類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由古猿發展而來的一種特殊的生物群種,從猿到人的演化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作用。勞動創造了人的生理結構,形成了手腳分工;勞動使猿腦變成了人腦,形成了語言和意識。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構成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這三者是物質的客觀的物質要素。這些要素的客觀性,集中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總之,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是物質的。因此,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於他的物質性。

運動和規律

哲學上所講的運動,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1]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網易2021年8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