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軸心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軸心國

軸心國(Axis powers),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結成的法西斯國家聯盟,領導者是納粹德國、意大利王國和日本帝國及與他們合作的一些國家和占領國。

名稱源於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在與納粹德國達成協調外交政策的同盟條約。後不久對此評價的一次演說:「柏林和羅馬的垂直線不是壁壘,而是軸心」,因柏林和羅馬在同一經度線上,因此,後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稱為「軸心」,參加國稱為「軸心國」。

目錄

來源

簽署背景

成員

形成原因

戰爭策源

綏靖政策

與蘇聯

來源

1936年10月25日,德國和意大利達成協調外交政策的同盟條約,建立柏林-羅馬軸心。1939年5月22日,兩國又簽訂了《德意同盟條約》(又被稱為「鋼鐵條約」)。此前日本已經在1936年11月25日同德國簽署反共產國際協定(意大利於1937年11月6日加入)。

簽署背景

1940年9月27日,德國、意大利和日本三國外交代表在柏林簽署《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三國公約),成立以柏林-羅馬-東京軸心為核心的軍事集團[3]。這個軍事集團的成員被稱為「軸心國」。

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後,日本在5月25日宣布廢除三國公約。同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軸心國集團滅亡。

成員

1940年9月27日加入1945年5月8日投降(國家元首:希特勒)。

意大利

1940年9月27日加入1943年9月8日投降(後成立的意大利社會共和國在1943年9月23日加入,1945年4月25日投降)(國家元首:墨索里尼)。

日本

1940年9月27日加入1945年8月15日投降(國家元首:昭和天皇)。

1940年11月20日加入1944年10月16日退出(國家元首:霍爾蒂)。

羅馬尼亞

1940年11月23日加入1944年8月23日退出(國家元首:米哈伊一世)。

斯洛伐克

1940年11月24日加入(傀儡政權)。

保加利亞

1941年3月1日加入1944年9月5日退出(國家元首:鮑里斯三世)。

南斯拉夫

1941年3月25日加入1941年3月27日退出(政變後被分開占領)。

克羅地亞

1941年6月15日加入(烏斯塔沙傀儡政權)。

軸心國成員和反共產國際協定的成員國需要加以區分。作為軸心國成立標誌的三國公約是一個軍事同盟性質的條約;而反共產國際協定則是一個針對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政治合作條約,在其成員遭到第三國攻擊、或攻擊第三國時,反共產國際協定的其他成員國不需要對其宣戰。法律意義上的軸心國成員只包括上述8國(南斯拉夫在加入後兩天退出)。但是歷史學家通常將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國也算作軸心國成員,雖然事實上這些國家並未加入三國公約。

傀儡政權

1、偽滿洲國(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2、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3、汪偽國民政府(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4、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5、斯洛伐克獨立國(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6、克羅地亞獨立國(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7、塞爾維亞救國政府。

8、意大利社會共和國。

9、自由印度臨時政府。

10、緬甸國(巴莫政權)。

11、菲律賓第二共和國(勞雷爾政權)。

12、黑山王國。

13、維希法國。

14、阮朝

15、柬埔寨王國

16、老撾王國

17、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

合作國

1、芬蘭(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2、西班牙(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3、泰國(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4、蘇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1939-1941年;波蘭戰役,1939年)

占領國

1、法國。

2、丹麥(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3、挪威

4、荷蘭。

5、比利時。

6、盧森堡

7、阿爾巴尼亞。

8、希臘。

9、捷克斯洛伐克。

10、波蘭。

11、愛沙尼亞。

12、拉脫維亞。

13、立陶宛

14、南斯拉夫

15、中國東北、華北、東南沿海部分地區。

16、蘇聯(1922~1991)部分地區。

17、朝鮮。

18、緬甸。

19、法屬印度支那。

20、新加坡。

21、馬來亞。

22、荷屬東印度。

23、東帝汶。

24、新幾內亞。

25、菲律賓。

26、太平洋上的許多島嶼。

27、摩洛哥。

28、阿爾及利亞。

29、突尼斯。

30、利比亞。

31、埃塞俄比亞。

32、意屬索馬里

32、英國(部分殖民地)

