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赵深」修訂間的差異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2 次修訂)
行 2: 行 2:
 
| 姓名    =   赵深
 
| 姓名    =   赵深
 
| 图像    =   
 
| 图像    =   
[[File:赵深.jpg|缩略图|]]
+
[[File:赵深.jpg|缩略图|
|缩略图|center|[https://gss1.bdstatic.com/-v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w%3D268/sign=4fd06824ebc4b7453494b010f7fd1e78/a8014c086e061d954ffed9357bf40ad162d9ca07.jpg 原图链接]  [赵深图片_百度百科
+
[https://gss1.bdstatic.com/-v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w%3D268/sign=4fd06824ebc4b7453494b010f7fd1e78/a8014c086e061d954ffed9357bf40ad162d9ca07.jpg 原图链接]  [赵深图片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pic/%E8%B5%B5%E6%B7%B1/51632/0/58af236d107e69c642169460?fr=lemma&ct=single#aid=0&pic=58af236d107e69c642169460来自百度百科网]]]
+
[https://baike.baidu.com/pic/%E8%B5%B5%E6%B7%B1/51632/0/58af236d107e69c642169460?fr=lemma&ct=single#aid=0&pic=58af236d107e69c642169460 来自百度百科网]]]
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E8%B5%B5%E6%B7%B1&action=edit| 图像说明 =   赵深 |center
+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898|08|15}}   
+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1898|08|15}}   
 
| 出生地点 =   江苏省无锡县
 
| 出生地点 =   江苏省无锡县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898|08|15|1978|10|16}}
+
| 逝世日期 = 1978 年10月16日
| 国籍     =   中国
+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建筑家
 
| 职业    =  建筑家
知名 作品 =   南京 设计 <br>  上海大泸饭店 <br>  
+
代表 作品 =  泉州华侨大学等工程 设计 <br>  震后唐山河北小区规划 南京设计院<br>
 
}}
 
}}
'''<big>赵深</big>''',
+
<p style="text-indent:2em;">  '''<big>赵深</big>''',建筑专家。长期来从事建筑创作,早年在上海、南京和昆明等地设计了很多优秀作品,其中30年代建成的上海八仙桥青年会大楼,是当时国内第一幢具有民族风格的高楼,得到建筑界的好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设计技术领导工作,主持并指导了泉州华侨大学、震后唐山的河北小区规划等工程设计,对我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筑专家。长期来从事建筑创作,早年在上海、南京和昆明等地设计了很多优秀作品,其中30年代建成的上海八仙桥青年会大楼,是当时国内第一幢具有民族风格的高楼,得到建筑界的好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设计技术领导工作,主持并指导了泉州华侨大学、震后唐山的河北小区规划等工程设计,对我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
==简历==
 +
<p style="text-indent:2em;">1898年8月15日 生于江苏省[[无锡县]]。
 +
<p style="text-indent:2em;">1905年 就读于无锡城北小学。
 +
<p style="text-indent:2em;">1907年 转入无锡东林学堂。
 +
<p style="text-indent:2em;">1911年 考入北京清华学校。
 +
<p style="text-indent:2em;">1919年 清华学校毕业。
 +
<p style="text-indent:2em;">1920年 由清华学校官费派赴美国,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
<p style="text-indent:2em;">1922年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学位。
 +
<p style="text-indent:2em;">1923年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建筑学硕士学位。
 +
<p style="text-indent:2em;">1924—1925年 在费城的台克劳特和迈阿密市的“菲尼裴斯”等建筑师事务所实习。
 +
<p style="text-indent:2em;">1927年 在上海青年会建筑处任建筑师。
 +
<p style="text-indent:2em;">1927—1929年 应聘在范文照建筑师事务所担任建筑师。
 +
<p style="text-indent:2em;">1930年 创办赵深建筑师事务所。
 +
<p style="text-indent:2em;">1931年 与陈植合作创办赵深陈植建筑师事务所。
 +
<p style="text-indent:2em;">1932—1952年 与陈植、童寯合作创办华盖建筑事务所,抗日战争胜利后,改为华盖建筑师事务所。
 +
<p style="text-indent:2em;">1950—1952年 任联合建筑工程师事务所主任。
 +
<p style="text-indent:2em;">1952—1953年 任华东建筑设计公司(即华东建筑设计院前身)总工程师兼总体设计室主任。
 +
<p style="text-indent:2em;">1953—1955年 任建设工程部中央设计院总工程师兼民用设计室主任工程师。
 +
<p style="text-indent:2em;">1955—1978年 任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华东建筑设计院原名)总建筑师,后任副院长兼总建设师。
 +
<p style="text-indent:2em;">1978年10月16日 逝世于上海。
 +
==生平简介==
 +
<p style="text-indent:2em;">赵深,字渊如,1898年8月15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一个教师家庭。家境本不富裕,再加上幼年丧父,更为艰难,家庭生活依靠父辈世交资助,后靠两位兄长工作维持,所以他从小读书刻苦认真。
 +
 
