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赠宇文中丞

《赠宇文中丞》

作品名称: 《赠宇文中丞》

创作年代: 晚唐

文学体裁:诗

作者:李商隐

《赠宇文中丞》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1]

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十二月,以吏部郎中宇文鼎为御史中丞。太和六年(832)七月,宇文鼎转任户部侍郎,判度支。李商隐于太和六年春,启程赴京参加府试,可能在京期间,曾蒙宇文鼎的关心查询,或微露荐引之意,李商隐遂作此诗以赠。

这首诗用周穆王、梁孝王和嵇绍三则典故谢绝宇文中丞的好意,言明自己更愿意留在幕府,并且拜托字文中丞招揽其亡友之子。这首诗写得含蓄委婉,隽永温柔。

目录

诗词正文

白话译文

要建构中天高台急需人材,其实我啸傲烟霞深恋乡台。

此刻只有像嵇延祖这样的人,最盼望有山公启事的到来。

文学赏析

这首诗四句里用到三则典故。这样密集地用典,完全是律诗的写法,在绝句里极少见。用典在诗歌语言里有一种相当实际的功效,就是使意图变得更加含蓄、委婉。这首《赠宇文中丞》的含义其实再简单不过,无非是谢绝对方的好意,言明自己更愿意留在幕府,并且拜托字文中丞:您既有招揽人才之心,那么您已故好友张君的公子才是最需要得到汲引的人,请您莫要忘记他。

但是,将这些意思用三则典故包装起来,就显得隽永温柔,使得明确的谢绝不仅是含蓄的,而且是美的,使对方在吟咏玩味中,不能生起一点点被拒绝之后的负面情绪。

诗的第一句用《列子》中周穆王的故事,形容宇文中丞正急于为国家招揽人才,这样可贵的招揽并不是诗人可以随便拒绝的。次句便是婉拒的意思,用汉代梁孝王的典故。李商隐以梁孝王的平台离宫比喻幕府,诗句字面上是说自己留恋平台一带的烟水风光,实则道出对幕府生活的深恋,故而不愿他往。诗的最末两句"人间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启事来",以山涛比宇文中丞,以嵇绍比宇文中丞亡友张君之子,这既是极大的恭维,亦是得体的礼让。这首诗的诗艺未必高绝,但诗人的处世之方显然有几分成熟的味道。年轻人总希望自己能在弹指间变得老练,给人以成熟、得体的印象,但对天真得不可救药的诗人来说,这种心态与姿态毕竟是强装来的,永远不会成为自己的骨中之骨、血中之血。

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2]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县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3] 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4]

视频

李商隐的无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