形成原因

一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資本主義世界)侵略擴張野心達成一致。意、德、日三國同是法西斯國家,都積極對外侵略擴張。為了實現各自的侵略野心,並把矛頭指向當時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抵制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稱霸世界。20世紀30年代後期,意、德、日三個法西斯國家相互勾結起來,結成了侵略性的的軍事政治集團。這個集團稱為「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又稱軸心國集團。

戰爭策源

概述[1]

第二次世界大戰分為歐洲和亞洲兩大策源地。在歐洲,戰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戰的結果與法西斯主義在德國的興起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而德國成為二戰的主要策源地。在遠東,日本的軍國主義化,讓日本走向了侵略別國,以達到擴大大和民族生存空間的不歸路。

德國

德國是一個歐洲中部的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19世紀中期,普魯士王國發起了統一德意志的戰爭,1871年,普魯士統一了整個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帝國的工業化發展速度超過了同期的主要工業化國家,成為世界最主要的工業國之一。20世紀初期,德國對以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和法國為主建立的世界秩序感到越來越不滿,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殖民地。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組成了同盟國集團,而英國、法國和東歐的俄國組成了協約國集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一戰,同盟國集團被協約國集團打敗。1918年11月,戰爭結束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退位,1919年6月28日,德國簽署《凡爾賽和約》,承認戰敗。1919年7月31日,國民議會在德國南部小城魏瑪的德意志民族劇院通過了一部憲法,宣告了一個新的共和國——魏瑪共和國成立。由於法國曾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受到普魯士的重創,因此一戰結束後,法國希望能夠對德國在經濟上進行報復,並最終削弱這個強大的鄰國。

《凡爾賽和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了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德國被解除武裝,德國的軍隊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德國雖然在一戰最後戰敗,但德國的元氣並未受到過多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國本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而且《凡爾賽和約》過多的只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凡爾賽和約》有極強的牴觸和反感情緒,引發了德國普通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驕傲的德意志民族為了擺脫《凡爾賽和約》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這為德國成為一次新的大戰策源地創造了條件。

在經歷了短暫的平穩期後,內外的問題不能解決的魏瑪共和國在192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遭到重創,這個脆弱的共和國面臨着嚴重的經濟問題,瀕臨破產的邊緣,德國人民生活非常艱難,這為德國極端右翼勢力的興起提供了良機。由阿道夫·希特勒所領導的德國國家社會工人黨(簡稱納粹黨)就是其中之一,他宣稱德國的困境之根源來自於戰後強加給德國的嚴厲條款、懦弱的魏瑪共和國以及被指稱握有國家經濟命脈的猶太人。他的理論受到越來越多德國人的支持,到1933年時納粹黨已經從一個微小的黨飛躍成為國會內第一大黨。

1933年1月30日,魏瑪共和國年邁的總統興登堡元帥正式任命希特勒為共和國總理。同時,希特勒政府通過行使憲法賦予總統在緊急情況下的特殊權力來執行公務,這些權力令希特勒可越過聯邦議會進行實際獨裁統治。此時,魏瑪共和國走到了政治生命的終點,取代就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為了擺脫英法等國對德國的束縛,希特勒在上台初期就因擴軍備戰計劃受到限制而在1933年10月宣布退出英法控制的國際聯盟。1934年8月2日興登堡去世後,希特勒又依據憲法繼任了總統,成為了第三帝國唯一的真正擁有實權的領袖,在德語裡稱為「元首」。

希特勒並不是只會在街頭叫囂喊空話的政客,他上台後迅速重建了德國的秩序,加上他具備遠見,讓社會底層的勞動階級也能享有過去所沒有的福利,因而德國人對希特勒的支持率大幅提升。英法等列強見到已經無法藉由《凡爾賽和約》壓榨德國,立刻轉變態度與德國合作。此時的德國內部已經政局穩定,納粹黨人穩固了自己的政權後,開始將重心放到外交方面,並採取了多個冒險的行動。