 +
<p style="text-indent:2em;">'''1911年的清华学堂'''
 +
<p style="text-indent:2em;">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在8年学习期间,享受公费待遇。当时清华学堂选拔品学兼优的青年入学读好预备课后,派赴美国留学。在赵深之前,清华学生赴美留学学建筑的已有庄俊、吕彦直、关颂声、巫振英、张见圻、林澍民、朱彬等人;在其后,又有杨廷宝、董大酉、陈植、梁思成、童寯、过元熙、王华彬、哈雄文等人。他们学成归国,成为中国第一批建筑界的骨干,他们为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贡献,赵深的建筑事业的经历正是由此迈出了起点。1919年毕业,因突患肠痿住院动手术。手术后,学校准许推迟一年赴美留学。
 +
<p style="text-indent:2em;">1920年,进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清华学堂毕业生,按例理工科可插入三年级,他因病推迟,到学校报到时,被插入建筑系二年级下学期。他不怕艰苦,通过多选学分,将2.5年的课程挤在2年内读完,1922年夏,得建筑学学士学位,第三年即1923年,修毕研究生课程,得硕士学位。在两个暑假内,利用机会到纽约的建筑师事务所工作实习,并在业余参加建筑设计方竞赛。大学毕业后,在费城和迈阿密市实习时,他是中国在海外唯一的建筑界人士参加南京中山陵纪念堂的方案设计竞赛者。图件寄到国内,及时列入评选,虽远离现场,对地形环境了解不足,资料又缺乏,竟获得荣誉一等奖,已显示其过人的才华。
 +
<p style="text-indent:2em;">赵深在返国以前,先他2年毕业的范文照几次从上海写信邀他合作。他由于公费可领至1925年,而且在美国有较多的实习机会,有相当的额外收入,所以,留居美国直至1926年,与杨廷宝作伴同赴欧洲至英、德、法、意四国考察城市建设和古典建筑。在当时,研究考察欧洲尤其是意大利的古典建筑艺术,是很多建筑师的殷切愿望,赵深为此作了长期的准备,积蓄了充分的旅费。在欧洲考察期间,曾作了多幅水彩写生画,体现了他对建筑艺术的热爱与修养。
 +
<p style="text-indent:2em;">1927年初,他回到上海,与在纽约实习时的同事李锦沛重逢。当时李在上海青年会建筑处任建筑师,将赵推荐给该处主任美国人阿登生,聘为建筑师,订约6个月。在此期间,赵深负责设计了八仙桥青年会大楼工程,这是在国内的第一座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高楼,在建筑界得到了普遍的好评。
 +
<p style="text-indent:2em;"> 1927年7月,赵深受聘到范文照建筑师事务所工作。范文照较多负责对外联系业务,而设计工作则大部分由赵深承担。
 +
<p style="text-indent:2em;"> 八仙桥青年会大楼的建造经费到1928年才有了着落,准备施工。因原青年会建筑处已经撤销,于是由李锦沛、范文照和赵深共同主持建造事务,直至完工。
 +
<p style="text-indent:2em;">1930年冬,赵深与范文照分手,自设赵深建筑师事务所。1931年2月,陈植承接了浙江兴业银行项目,就辞去东北大学教职,与赵深合伙,成立“赵深陈植建筑师事务所”。九一八事件发生后,1921年冬,童寯从东北来沪,与赵深、陈植合伙,3人创立了“华盖建筑事务所”。事务所通过赵深在范文照事务所工作时所结识的老关系,同时陈植与浙江银行界的一些老前辈有较深的情谊,业务得以逐步开展,并逐步建立起声誉。
 +
<p style="text-indent:2em;">'''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
<p style="text-indent:2em;">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化盖事务所业务暂时停顿。翌年,赵深由上海转道到抗战后方,一方面是因为长沙岳麓山清华大学工程未完,事务需要处理,另一方面也有到内地去开拓业务之意。他接到了一些内迁学校、工厂、科研机构及地方上的一些小型工程设计。后来由于业务的开展,童寯亦到内地共同工作,成立华盖的内地分部。3人各守一方,赵深常驻昆明,童寯兼驻重庆和贵阳,陈植则留驻上海处理本地业务。
 +
<p style="text-indent:2em;"> 抗战胜利后,赵深于1945年,童寯于1946年先后返回上海,于是华盖的内地事务所撤销。当时,南京国民政府也从重庆迁回,因此华盖除上海总所外,又分设事务所于南京,事务所的名称按建筑师学会的规定改为“华盖建筑师事务所”1949年初,三大战役 结束,国民党政权已濒临崩溃。华盖事务所坚持留在上海,迎接解放。
 +
<p style="text-indent:2em;"> 1950年,全国开展了初步的经济建设。赵深看到中国建设事业前途广阔,就以华盖为基础,集合了其他五个事务所的11位建筑师,3位工程师组织起“联合建筑师工程师事务所”,他被公推为主任,在上海、北京、新疆、石家庄等地承接了不少业务。在 1952年上半年将一切业务基本结束,分别参加国营设计部门或入高校教学。其中赵深、陈植、罗邦杰、蔡显裕、许照5人1952年7月加入华东建筑设计公司(即华东建筑设计院前身)任总工程师,赵深并兼总体设计室主任。
 +
<p style="text-indent:2em;">1953年10月,建筑工程部要求调赵深到北京工作,他服从组织调配,到建筑工程部中央设计院(即后来的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任总工程师兼民用设计室主任工程师,但仍兼任华东设计院总工程师。到1955年4月调回华东设计院任总建筑师,同年又被任命为副院长兼总建筑师。
 +
<p style="text-indent:2em;">赵深曾任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届至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人民政府曾在1958—1962年组织上海市基本建设委员会,并任命几位建筑界的老前辈为委员会委员,赵深是其中之一。
 +
<p style="text-indent:2em;">赵深自幼健康欠佳,5岁时一场大病,医药无效,家人以为已死,临下棺前,母亲为其梳发时忽又醒来,养病2年,得以恢复。
 +
<p style="text-indent:2em;"> 1919年,因患肠痿动手术,不幸留下后遗症,给赵深他工作出差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他的胃也有病,平时就靠饮食清淡调养。
 +
