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负质量
来自百度的图片
负质量

中文名称 :负质量

文学家 :赵壹

年 代 :汉代

文学体裁 :赋

负质量,是天文物理学的一个理论术语,是指一个物体的质量为负数。微波背景的观测确定了宇宙曾经有过激烈的巨变式的起源,曾经以自然优美的形式吸引大家注意的稳恒态宇宙模型不能以自然的方式解释这一观测事实。于是大爆炸宇宙学说占了主导地位,基于大爆炸理论的宇宙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微波背景的起源并精确预言了辐射温度值的大小。并经不断完善,最终成为"标准模型"。在观测数据很不充分的情况下,标准模型较为成功地以一致的方式描画了宇宙图景。同时标准模型也留下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加速膨胀的宇宙观测结果就是其中之一。

目录

起源

下面我们试着用负质量来理解宇宙的创生与演化。假定原初宇宙(物理宇宙)起源于量子涨落扰动产生的局部区域,当涨落产生局域质量为正时,正质量区域是力学稳定的,不会产生剧变式的爆炸。而当这种区域质量为负时大爆炸就会发生,这种爆炸主要源于负质量区域的力学不稳定性。这样宇宙最初起源于负质量的真空区域,在大爆炸的同时,由于宇宙体积的增大,负质量的密度趋向于零,作为一种负反馈机制,必将有正质量产生,这样,宇宙中的可见和不可见正质量物质来源于负质量宇宙膨胀过程中的负反馈。同样,正质量产生后,由于膨胀的负反馈也会产生负质量,但只要宇宙还在加速膨胀,就意味质量态的负反馈机制起主导作用,这样就会有正质量的连续创生。但这种创生的具体机制与过程还没有一个可用的模型来描述。特别是宇宙已经远离了大爆炸的初态,这种物质创生是宇宙尺度的,在我们观测范围内将很难找到确切的证据。但是物质连续创造的假定在稳恒态宇宙模型中是必须的。另外,狄拉克的大数假说也预言了物质连续创生过程。

原因

另外,基于这一模型,我们的正物质处于浸没于负质量海中的状态,为什么正负物质不会局部湮没成零呢?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事实上这种湮没过程随时存在,只是必须以宇宙尺度才能明显观察到,况且在正负质量互相转化时由于处在非平衡的膨胀过程中,负质量转化为正质量的负反馈占相对主导的地位。总之我们还能生活与思考而没有溶解于真空或被不断创生物质挤扁,得益于宇宙正处在相对稳定膨胀的时期。

负质量

负质量?顾名思义,即物质质量为负数。作为天文物理学的一个术语,负质量曾被天文学家用来描述宇宙的创生和演化:正质量区域是力学稳定的,不会产生剧变式的爆炸。而当这种区域质量为负时大爆炸就会发生。这乍一听似乎与我们相去甚远,然而最近,物理学家们却制造出了第一台所谓的“好像能产生负质量粒子”的粒子发生器。该装置会产生一个半光子/半物质粒子的奇异粒子。听起来好像不是那么酷,但它可能会为未来新型激光器的研制打下基础。这种新型激光器能以耗能比现有技术低得多的功率工作。这一最新成果是建立在最近一种被称为极化子行为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极化子(polariton)似乎具有负质量——这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属性,它能使物体向推动力来源的方向移动,而不是像正常情况一样被推开。现在,来自罗契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已经创造出了前文提及的这种能在室温下生成极化子的粒子发生装置。通过操纵被捕获的光子,并把它们与一种被称为激子(exciton)的准粒子结合起来,科学家们成功制出了一些被称为“魔幻尘埃”的半光/半物质粒子。[1]

视频

有啥东西是负质量吗?老外亲自演示如何举起负质量,网友:一脸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