1935-1939年的歐洲局勢,納粹德國在中歐迅速崛起,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在納粹運動的狂熱浪潮中加入第三帝國,捷克全境也在不久後被德國占領,立陶宛的克萊佩達地區(德國叫默麥爾地區)併入德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在德國的保護下獨立;捷克斯洛伐克其他部分被匈牙利和波蘭瓜分;法西斯意大利在歐洲局勢不穩的時候占領了阿爾巴尼亞;而西班牙在內戰狀態,內戰的結果以親法西斯的叛軍獲得勝利而告終1935年3月16日,《凡爾賽條約》遭到破壞,希特勒宣布德國軍隊將重整軍備,並實行兵役制,從而破壞了《凡爾賽條約》所規定的德國軍隊人數不得超過10萬的最高限額。但是這些行動僅僅遭到了英國和法國的正式抗議。兩國似乎更重視加強條約中有關經濟制裁方面的條款。很多人認為條約太過嚴厲,而希特勒只是做了條約原本就不該限制德國做的事。1936年3月7日,第一次冒險嘗到甜頭的希特勒又派軍隊進駐萊茵蘭,而根據《凡爾賽和約》,萊茵蘭應該是非軍事區。但是這次行動就像上次一樣,並沒有遭到英法的阻止。

另外,希特勒在政治主張里強烈反對共產主義,1933年2月,納粹黨通過製造國會縱火案嫁禍給德國共產黨,並在德國境內取締共產黨。1936年11月25日,德國和日本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一年後,意大利加入這個協定,該協定是在反對共產主義基礎上企圖建立一個政治軍事同盟,有史學家分析,德國的目標主要是指向共產主義的前蘇聯(1922~1991),這是德意日軸心的初步形成。

然後德國就開始進行實際的領土擴張活動,第一個目標便是同種的奧地利。1930年代中期,納粹運動已經波及到了奧地利,在得到了盟友意大利保證不會介入後,德國就在1938年3月12日正式宣布兼併奧地利,當德軍開進奧地利的時候,在「一個民族,一個帝國,一個元首」的口號下,奧地利人走上街頭,瘋狂地擁護「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帝國」軍隊的到來,奧地利終於成了第三帝國下轄的一個省。

在奧地利加入第三帝國後,希特勒的注意力轉到捷克斯洛伐克。他提出的領土要求是捷克斯洛伐克西北與德國接壤德意志人占多數的蘇台德地區必須併入德國。在繁瑣的談判後,英國首相張伯倫與法國領導人達拉第對納粹德國採取了縱容姑息的綏靖政策,通過犧牲捷克斯洛伐克這樣的小國的利益來保持自己的最大利益。在慕尼黑會議上放棄蘇台德,而捷克代表甚至都沒有被邀請參加會議,只是在做出決定後他們才被告知。雖然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提出抗議,但在德國的武力脅迫與英法兩國拒絕出兵干預的情況下只能最終接受。慕尼黑會議也被史學家譏諷為「慕尼黑陰謀」。幾個月後的1939年3月,希特勒又破壞了原先的承諾,占領了餘下的捷克領土。3月14日,剩餘的斯洛伐克部分領土宣布獨立並獲德國、英國與法國的承認,其他部分領土被併入匈牙利、波蘭等國。

德國本身就是一個工業化的強國,一戰後,德國的經濟在崩潰的邊緣,一個6600萬人口的大國,失業人數竟然達到1000萬,德國幾乎有一半人在飢餓和貧困線上掙扎。納粹黨上台後,將猶太人的資本全部收為國有,並加強和擴大了國家所有制,德國的經濟迅速恢復了活力,納粹黨還採取多種強有力的措施促進德國經濟的發展,1937年,德國的國民生產比1933年納粹黨上台時增長了102%,國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失業率降低到1.2%,遠低於同時代的其他工業化國家。而且經過系列擴張行動後,世界前十的經濟強國捷克斯洛伐克受到德國的控制、富庶的中歐國家奧地利併入德國,使得德國的經濟能力達到了空前強大的地步,1930年代末,德國的經濟規模已遠超英法,越升至歐洲第二,世界第三(當時第一和第二的分別是美國和前蘇聯(1922~1991))。

由於前蘇聯(1922~1991)的工業體系是封閉性質的粗放型經濟,雖然數量上擁有一定優勢,但德國的經濟質量則遠比前蘇聯(1922~1991)好,國民生活水平也遠比前蘇聯(1922~1991)高,是當時歐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