<p style="text-indent:2em;">1978年,他从遵义出差回来不久,因胃出血住院治疗,终因年老体弱,于同年10月16日,由于患心肌梗塞和胃出血,医治无效而去世,终年80岁。
 +
<p style="text-indent:2em;">赵深一生勤于设计创作和工程实践,但疏于着作论述。在他的设计方案的构思、观点、以及指导他人的设计方案的见解中,都包含有非常精辟的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建筑理论。可惜这些宝贵的见解都是表达的发言之中,未能及时记录和加以整理。他所创作的设计方案和绘画作品的手稿,都已散失,未能汇集。
 +
==设计成果==
 +
<p style="text-indent:2em;"> 赵深自1927年回国开始,一直从事建筑设计,设计成果十分丰富。由于文化大革命中,档案资料全部丧失,难以完整地查清。
 +
<p style="text-indent:2em;"> 1927年赵深参加范文照事务所时,设计了南京大戏院(即现在的音乐厅),还设计了杭州西冷饭店(指西冷的老楼,在建新楼时 已拆除),南京励志社,南京旧铁道部大楼官舍等。1928年,当时的上海市政府在江湾建设上海市中心,征求设计方案,赵深的 方案获一等奖。当时的市政府综合了不同的方案,自设设计处,聘董大酉主持设计工作。江湾市中心是一项规模较大,在建筑设计上是中国古典建筑现代化的尝试,其中赵深之功不可磨灭。
 +
<p style="text-indent:2em;"> 1930年冬,赵深自建事务所后,承接了上海大沪饭店(在延安东路343号,即现公安局招待所)及西海大戏院的设计。
 +
<p style="text-indent:2em;"> 1931年,成立“赵深陈植建筑师事务所”后,承接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部大楼和上海浙江兴业银行大楼(即现北京东路江西路建管局大楼)等业务,后者于九一八事变后由原10层更改设计为5层。尽管赵深等人以及一些前辈建筑师是美国名大学建筑系毕业,学有专长,设计业绩证明确有才能,但在上海开展业务决非易事。租界内,洋人势力强大,涉外业务,固然全部由外国建筑师揽去,即使是中方重大业务亦不容易取得。宋子文、孔祥熙等官僚资本的崇外思想是当时社会上众所周知的,对中国技术人员不放心。如为了建造外滩中国银行新大楼,当时中国银行设了建筑课,由陆谦受任课长。陆谦受是建筑界公认很有才能的建筑师,但宋子文仍要公和洋行与陆谦受共同设计,(公和洋行即PalmerandTurner)。即如像国际饭店这样由民族资本家投资的工程,也是委托外国建筑师设计的。一个建筑师事务所要能够生存并求得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能承接到设计业务。华盖一方面依靠精湛的设计技艺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另一方面通过一些社会关系,业务得以逐步开展,并建立起声誉。从成立起到抗战之前,承接到一些比较重大的工程设计,如上海恒利银行、南京中国旅行社“首都”饭店(现南京饭店)、南京陵园中山文化教育馆(抗战时毁于战火)、南京“首都”电厂江边发电所、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保管库、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购料委员会办公楼、水晶台资源委员会办公大楼和实验楼工程等。前面提到的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和上海浙江兴业银行大楼两项工程是赵深、陈植事务所时开始设计,延至华盖完成的。设计的电影院有上海大上海大戏院、金城大戏院(即现黄浦剧场)、大华大戏院(即新华电影院是陈植留驻上海时设计的)。其他还有公寓、图书馆、学校和一些私人的住宅,还有莫干山的别墅。他们也曾参加过一些工程的方案竞赛,如上海大新公司(即现中百一店)和南京中山门博物馆等,但都未成功。上面提到的长沙岳麓山清华大学特种研究所工程也是在这一时期完成设计的。
 +
<p style="text-indent:2em;">1938年以后,赵深和童寯在内地也承接了一批设计业务,限于当时内地的经济能力,这些工程大都规模较小,标准不高,如广西大学新校舍、广西科学馆、贵阳物产陈列馆、资源委员会重庆小型炼钢厂、昆明南屏大戏院和大逸乐大戏院、坤维慈幼院、南菁中学、劝业银行、聚兴诚银行等。
 +
<p style="text-indent:2em;">其中,赵深在昆明设计的南屏大戏院获得较好的评价。戏院董事刘淑清为当地名流,甚为满意,向龙云推荐,龙云就委托赵深设计南菁中学。
 +
<p style="text-indent:2em;">大逸乐戏院规模不小,还引起了一场风波。以前曾讹传赵深在昆明“曾被逮捕过”,日本侵略者轰炸昆明之时,戏院附近落弹6枚,虽然戏院未炸毁,但整个屋盖产生较大的位移,全部屋架向山墙方向倾斜,顶部位移一尺余。他当即拟定修整计划,提交业主,敦促立即停业修理,否则将酿成大祸。戏院片面追求营业利润,不予理会,继续开映。在又一次轰炸中,又受落弹震动,仍不进行修理,照常营业,几天后,在一次晚场放映时,屋面坍塌,造成观众严重伤亡。事件发生后,赵深即去公安局自投,并要求查明责任。公安局将其转送法院。后经技术界鉴定屋架的设计与构造并无错误(该工程的结构由张有龄设计),即恢复自由, 前后被拘留三星期。按理此事责任在业主,但仍被当地法院判为业务过失,赔出全部设计费作为死伤抚恤。
 +
<p style="text-indent:2em;"> 抗日战争胜利后,华盖恢复在上海的原来机构。并设分事务所于南京以便承揽业务,从1946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设计的工程有:南京旧交通部公路总局办公楼、南京美军顾问团公寓(即现南京部队招待所AB楼)、上海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无锡申新三 厂多层仓库及4万锭纱厂、无锡茂新第一面粉厂、台北市台湾糖业公司办公楼、无锡江南大学校舍、上海浙江第一商业银行大楼(即现华东建筑设计院办公楼)、上海电力公司隆昌路电业干部训练班校舍等。
 +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1950—1952年成立“联合建筑师工程师事务所”期间,事务所设于上海、北京两地,承接了一些业务。包括北京沈阳中国科学 院研究所、上海纺织工业学院、榆次经纬纺织机制造厂住宅、福利区工程、石家庄纺织厂、乌鲁木齐七一纺织厂等。在七一纺织 厂施工时,赵深到乌鲁木齐视察工地,正好王震、陶峙岳在石河子筹划城市建设工作,就专邀赵深到石河子研究城市的规划。赵深到了石河子现场,亲自动手进行规划设计。石河子市的第一期建设工程,就是按照他设计的规划进行的。
 +
