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

内容简介

◎全球最权威中国问题专家、“头号中国通”费正清的唯一自传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他取中文名“费正清”;胡适带着他视察监狱,探望政治犯;麦卡锡主义横行,他被指责为“丢失中国”的人之一;基辛格密访北京前请教费正清,后来评价说“和他的谈话改变了历史”;邓小平曾举杯对他“在恢复中美关系中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孔飞力、魏斐德、史景迁、傅高义、余英时等全部出自他的门下……他创立了美国的当代中国学,创建了哈佛东亚研究中心;他的著作影响了国际舆论对中国革命的看法;他的学术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政府的政策决策。了解现代中国,从阅读费正清开始。

◎一部个人化的现代中国史,一部看懂现代中国无比重要的著作

费正清曾五度来华亲历中国变革,接触、结识宋美龄、孔祥熙、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尼克松、基辛格、胡适、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费孝通、龚澎、乔冠华等上百位中美政学重要人物,见证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奋起与失落,此可谓空前绝后。这是一个“头号中国通”最完整的传奇人生记录,也是一部个人化的现代中国史。对读者而言,这本书将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个人传记,而是读懂中国历史的一本重要著作。

◎对近现代历史进行重新解读,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蒋介石为什么会丢掉中国?毛泽东有着什么样的缺憾?为什么“延安访问团”没能扭转美国对中共的政策?邓小平领导的中国变革将会走向何方?中国将如何走向公民社会?在《费正清中国回忆录》中,费正清以博学而洒脱的风格,风趣、清新的笔调,将自己的经历和观察娓娓道来,同时对现代中国和世界历史的走向进行了透彻的解读。任何人想对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所认识,从阅读这本书开始。

◎中国重要政治、文化人物的独家观察评价,极具看点

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胡适、林徽因、梁思成、郭沫若……和中美政治、文化人物的亲密接触、个人交往,让费正清对他们有着更深切的理解与认识。在这本书里费正清对这些重要人物有着独到的评价,极具看点。可以说,这本书和基辛格的《论中国》、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陶涵的《蒋介石与现代中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是“头号中国通”、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费正清唯一的一本个人自传。

在这本书里,费正清回顾了自己长达50年的中国情缘,讲述了他半个多世纪与中国有关的生活与工作,记录了他对近现代中国历史的敏锐观察和精辟分析。费正清以博学而洒脱的风格,风趣、清新的笔调,将自己的经历和观察娓娓道来。对读者而言,这本书将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个人传记,而是读懂中国历史的一本重要著作。

正如余英时评价的:“作为史学家的费正清,费正清的学术事业——东亚研究中心,费正清在中美关系中所持的立场。三个方面,三条线索,贯穿了费正清的一生,也是费正清的主要业绩所在,主要思想观点所在。”费正清长期观察中国问题,并且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重要人物有交往。他的研究和观点不仅影响了几代美国汉学家和西方的中国学界,而且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美国政界和公众对中国的态度、看法以及政府对华政策的制定。他既是历史的观察者,也是历史的亲历者。在这个社会的大转型阶段,费正清的经历和著作将是我们思考中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重要途径。

名人推荐

和他的谈话改变了历史。

——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美国前国务卿)

在哈佛的中国研究领域中,费正清是伟大的奠基者和机构缔造者。他的继任者不是某个个人,而是一群学者。……如果没有一位自信的不懈的斗士,开垦拓荒并创建我们的“东亚王朝”,我们无法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

——傅高义(Erza Vogel,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邓小平时代》作者)

我对他心怀崇敬,就如对待一位在你刚起步的时候关注你的长者。对他和他的力量,我从来都仰慕不已。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著名历史学家、《追寻现代中国》作者)

作为历史学家他极不寻常,因为对他来说,历史一直延伸到昨日。也许,正是这一点鼓励着他与美国及中国的公众人物保持着极其广泛的联系;当然这也使他知道并关注在国民党及共产党政府统治下中国知识分子所受的苦难。

——谢伟思(John S. Service,美国前驻华外交官)

作为史学家的费正清,费正清的学术事业——“东亚研究中心”,费正清在中美关系中所持的立场。三个方面,三条线索,贯穿了费正清的一生,也是费正清的主要业绩所在,主要思想观点所在。

——余英时(著名历史学家)

费正清一向以历史学家的眼光,透过中国数千年的演变,来分析、评论当前所发生的一切。这是对我国感情最深厚而成见最少的一位正直的美国学者。

——萧乾(著名翻译家、作家)


作者简介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生前历任美国远东协会副主席、亚洲协会主席、历史学会主席、东亚研究理事会主席等重要职务,还曾是美国政府外交官、政策顾问。主要代表著作有1948年初版并经多次修订的《美国与中国》,与英国历史学家崔瑞德共同主编的多卷本《剑桥中国史》,与赖肖尔合著的《东亚文明:传统与变革》,以及临终前交付出版的《中国新史》。

