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貿易壁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貿易壁壘為限制和阻止外國商品進口所設置的各種障礙。貿易壁壘分為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兩種。它們已成為西方國家間進行貿易戰和對發展中國家實行貿易歧視的手段。發展中國家為了發展民族經濟、保護本國市場,也不同程度地加強了非關稅的保護措施。二次世界大戰後,通過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多次關稅談判,各國的關稅率已大為降低,關稅壁壘在貿易保護中的作用明顯減弱。非關稅壁壘由於缺乏有效的國際監督,越來越被廣泛採用。西方國家所設置的非關稅壁壘,是當前影響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障礙。 [1]

影響和制約着商品自由流通的各種手段和措施

通常表現為兩種形式,包括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技術性壁壘)。關稅壁壘是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在進出口商品經過一國關境時,由政府所設置海關向進出口商徵收關稅,此時就形成了關稅壁壘。按徵收關稅的目的來劃分,關稅有兩種:一是財政關稅,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國家財政收入;二是為保護本國經濟發展或本土產業的利益而對外國商品的進口徵收保護關稅。保護關稅愈高,保護的作用就愈大,甚至有些實際上等于禁止進口。非關稅壁壘指除關稅以外的一切限制進口措施所形成的貿易障礙,分為直接限制和間接限制兩類。直接限制是指進口國採取某些措施,直接限制進口商品的數量或金額,如進口配額制、進口許可證制外匯管制進口最低限價等。間接限制也被稱為技術性貿易壁壘,包括了技術壁壘和以技術為名的貿易壁壘。這種壁壘通常以國家或地區的技術法規、協議、標準和認證體系(合格評定程序)等形式出現,涉及的內容廣泛,涵蓋科學技術、衛生、檢疫、安全、環保、產品質量和認證等諸多技術性指標體系,運用於國際貿易當中,呈現出靈活多變、名目繁多的規定。通過對進口商品制訂嚴格的條例、法規等間接地限制商品進口,如歧視性的政府採購政策,苛刻的技術標準、衛生安全法規,檢查和包裝、標籤規定以及其他各種強制性的技術法規。 [2]

對中國的影響

之前都是世界強國玩貿易自由,弱國搞貿易壁壘,比如之前的荷蘭英國美國世界歷史三大霸主在他們跌落霸主之位之前都是貿易自由大旗的捍衛者,而中國這種相對弱國則是貿易壁壘的設置者。現在的情況剛好相反,世界第一強國帶頭萬貿易壁壘,相對較弱的中國則高舉貿易自由的大旗,角色的互換一方面說明中美力量對比的變化,另一方面中國的形勢比之前更加困難,因為之前的貿易壁壘都是被高舉自由大旗的國家轟開的,如鴉片戰爭,葡萄牙侵占澳門,荷蘭侵占台灣等,都是貨物打不開中國大門那就用火炮炸開。這次中國在軍事,經濟,政治等方面並沒有碾壓美國的優勢,第一次工業化強國不能用火炮炸開貿易壁壘,這就很難說了。因為之前的規則都是歐美國家演練好的,而現在的變化大家都沒有遇見過,在美國還有絕對的軍事和金融優勢的情況下,如果用工業和貿易的力量打開美國的大門。之前日本想用開放金融市場來換取美國暫時打開大門,結果被美國打的癱瘓了三十年。所以用金融自由換取貿易自由絕不可取,尤其是人民幣國際化完成之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