<p style="text-indent:2em;"> 1952年7月赵深参加国营设计机构以后,长期担任技术领导工作。华东和北京两设计院中经他指导的工程项目,已很难具体查考,可以说,1955年他调回华东设计院后,华东设计院的重大设计项目都经过他的精心指导。他除了对设计方案,以至细部构造都加以深入推敲、严格要求外,而且经常亲临现场,检查与解决具体问题。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中央提出要重建唐山。当时他已是78岁高龄,为了重建唐山,他往返上海、北京、唐山等地,与建筑界有名望的专家研讨河北小区的规划,提出方案,以后河北小区的设计即以此规划方案为基础。在建造过程中,唐山余震不断,他又往返唐山、上海多次,到工地视察,提出很多建议。他不仅对华东设计院的工程十分关心,而且对外地的重大工程,也当作自己的事一样。在他逝世前两个月,他在兰州市参加了该市的规划讨论后,又马不停蹄,匆匆赶到遵义市参加遵义纪念馆方案的讨论。他的一些设想为遵义市的领导和与会专家所采纳,并体现在改进方案之中。建筑师在学术上的水平应该体现在其设计之中。赵深一生所负责设计和在其指导下设计的作品是相当丰富的,上面列举的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不少,特别是私人住宅部分以及一些方案竞赛的稿件已无从查考。即便如此,在上面所列的项目中亦不乏佳作,留待建筑界研究评说。
 +
==设计思想==
 +
<p style="text-indent:2em;">赵深是一个在建筑学上有较深造诣的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和建筑艺术方面有其独特的风格。他的设计首先着重建筑功能,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力求建筑造型的美观,不赞成片面追求形式而牺牲实用。同时,他还重视造价经济,反对不顾经济而任意发挥, 滥用高档材料。他本人所主持的以及由他精心指导的设计,识者都认为具有朴实大方,典雅自然的独特风格,造型简洁明朗,无矫揉造作、刻意雕琢之弊。赵深不仅对西方建筑有较深的研究,而且对中国的传统建筑也有厚实的根底,一向重视在现代建筑中结合运用中国的传统建筑艺术。在他回国后设计的第一座建筑——上海八仙桥青年会大楼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尽管在30年代建筑界的“国粹主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提倡的“民族形式”,在建筑界形成一个较大的声势,赵深对待建筑创作,仍然坚持努力借鉴传统遗产的精华,吸收和发扬建筑的民族风格或地方特性。在设计中坚持从现代功能和结构出发,不生搬硬套古典形式,而是适当运用和强调传统符号以示意的方式表达中国建筑文化的特点。在后期,他在设计上更具有新时代气息,不落窠臼,随时代步伐而前进。 赵深才华丰茂,思路敏捷,不轻易动笔,一经动笔则一气呵成轮廓,然后对细部节点反复推敲,精益求精。他不仅重视设计方案,而且对施工图纸、选用材料、施工质量也严格要求,对建筑的细部处理,装饰线脚花饰和色彩,更是亲自与设计人员研究探讨,逐个进行审核敲定。赵深为人谦虚,从不矜己之长,亦不攻人之短。他在建筑设计问题上,对他自己的作品从不夸夸其谈,也从未见他对世界建筑流派和别人的作品评头论足,相反,对他过去设计中的遗憾之处,尽管事隔多年,仍深念不忘,引为教训。大上海大戏院是1932年赵深陈植事务所时的作品。<p style="text-indent:2em;">1953年,他为设计人员上业务课时,谈到戏院的楼厅设计,当时为了多设座位,加大楼层的坡度,“弄得走路像爬山一样,设计得不好。”当时为他这样虚怀若谷,进行自我批评而深受感动。在指导青年建筑师时,他从不以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而是顺着对方的构思辅导成章。他经常教育设计人员不要盲目抄袭国外的设计,要批判地接受,但是他在辅导培养青年人才时,首先还是着重于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和智慧。
 +
==工作作风==
 +
<p style="text-indent:2em;"> 赵深不仅是在建筑设计上深有造诣的建筑师,而且是一个事业家,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他与陈植、童寯3人合作创办“华盖建筑事务所”,20余年历尽沧桑,发展到在国内享有盛誉,主要是依靠精湛的技艺,热诚的服务态度以及内部同仁的团结。赵深在工作中踏实负责,不辞劳苦。 抗日战争时期,云贵公路交通极为不便抗日战争时期,内地交通极为不便,生活条件很差。1938—1940年间,他风尘仆仆,往来于长沙、桂林、贵阳、重庆、昆明等地。他还几次从内地转道香港、海防到上海处理业务。对待建筑设计,赵深十分重视深入现场工作。从设计前到现场踏勘调研,以及到施工时下工地视察检查都非常认真。在施工现场,他经常不顾年老,上脚手架视察。他对外地工程也是不辞劳苦。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到乌鲁木齐的铁路、航空都未开通,交通极为不便,他还是去了。以后对福建、杭州几项重大工程如福州大学、泉州华侨大学、杭州西冷饭店新楼等,他都是不止一次去现场。这与当前有些设计人员只热衷于出图,不重视下工地的作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他病重住院,进行抢救之时,他还念念不忘与其他相约要去南宁参加全国住宅设计交流会。当他逝世的消息传到南宁时,南宁与会深为惋惜的说:“赵老是累的。”
 +
赵深为人忠厚诚恳,朴实无华。他对下属体贴关怀,对这一点,跟他工作过的都深有体会。他处理经济问题,如设计费的分配等,照章办事,公正合理。他和陈植、童寯合作经营,情谊敦厚,是为人所共知的。在这种牵涉到经济利益的合作关系中,20余年,历经风霜,始终保持团结友爱,真可谓君子之交。赵深良好的职业道德还表现在业务方面。在20年代,上海租界中的建筑设计业务为外商的一统天下,中国建筑师处境艰难。为了加强中国建筑师的团结和力量,以便更好地与外商进行竞争,由庄俊和一些建筑师于1927年倡议成立中国建筑师学会。学会制订的会员“诫约”,内容有不与同行(指国内同行)争夺业务,不得不合理地降低或抬高设计公费,不得向任何方面收受额外费用等。据华盖的从业人员反映,有的业主在洽谈时,提出要求设计费优惠,赵深总是信守“诫约”,一般是不予接受的。再有,业主的下属经办人员往往要求给予“回扣”,赵深冒着今后会丧失一些业务风险,照例坚决拒绝。对于营造厂给予的馈赠,也都婉言谢绝。某次送来汽车亦遭推却。
 +
==参考文献==
 +
[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8364i49pisr2ctp.html 赵深]