原文摘录

我与高贵的蒋夫人进行了短暂的会面:经过一小时的谈话后,我带着复杂的心情回来。……总体来说,她一直竭尽全力扮演一位伟大女性的角色。谈话的内容大多广阔无边而不切实际。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演员,用友很多令人钦佩的品质,魅力非凡,直觉敏锐且智力超群。但其背后隐藏着悲伤的情绪。……心酸的往事以及装腔作势的倾向,让人觉得不够真实。她的表情通常美丽而忧郁,讲话语调调解得很好,为了取得好的效果而会停顿,上嘴唇紧绷,显得不自然。但是偶尔她也会发出真诚的大笑,圆圆的脸上呈现出放松的表情,声音也不知不觉地提高八度。显然,这些自然而放松的表情让其余的一切显得做作而又可悲。 ……她看起来有些疲惫,头摇晃着,像一个老年人。……很多事情让她不悦,尽管她的评论富有哲理,但并不能改变中国落后的事实。……她问我为什么没有从事教育美军的工作,我回答说,我们应该先教育华盛顿。而对于中国,我依然认为首先需要取消新闻审查制度,让中国处于真实的状态之中。(1943年9月16日,重庆) 而对于中国吹嘘出来的公共形象,我于1943年7月也曾记录了自己的看法: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要维护政府的脸面,在中国这是一个传统。 ……应该了解中国存在两个习惯:其一,政府垄断了组织,一切组织都必须以某种方式在政府的统治下开展活动,否则将被认为是政府的对手而会视为是危险的。历史上的非政府组织只有秘密组织和商业行会。……其二,在中国,批评并不是好事。

书评

费正清是何许人也?在维基百科费正清词条下面第一行居然是大大的提示:“本条目的主题不是费玉清”,令人不禁莞尔。作为头号“中国通”的美国历史学家,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创始人,费正清本人就和他的大历史观点一样,常常被人误解。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费正清频繁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板砖:在美国,麦卡锡主义者指责他是“丢失中国”的人之一;台湾学者胡秋原等人在蒋介石的授意下攻击他是“披着学者外衣的共产党同路人”;苏联说他是“资本帝国主义的辩护士”;大陆方面则批判他是“美帝国主义的第一号特务”。然而费正清却把这些批判当成是赞誉,作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历史学家,他不偏不倚的政治立场和复合多维的学术观点注定不可能被任何一种意识形态所接受。但是他清楚地知道,史学家的存在不是为了讨任何人的喜欢,用一句中国古话来说:“史者,宇宙公器也。”他只需要做好秉笔直书的本分,其他的自会有历史来定夺。

作为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的亲历者和观察者,费正清不仅在记录历史,同时也在思考着未来中国的走向。我们常常被他精准的预见性所折服,例如1949年建国之后,他曾经对共产党执政将遇到的问题作出预测,分别是:人口问题、官僚腐败的问题和强调思想统一,使整个民族丧失创造力的问题。当然费正清并不是天生的预言家,他也有漫长的围着中国古老的城墙打转,而不得其门而入的时期。到北京的第一年(1932年),他和妻子费慰梅积极地学习中文,享受着异国生活的快乐,尽管已经有种种明显的迹象,但他们只是到了事件发生之后,才慢慢意识到日本侵略和社会革命即将在这片土地上猝不及防地爆发。

在这部1982年出版的唯一的自传中,费正清摒弃了《剑桥中国史》等学术著作中官方和正统的史学观,而经由深刻的历史解析和微妙的私人情感的结合,更多的体现了他个人的观点。这不仅是一段五十年的回忆,更是费正清对于自己学术体系形成的一次系统梳理:他是如何从懵懵懂懂跟在历史车轮后面的记录者,成为建立在精通中国历史发展规律之上的观察者的。在跟随他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阅读历程中,读者也仿佛拿到了一把通往现代中国的钥匙。

费正清能够快速、准确地接近现代中国的本质,源于他和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入交流。在与蒋廷黻、胡适、梁思成夫妇、费孝通、金岳霖等人的交往中,他逐渐摆脱了西方价值观体系的影响,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中国现实国情,深刻反思中国现代化进程得失的观念体系。余英时评价说:“这种历史观念贯穿了费正清的一生,也影响了他的学术事业——东亚研究中心和他在中美关系中所持的立场。”

从《马可•波罗游记》开始,西方对中国的想象始终建立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之上,而费正清毕生所致力于建立的,是一种全新看待中国的方式,他说:“任何一种新的中国的世界观,必然是一种适用于全人类的世界观,而不是地区性的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正如青年费正清对中国的心声:“不是中国在呼唤我,而是我在呼唤中国。”我们不再对立,我们彼此相溶。


刊于9.28 《周末画报》771期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