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贡士

增加 60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贡士3.jpg|350px|缩略图|右|<big>晚清贡士 蔡元培</big>[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308/b68e4557cff44a9bb4cb6d5d11e9fa40_th.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28176045_636215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贡士 ''' ,指明清两朝 [[ 科举 ]] 制度中中试者,明代主要用来指代举人,清代则专指会试中式尚未殿试的 [[ 举人 ]]
==历史沿革==
先秦时指诸侯推荐给周天子之士。[[1]。 汉朝 ]] 指封国或郡县推举之孝廉[2] 。唐、宋时称州府科举乡贡、乡举中试者乡贡士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327/22/51527205_824610433.shtml 科举与秀才,举人,进士,状元],360个人图书馆,201-3-19</ref> [[ 韩愈 ]] 说:“常观于皇都,每年贡士至千馀人。”[3] ,到了大和九年(835年),中书门下奏称:“每年贡士,尝仅千人。”[4]
[[ 明代 ]] 时称举人为贡士、清时,则专指 [[ 会试 ]] 录取者统称贡士,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前十名称为“元魁”,十一至二十名称为“会魁”。贡士经殿试决定出身等第,即成为 [[ 进士 ]] 。因北宋之后殿试依惯例不黜落贡士,仅决定进士名次,故一般习惯于会试考中后即称进士。
亦有部分会试中试者因各种原因无法参加殿试,故终其一生都是贡士。
==唐朝==
属于 [[ 京师 ]] 或州县学馆的士子叫“生徒”,每年由学馆选送一批参加 [[ 尚书省 ]] 的“省试”;其他士子,要先经过县试和州试,合格者称为“乡贡”,再参加省试。省试由礼部主持,省试合格称作“及第”。但还不能做官,必须再经吏部考试,合格以后才能入仕。
==宋朝==
士子考试及第,便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不必再经吏部考试。另外,在省试以后,增加了一场由 [[ 皇帝 ]] 亲自主持的“ [[ 殿试 ]] ”,此后遂成定制。在考试周期上,宋初与唐朝一样,每年1次,仁宗时改为2年1次,英宗时改为3年1次,一直相沿至清。 == 明清== 明、清考试程序极为复杂参加初试的士子叫“童生”,童生经过“县试”(知县主持)、“府试”(知府主持)、“院试”(学政主持),合格者为“生员”;生员经过省“乡试”,合格者为“举人”;举人经过京城“会试”,合格者为“贡士”;贡士经过“殿试”,赐出身者为进士 <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ed07b220102xf2q.html 明清两朝的科举制度],新浪博客,2017-09-30 </ref> 。 
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嘉靖中又有乡试副榜,列在副榜的,准作贡生,称为副贡。
[[ 清代 ]] 有拔贡、副贡、岁贡、优贡、恩贡等,五贡都算正途出身资格。另有捐纳取得的贡生,称为例贡。 拔贡:科举制度中,从生员中每府学举二名,州、县学各举一名,由各省学政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贡,经考试及格,可充任 [[ 京官 ]] ,或教职。
==视频==
<center>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center>
<center>{{#iDisplay:n0834vzsm08|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244,01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