於 2019年3月2日 (六) 19:38 的最新修訂

趙深,建築專家。長期來從事建築創作,早年在上海、南京和昆明等地設計了很多優秀作品,其中30年代建成的上海八仙橋青年會大樓,是當時國內第一幢具有民族風格的高樓,得到建築界的好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設計技術領導工作,主持並指導了泉州華僑大學、震後唐山的河北小區規劃等工程設計,對我國的建設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趙深
原圖鏈接 [趙深圖片_百度百科 來自百度百科網
出生 (1898-08-15)1898年8月15日
江蘇省無錫縣
逝世 1978年10月16日
職業 建築家

目錄

簡歷

1898年8月15日 生於江蘇省無錫縣

1905年 就讀於無錫城北小學。

1907年 轉入無錫東林學堂。

1911年 考入北京清華學校。

1919年 清華學校畢業。

1920年 由清華學校官費派赴美國,就讀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

1922年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建築學學士學位。

1923年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建築學碩士學位。

1924—1925年 在費城的台克勞特和邁阿密市的「菲尼裴斯」等建築師事務所實習。

1927年 在上海青年會建築處任建築師。

1927—1929年 應聘在范文照建築師事務所擔任建築師。

1930年 創辦趙深建築師事務所。

1931年 與陳植合作創辦趙深陳植建築師事務所。

1932—1952年 與陳植、童寯合作創辦華蓋建築事務所,抗日戰爭勝利後,改為華蓋建築師事務所。

1950—1952年 任聯合建築工程師事務所主任。

1952—1953年 任華東建築設計公司(即華東建築設計院前身)總工程師兼總體設計室主任。

1953—1955年 任建設工程部中央設計院總工程師兼民用設計室主任工程師。

1955—1978年 任華東工業建築設計院(華東建築設計院原名)總建築師,後任副院長兼總建設師。

1978年10月16日 逝世於上海。

生平簡介

趙深,字淵如,1898年8月15日出生於江蘇省無錫縣一個教師家庭。家境本不富裕,再加上幼年喪父,更為艱難,家庭生活依靠父輩世交資助,後靠兩位兄長工作維持,所以他從小讀書刻苦認真。

1911年的清華學堂

1911年,考入清華學堂,在8年學習期間,享受公費待遇。當時清華學堂選拔品學兼優的青年入學讀好預備課後,派赴美國留學。在趙深之前,清華學生赴美留學學建築的已有莊俊、呂彥直、關頌聲、巫振英、張見圻、林澍民、朱彬等人;在其後,又有楊廷寶、董大酉、陳植、梁思成、童寯、過元熙、王華彬、哈雄文等人。他們學成歸國,成為中國第一批建築界的骨幹,他們為中國的建設事業做出貢獻,趙深的建築事業的經歷正是由此邁出了起點。1919年畢業,因突患腸痿住院動手術。手術後,學校準許推遲一年赴美留學。

1920年,進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學習。清華學堂畢業生,按例理工科可插入三年級,他因病推遲,到學校報到時,被插入建築系二年級下學期。他不怕艱苦,通過多選學分,將2.5年的課程擠在2年內讀完,1922年夏,得建築學學士學位,第三年即1923年,修畢研究生課程,得碩士學位。在兩個暑假內,利用機會到紐約的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實習,並在業餘參加建築設計方競賽。大學畢業後,在費城和邁阿密市實習時,他是中國在海外唯一的建築界人士參加南京中山陵紀念堂的方案設計競賽者。圖件寄到國內,及時列入評選,雖遠離現場,對地形環境了解不足,資料又缺乏,竟獲得榮譽一等獎,已顯示其過人的才華。