在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德國開始有步驟地實行國民經濟軍事化,大力發展重工業,特別是軍火工業,政府把原料、勞動力、資金和設備等都優先供應與軍事生產有關的部門,使德國在為打一場世界性戰爭提前做好了經濟軍事化的準備。總之,這時的德國,不但在軍事上、而且在政治上、經濟上和思想上都已經做好了打一次世界性戰爭的準備了。

意大利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意大利的形勢和德國一樣嚴峻。中央政府無法控制地方,全國面臨無政府狀態,共產黨人與社會黨人控制着工會,很多人擔心布爾什維克式的共產革命將席捲意大利。

在幾個自由政府無法解決這些威脅後,國王維克多·愛麥虞埃三世在1922年10月30日邀請右翼政客本尼托·墨索里尼以及他所領導的法西斯黨組成政府。法西斯黨人上台後依然保留自己的非正規武裝,用以打擊無政府主義者、共產黨人和社會主義者。在幾年時間內,墨索里尼就鞏固了自己的獨裁地位,意大利也淪為一個警察國家。

1929年世界性的大蕭條嚴重衝擊了意大利,墨索里尼斷定殖民地擴張是減輕國內經濟壓力所必需的,進而走向了擴張的道路。1935年1月7日,墨索里尼與法國外長皮埃爾·賴伐爾簽署了意法條約。10月3日,意大利軍團入侵獨立的非洲王國阿比西尼亞(今埃塞俄比亞),在經過一場長達7個月的戰役之後,阿比西尼亞被征服。1936年,意大利和德國一同支持西班牙佛朗哥政權發動叛亂,西班牙內戰爆發,1939年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政府被顛覆。1937年,意大利加入日本和德國簽署的《反共產國際協定》[5],這樣,德意日三國軸心初步形成。在眼見德國把歐洲局勢推向戰爭邊緣的時候,墨索里尼趁火打劫,1939年4月7日,占領阿爾巴尼亞。

在遭到國際聯盟譴責侵略阿比西尼亞後,1937年意大利也退出了國際聯盟。意大利與同樣退出國聯的納粹德國在1939年5月締結了《鋼鐵盟約》,從而加強了羅馬—柏林軸心。1940年9月27日,德國和意大利又接受了日本加入軸心國,簽署《三國公約》,羅馬—柏林—東京軸心就此正式形成。

日本

在太平洋地區,戰爭的硝煙從1930年代早期就開始瀰漫。日本擴大了其在朝鮮半島的勢力範圍,逐漸向中國擴張。日本鼎承大陸政策,圖謀征服中國。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在中國的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並迅速占領中國的東北三省,強行成立由關東軍控制的偽滿洲國。

日本對華的侵略是否可以被看作是為其稱霸世界的企圖所邁出的第一步尚存爭議。有學者認為,事實上,日本的侵略主要是受到19世紀西方殖民主義的影響,希望能夠保障其在華的利益,特別是掠奪中國的自然資源

如果從19世紀歐洲強權的觀點來看,日本的行為無可挑剔。但到1930年代,世界已經廣泛接受了威爾遜的民族自決原則,這意味着以殖民主義的方式粗暴地掠奪他國的領土或資源的行為已經無法為國際社會所容忍。此外,日本在朝鮮和中國東北的暴行也招致非議。然而,另一些學者認為,雖然日本法西斯勢力在1931年的時候並沒有上升到左右日本政局的地位,可是日本早已經在制定征服世界的計劃。[6]1927年,田中義一擔任日本首相不久,就主持召開了一個研究積極侵華政策的內閣會議——「東方會議」。

會後田中向天皇遞交了一份極為機密的「田中奏摺」已經表明了日本稱霸世界的步驟:滿蒙-中國-東亞-亞洲-最後稱霸世界。雖然這份奏摺存在與否仍然存在爭議,可是根據日後日本發動戰爭的節奏來看,與奏摺內容吻合。

