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跨越千年来爱你-品味中华诗词之美(王雪梅)

跨越千年来爱你-品味中华诗词之美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跨越千年来爱你-品味中华诗词之美》中国当代作家王雪梅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跨越千年来爱你-品味中华诗词之美

我打千年之后而来,只为亲手拾起你的面纱,递给你的刹那,或可得你回眸、嫣然一笑。跨越千年的邂逅,你不知我,我却愿意用心感悟你、了解你、欣赏你。中华诗词,屹立千年,我总是用笔墨将你牵念。

候人兮猗,南音之首。短短四字,却是诗之起源。那时,人们不懂诗,时代没有诗。人们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情感。候人之心,跨越千年,引出诗歌之开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时,诗是为了表达意志,诗是美且短的语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朦胧,“硕鼠硕鼠,无食我粟。”的琐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浪漫,“士也惘极,二三其德。”的现实与无奈。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诗经如那清扬温婉的美人,与她邂逅相遇是多少人毕生的信念。千年前的文人墨客,千年后的我们,因为与诗经相遇而心意相通。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楚水之畔,遇一伟大诗人屈原。命运赐他多舛,他却报以浪漫。至此,“香草美人”步入眼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带着屈辱与傲骨,与楚水为伴。流淌千年的楚水,慢慢长路,我们依旧在追寻、摸索。

悠悠荡荡,诗词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在那个时代,人们习惯了特立独行、放荡不羁。那时候,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刘伶的一醉三年,阮咸的与猪共饮,王羲之的曲水流觞。那时候,文人们喝酒、长啸、裸形、做青白眼。他们的墨笔,挥出独特的魏晋风骨。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是一种自由随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悠然自得;“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是一种毫不掩饰的欣赏;“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是一种肃杀和无奈。

悠悠转转,已到大唐盛世。唐诗三百首,首首沁人心脾。“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是一种大众的语言,诗是一个人的人格体现,诗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诗使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使得亲人“相见时难别亦难”;诗使得“洛阳城里见秋风”;诗使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时,诗是“葡萄美酒夜光杯”,诗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诗也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于是,诗走过了它最辉煌的时代。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国破家亡时,亡国之君的哀叹。词,成为写意的娱乐节目。相思湖畔,是谁“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又是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战场上,将军感叹“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军营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梅林里,大纷飞,卢梅坡有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元宵佳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荷塘里,荷花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寻寻觅觅时,却是大江东去,浪淘尽。

走过唐宋,诗词的辉煌被元曲、明清小说掩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战事起,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当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当罗贯中悟出“是非成败转头空”,当曹雪芹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走进心中,当水泊梁山“刹时新月下长川,江湖桑田变古路。”当“混沌未分天地乱,渺渺茫茫无人见。”一代猴王终出世。我们知道,诗词还在蔓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犹有江南春尚好,留春待我及归看。”“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这是现代对古诗词的传承。

中华古诗词,在我很小的时候,与你相遇。那时,我并不知你,也不懂你。长大后,是你让我不再肤浅、浮躁,是你让我不再孤寂。难过时,拟把疏狂图一醉;高兴时,漫卷诗书喜欲狂;不满时,仰天大笑出门去;闲暇时,漫随天边云卷云舒。因为读懂了这些中华古诗词,每一种心情,都可以写成一句诗;每一次经历,都能汇成一首词;每一个故事,都能做成一篇文章。[1]

作者简介

王雪梅,字见笑。1990年10月生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现就职于渠县贵福镇第一中心小学,专职语文教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