趙深在返國以前,先他2年畢業的范文照幾次從上海寫信邀他合作。他由於公費可領至1925年,而且在美國有較多的實習機會,有相當的額外收入,所以,留居美國直至1926年,與楊廷寶作伴同赴歐洲至英、德、法、意四國考察城市建設和古典建築。在當時,研究考察歐洲尤其是意大利的古典建築藝術,是很多建築師的殷切願望,趙深為此作了長期的準備,積蓄了充分的旅費。在歐洲考察期間,曾作了多幅水彩寫生畫,體現了他對建築藝術的熱愛與修養。

1927年初,他回到上海,與在紐約實習時的同事李錦沛重逢。當時李在上海青年會建築處任建築師,將趙推薦給該處主任美國人阿登生,聘為建築師,訂約6個月。在此期間,趙深負責設計了八仙橋青年會大樓工程,這是在國內的第一座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高樓,在建築界得到了普遍的好評。

1927年7月,趙深受聘到范文照建築師事務所工作。范文照較多負責對外聯繫業務,而設計工作則大部分由趙深承擔。

八仙橋青年會大樓的建造經費到1928年才有了着落,準備施工。因原青年會建築處已經撤銷,於是由李錦沛、范文照和趙深共同主持建造事務,直至完工。

1930年冬,趙深與范文照分手,自設趙深建築師事務所。1931年2月,陳植承接了浙江興業銀行項目,就辭去東北大學教職,與趙深合夥,成立「趙深陳植建築師事務所」。九一八事件發生後,1921年冬,童寯從東北來滬,與趙深、陳植合夥,3人創立了「華蓋建築事務所」。事務所通過趙深在范文照事務所工作時所結識的老關係,同時陳植與浙江銀行界的一些老前輩有較深的情誼,業務得以逐步開展,並逐步建立起聲譽。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

1937年,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化蓋事務所業務暫時停頓。翌年,趙深由上海轉道到抗戰後方,一方面是因為長沙嶽麓山清華大學工程未完,事務需要處理,另一方面也有到內地去開拓業務之意。他接到了一些內遷學校、工廠、科研機構及地方上的一些小型工程設計。後來由於業務的開展,童寯亦到內地共同工作,成立華蓋的內地分部。3人各守一方,趙深常駐昆明,童寯兼駐重慶和貴陽,陳植則留駐上海處理本地業務。

抗戰勝利後,趙深於1945年,童寯於1946年先後返回上海,於是華蓋的內地事務所撤銷。當時,南京國民政府也從重慶遷回,因此華蓋除上海總所外,又分設事務所於南京,事務所的名稱按建築師學會的規定改為「華蓋建築師事務所」1949年初,三大戰役 結束,國民黨政權已瀕臨崩潰。華蓋事務所堅持留在上海,迎接解放。

1950年,全國開展了初步的經濟建設。趙深看到中國建設事業前途廣闊,就以華蓋為基礎,集合了其他五個事務所的11位建築師,3位工程師組織起「聯合建築師工程師事務所」,他被公推為主任,在上海、北京、新疆、石家莊等地承接了不少業務。在 1952年上半年將一切業務基本結束,分別參加國營設計部門或入高校教學。其中趙深、陳植、羅邦傑、蔡顯裕、許照5人1952年7月加入華東建築設計公司(即華東建築設計院前身)任總工程師,趙深併兼總體設計室主任。

1953年10月,建築工程部要求調趙深到北京工作,他服從組織調配,到建築工程部中央設計院(即後來的北京工業建築設計院)任總工程師兼民用設計室主任工程師,但仍兼任華東設計院總工程師。到1955年4月調回華東設計院任總建築師,同年又被任命為副院長兼總建築師。

趙深曾任第四屆、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二屆至第五屆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市人民政府曾在1958—1962年組織上海市基本建設委員會,並任命幾位建築界的老前輩為委員會委員,趙深是其中之一。

趙深自幼健康欠佳,5歲時一場大病,醫藥無效,家人以為已死,臨下棺前,母親為其梳發時忽又醒來,養病2年,得以恢復。

1919年,因患腸痿動手術,不幸留下後遺症,給趙深他工作出差造成了極大的不便。他的胃也有病,平時就靠飲食清淡調養。

1978年,他從遵義出差回來不久,因胃出血住院治療,終因年老體弱,於同年10月16日,由於患心肌梗塞和胃出血,醫治無效而去世,終年80歲。

趙深一生勤於設計創作和工程實踐,但疏於着作論述。在他的設計方案的構思、觀點、以及指導他人的設計方案的見解中,都包含有非常精闢的與實際密切結合的建築理論。可惜這些寶貴的見解都是表達的發言之中,未能及時記錄和加以整理。他所創作的設計方案和繪畫作品的手稿,都已散失,未能匯集。

設計成果

趙深自1927年回國開始,一直從事建築設計,設計成果十分豐富。由於文化大革命中,檔案資料全部喪失,難以完整地查清。

1927年趙深參加范文照事務所時,設計了南京大戲院(即現在的音樂廳),還設計了杭州西冷飯店(指西冷的老樓,在建新樓時 已拆除),南京勵志社,南京舊鐵道部大樓官舍等。1928年,當時的上海市政府在江灣建設上海市中心,徵求設計方案,趙深的 方案獲一等獎。當時的市政府綜合了不同的方案,自設設計處,聘董大酉主持設計工作。江灣市中心是一項規模較大,在建築設計上是中國古典建築現代化的嘗試,其中趙深之功不可磨滅。