日本在中國東北扶植滿洲國政權的行動遭到國際聯盟譴責,導致日本最終退出了國際聯盟。在日本,法西斯主義勢力開始抬頭,具有濃厚法西斯色彩的秘密社團發動了數次暗殺行動。經濟的大蕭條導致民選政府逐漸喪失了政府的控制權,軍人開始執政,「軍部」,作為日本軍事力量的司令部被賦予比以前更多的權力,法西斯主義在軍隊中蔓延,很多時候軍隊可以為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國家利益採取行動。同時隨着民族主義與反西方情緒的上升,日本在中國的行為被人種理論合理化了。很多日本人開始相信,中華文明的精華傳承在日本,而不是中國。在1936年二二六兵變之後,另外一部分法西斯分子控制了軍部,使得軍部代替日本內閣成為日本的最高權力機關。此時日本已經進入法西斯主義的時代。

1939年日本軍隊試圖從滿洲進攻前蘇聯(1922~1991),但很快就被前蘇聯(1922~1991)和外蒙古的聯軍擊潰,這阻止了日本的向北擴張政策,也保證了前蘇聯(1922~1991)與日本之間脆弱的和平,直到二戰末期。同時,在這次試探前蘇聯(1922~1991)的失敗的戰役之後,日本內部「北進」和「南進」的爭端中,「南進」派的力量得到了加強,因此日本從此以後較為堅定的走上了進攻中國征服太平洋的道路。

日本在1930年代的政策對於其最終的失敗有着決定性的影響。當時日本的政策是建立在這樣一種假設之上,即日本在沒有獲得穩定的自然資源供應之前無法與歐洲強權對抗,但為了取得所需要的自然資源他們又必需挑起一場他自知無法獲勝的戰爭。此外在侵華時期的殘忍行徑、在中國建立傀儡政權的作法與日本的最終目標一脈相承,日本在戰爭中堅持這種不得人心的作法。而日本國內的許多政治精英當時就已經意識到這種自取滅亡的作法將會為日本帶來災難,但都沒有試圖制止。

綏靖政策

英國和法國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納粹德國的死敵,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戰勝國的英法等國一手炮製了對德國極為嚴厲的《凡爾賽條約》,納粹黨也是通過煽動對該條約的仇視才上台的,故納粹剛上台就制定了針對英法兩國的報復措施。對此,英國和法國當局為了維護本國的利益,安撫瘋狂的德國,對德國一系列的侵略擴張行為採取了對德國懷柔的綏靖政策。德國屢屢衝撞《凡爾賽條約》的束縛,英法都未採取任何有力措施加以懲罰。德軍進入萊茵蘭非軍事區,吞併奧地利,一步步的緊逼,英法非但沒有採取任何阻止的行為,更默許了德國的做法,西班牙內戰時的英法則嚴守中立政策,在意大利和德國支持的叛軍和前蘇聯(1924~1991)支持的政府軍之間採取騎牆的態度。

到了德國要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時候,英法則發展到了綏靖政策的最高潮——慕尼黑會議,在捷方未與會的情況下,強行將捷克的領土蘇台德區割讓給德國,如此明目張胆的姑息被史學家譏諷為「慕尼黑陰謀」,並企圖將此禍水引向東邊的前蘇聯(1924~1991)。英法這種犧牲他國利益而求得苟安的綏靖政策刺激了希特勒的胃口,德國不久就占領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在伴以訛詐、恫嚇等手段相繼在歐洲獲得了巨大利益後,德國開始入侵波蘭,挑起了世界大戰,從而宣告了英法綏靖政策的失敗。

與蘇聯

1940年9月27日,德國、意大利與日本在德國柏林簽署了三國同盟條約,確立了三個軸心國的同盟關係。同年10月,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寫信給斯大林,稱德方希望將前蘇聯(1924~1991)拉入軸心國集團,建立「四國同盟」。斯大林遂派遣莫洛托夫前往柏林談判。德方提供了「四國條約」草案,要求前蘇聯(1924~1991)只能向國土以南的印度洋方向擴張。斯大林同意簽署條約,但同時要求將土耳其、保加利亞也劃入前蘇聯(1924~1991)的勢力範圍之中。希特勒對此十分不滿,於是不再給予蘇方答覆。1941年4月13日,斯大林為避免遭受德國和日本兩面夾擊,在莫斯科同日本外相松岡洋右簽署了《蘇日互不侵犯條約》,相互承認雙方的勢力範圍,並承諾在對方的戰爭中保持中立。

參考資料

  1. 軸心國,搜狗, 2016-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