1930年冬,趙深自建事務所後,承接了上海大滬飯店(在延安東路343號,即現公安局招待所)及西海大戲院的設計。

1931年,成立「趙深陳植建築師事務所」後,承接了南京國民政府的外交部大樓和上海浙江興業銀行大樓(即現北京東路江西路建管局大樓)等業務,後者於九一八事變後由原10層更改設計為5層。儘管趙深等人以及一些前輩建築師是美國名大學建築系畢業,學有專長,設計業績證明確有才能,但在上海開展業務決非易事。租界內,洋人勢力強大,涉外業務,固然全部由外國建築師攬去,即使是中方重大業務亦不容易取得。宋子文、孔祥熙等官僚資本的崇外思想是當時社會上眾所周知的,對中國技術人員不放心。如為了建造外灘中國銀行新大樓,當時中國銀行設了建築課,由陸謙受任課長。陸謙受是建築界公認很有才能的建築師,但宋子文仍要公和洋行與陸謙受共同設計,(公和洋行即PalmerandTurner)。即如像國際飯店這樣由民族資本家投資的工程,也是委託外國建築師設計的。一個建築師事務所要能夠生存並求得發展,最根本的是要能承接到設計業務。華蓋一方面依靠精湛的設計技藝和良好的服務態度,另一方面通過一些社會關係,業務得以逐步開展,並建立起聲譽。從成立起到抗戰之前,承接到一些比較重大的工程設計,如上海恆利銀行、南京中國旅行社「首都」飯店(現南京飯店)、南京陵園中山文化教育館(抗戰時毀於戰火)、南京「首都」電廠江邊發電所、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保管庫、南京國民政府鐵道部購料委員會辦公樓、水晶台資源委員會辦公大樓和實驗樓工程等。前面提到的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大樓和上海浙江興業銀行大樓兩項工程是趙深、陳植事務所時開始設計,延至華蓋完成的。設計的電影院有上海大上海大戲院、金城大戲院(即現黃浦劇場)、大華大戲院(即新華電影院是陳植留駐上海時設計的)。其他還有公寓、圖書館、學校和一些私人的住宅,還有莫干山的別墅。他們也曾參加過一些工程的方案競賽,如上海大新公司(即現中百一店)和南京中山門博物館等,但都未成功。上面提到的長沙嶽麓山清華大學特種研究所工程也是在這一時期完成設計的。

1938年以後,趙深和童寯在內地也承接了一批設計業務,限於當時內地的經濟能力,這些工程大都規模較小,標準不高,如廣西大學新校舍、廣西科學館、貴陽物產陳列館、資源委員會重慶小型煉鋼廠、昆明南屏大戲院和大逸樂大戲院、坤維慈幼院、南菁中學、勸業銀行、聚興誠銀行等。

其中,趙深在昆明設計的南屏大戲院獲得較好的評價。戲院董事劉淑清為當地名流,甚為滿意,向龍雲推薦,龍雲就委託趙深設計南菁中學。

大逸樂戲院規模不小,還引起了一場風波。以前曾訛傳趙深在昆明「曾被逮捕過」,日本侵略者轟炸昆明之時,戲院附近落彈6枚,雖然戲院未炸毀,但整個屋蓋產生較大的位移,全部屋架向山牆方向傾斜,頂部位移一尺余。他當即擬定修整計劃,提交業主,敦促立即停業修理,否則將釀成大禍。戲院片面追求營業利潤,不予理會,繼續開映。在又一次轟炸中,又受落彈震動,仍不進行修理,照常營業,幾天後,在一次晚場放映時,屋面坍塌,造成觀眾嚴重傷亡。事件發生後,趙深即去公安局自投,並要求查明責任。公安局將其轉送法院。後經技術界鑑定屋架的設計與構造並無錯誤(該工程的結構由張有齡設計),即恢復自由, 前後被拘留三星期。按理此事責任在業主,但仍被當地法院判為業務過失,賠出全部設計費作為死傷撫恤。

抗日戰爭勝利後,華蓋恢復在上海的原來機構。並設分事務所於南京以便承攬業務,從1946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設計的工程有:南京舊交通部公路總局辦公樓、南京美軍顧問團公寓(即現南京部隊招待所AB樓)、上海立信會計專科學校、無錫申新三 廠多層倉庫及4萬錠紗廠、無錫茂新第一麵粉廠、台北市台灣糖業公司辦公樓、無錫江南大學校舍、上海浙江第一商業銀行大樓(即現華東建築設計院辦公樓)、上海電力公司隆昌路電業幹部訓練班校舍等。

在1950—1952年成立「聯合建築師工程師事務所」期間,事務所設於上海、北京兩地,承接了一些業務。包括北京瀋陽中國科學 院研究所、上海紡織工業學院、榆次經緯紡織機製造廠住宅、福利區工程、石家莊紡織廠、烏魯木齊七一紡織廠等。在七一紡織 廠施工時,趙深到烏魯木齊視察工地,正好王震、陶峙岳在石河子籌劃城市建設工作,就專邀趙深到石河子研究城市的規劃。趙深到了石河子現場,親自動手進行規劃設計。石河子市的第一期建設工程,就是按照他設計的規划進行的。

1952年7月趙深參加國營設計機構以後,長期擔任技術領導工作。華東和北京兩設計院中經他指導的工程項目,已很難具體查考,可以說,1955年他調回華東設計院後,華東設計院的重大設計項目都經過他的精心指導。他除了對設計方案,以至細部構造都加以深入推敲、嚴格要求外,而且經常親臨現場,檢查與解決具體問題。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中央提出要重建唐山。當時他已是78歲高齡,為了重建唐山,他往返上海、北京、唐山等地,與建築界有名望的專家研討河北小區的規劃,提出方案,以後河北小區的設計即以此規劃方案為基礎。在建造過程中,唐山餘震不斷,他又往返唐山、上海多次,到工地視察,提出很多建議。他不僅對華東設計院的工程十分關心,而且對外地的重大工程,也當作自己的事一樣。在他逝世前兩個月,他在蘭州市參加了該市的規劃討論後,又馬不停蹄,匆匆趕到遵義市參加遵義紀念館方案的討論。他的一些設想為遵義市的領導和與會專家所採納,並體現在改進方案之中。建築師在學術上的水平應該體現在其設計之中。趙深一生所負責設計和在其指導下設計的作品是相當豐富的,上面列舉的僅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不少,特別是私人住宅部分以及一些方案競賽的稿件已無從查考。即便如此,在上面所列的項目中亦不乏佳作,留待建築界研究評說。

設計思想

趙深是一個在建築學上有較深造詣的建築師,在建築設計和建築藝術方面有其獨特的風格。他的設計首先着重建築功能,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力求建築造型的美觀,不贊成片面追求形式而犧牲實用。同時,他還重視造價經濟,反對不顧經濟而任意發揮, 濫用高檔材料。他本人所主持的以及由他精心指導的設計,識者都認為具有樸實大方,典雅自然的獨特風格,造型簡潔明朗,無矯揉造作、刻意雕琢之弊。趙深不僅對西方建築有較深的研究,而且對中國的傳統建築也有厚實的根底,一向重視在現代建築中結合運用中國的傳統建築藝術。在他回國後設計的第一座建築——上海八仙橋青年會大樓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儘管在30年代建築界的「國粹主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提倡的「民族形式」,在建築界形成一個較大的聲勢,趙深對待建築創作,仍然堅持努力借鑑傳統遺產的精華,吸收和發揚建築的民族風格或地方特性。在設計中堅持從現代功能和結構出發,不生搬硬套古典形式,而是適當運用和強調傳統符號以示意的方式表達中國建築文化的特點。在後期,他在設計上更具有新時代氣息,不落窠臼,隨時代步伐而前進。 趙深才華豐茂,思路敏捷,不輕易動筆,一經動筆則一氣呵成輪廓,然後對細部節點反覆推敲,精益求精。他不僅重視設計方案,而且對施工圖紙、選用材料、施工質量也嚴格要求,對建築的細部處理,裝飾線腳花飾和色彩,更是親自與設計人員研究探討,逐個進行審核敲定。趙深為人謙虛,從不矜己之長,亦不攻人之短。他在建築設計問題上,對他自己的作品從不誇誇其談,也從未見他對世界建築流派和別人的作品評頭論足,相反,對他過去設計中的遺憾之處,儘管事隔多年,仍深念不忘,引為教訓。大上海大戲院是1932年趙深陳植事務所時的作品。

1953年,他為設計人員上業務課時,談到戲院的樓廳設計,當時為了多設座位,加大樓層的坡度,「弄得走路像爬山一樣,設計得不好。」當時為他這樣虛懷若谷,進行自我批評而深受感動。在指導青年建築師時,他從不以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而是順着對方的構思輔導成章。他經常教育設計人員不要盲目抄襲國外的設計,要批判地接受,但是他在輔導培養青年人才時,首先還是着重於發揮他們的潛在能力和智慧。

工作作風

趙深不僅是在建築設計上深有造詣的建築師,而且是一個事業家,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他與陳植、童寯3人合作創辦「華蓋建築事務所」,20餘年曆盡滄桑,發展到在國內享有盛譽,主要是依靠精湛的技藝,熱誠的服務態度以及內部同仁的團結。趙深在工作中踏實負責,不辭勞苦。 抗日戰爭時期,雲貴公路交通極為不便抗日戰爭時期,內地交通極為不便,生活條件很差。1938—1940年間,他風塵僕僕,往來於長沙、桂林、貴陽、重慶、昆明等地。他還幾次從內地轉道香港、海防到上海處理業務。對待建築設計,趙深十分重視深入現場工作。從設計前到現場踏勘調研,以及到施工時下工地視察檢查都非常認真。在施工現場,他經常不顧年老,上腳手架視察。他對外地工程也是不辭勞苦。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到烏魯木齊的鐵路、航空都未開通,交通極為不便,他還是去了。以後對福建、杭州幾項重大工程如福州大學、泉州華僑大學、杭州西冷飯店新樓等,他都是不止一次去現場。這與當前有些設計人員只熱衷於出圖,不重視下工地的作風,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在他病重住院,進行搶救之時,他還念念不忘與其他相約要去南寧參加全國住宅設計交流會。當他逝世的消息傳到南寧時,南寧與會深為惋惜的說:「趙老是累的。」 趙深為人忠厚誠懇,樸實無華。他對下屬體貼關懷,對這一點,跟他工作過的都深有體會。他處理經濟問題,如設計費的分配等,照章辦事,公正合理。他和陳植、童寯合作經營,情誼敦厚,是為人所共知的。在這種牽涉到經濟利益的合作關係中,20餘年,歷經風霜,始終保持團結友愛,真可謂君子之交。趙深良好的職業道德還表現在業務方面。在20年代,上海租界中的建築設計業務為外商的一統天下,中國建築師處境艱難。為了加強中國建築師的團結和力量,以便更好地與外商進行競爭,由莊俊和一些建築師於1927年倡議成立中國建築師學會。學會制訂的會員「誡約」,內容有不與同行(指國內同行)爭奪業務,不得不合理地降低或抬高設計公費,不得向任何方面收受額外費用等。據華蓋的從業人員反映,有的業主在洽談時,提出要求設計費優惠,趙深總是信守「誡約」,一般是不予接受的。再有,業主的下屬經辦人員往往要求給予「回扣」,趙深冒着今後會喪失一些業務風險,照例堅決拒絕。對於營造廠給予的饋贈,也都婉言謝絕。某次送來汽車亦遭推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