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调味料

增加 855 位元組, 3 年前
'''调味料'''也叫“调味品”是指加入其他[[食物]]中,用来改善味道的[[食品]]成分。如果细分,调味料可以分为“作料”和“[[佐料]]”。
作料指的是在[[烹调]]食物之前和过程中加入的调味料,比如腌制食物的[[料酒]]、炒菜时洒下的[[盐]];佐料则是在烹调后调味,即在食用过程中,供以添、蘸、抹、撒等,比如吃[[面条]]时添入的[[辣椒油]]、吃白斩鸡时的蘸料[[蒜蓉]]。从来源上,调味料多数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少数为动物成分(例如[[日本料理]]中[[味噌汤]]所用的柴鱼片)或者合成成分(例如[[味精]] <ref>[https://www.ixigua.com/i6779140512407355917/?fromvsogou=1&utm_source=sogou_duanshipin&utm_medium=sogou_referral&utm_campaign=cooperation 味精大部分是化学成分,吃味精会致癌吗?今天总算明白了],西瓜视频</ref> )。
一些调味料在特定情况下用来作主食或主要成分来食用。例如[[洋葱]]也可以为法国洋葱汤等的主要[[蔬菜]]成分。
==在各地区的变迁==
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内不同地区的[[烹饪]]流派,一般都有自己的特色调味料为标志。例如[[兴渠]] <ref>[https://www.sohu.com/a/313073646_100256047 【素食科普】五辛中的兴渠也叫阿魏!不吃五辛的你,一定要知道!] ,搜狐网,2019-05-10 </ref> 仅在印度部分地区使用。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和文化中最常见的调味料是[[食盐]]。
各个地区可以用不同的调味料达到异曲同工的结果,例如东亚的[[葱]]和欧洲的[[洋葱]]、中国古代的[[醋]]和西方古代的[[酸葡萄汁]]。
同一种调味料在不同地区的用途可以截然不同。[[肉桂]]类[[香料]]在东南亚(以及[[意大利]]某些菜肴中)用来给肉类调味,在欧美则是加入[[甜品]]中。
在历史上,各地区之间的物产和文化交流也会改变上述习俗。在15世纪之前,[[中国菜]]调味的辣味主要靠[[花椒]],[[欧洲]]烹饪主要靠[[胡椒]] <ref>[http://www.sohu.com/a/122031635_115112 欧洲人爱吃的胡椒,或许能重现中世纪亚欧之间的贸易 | 壹起读书],搜狐,2016-12-20</ref> 。[[地理大发现]]将原产[[美洲]]的[[辣椒]]传播到其他地方,成为主要的辣味调味料。由此在[[清代]]中期,中国确立了主要调味料——辣椒和[[蔗糖]]的运用。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40">
* 发酵的调味料:
** 酱类:[[酱油]]、[[酱]]、[[虾油]]、[[鱼露]]、[[虾酱]]、[[豆豉]]、[[面豉]]、[[甜面酱]]、[[南乳]]、[[腐乳]] <ref>[https://www.ixigua.com/i6678940952523964936/ 吃腐乳腐乳时候不要把汤倒掉,和汤一起吃更美味],西瓜视频</ref> 、[[豆瓣酱]]、[[味噌]]、[[辣蚕豆瓣酱]]
** 酒类:[[料酒]]、[[酒酿]]、[[红糟]]、[[味醂]]、[[酿造醋]]
** 草: [[莳萝]]、[[七叶兰]]
** 叶: [[月桂叶]]、[[柠檬]]叶、[[薄荷]]、[[香草]]、[[百里香]]、[[茶叶]]、[[迷迭香]]、[[薰衣草]]、[[药用鼠尾草]]、[[紫苏]]、[[香茅]]、[[香椿]]、[[海苔]]、[[叻沙叶]]、[[香叶]]、[[咖哩叶]] <ref>[https://www.tech-food.com/kndata/detail/k0184949.htm 咖哩叶],食品科技网,2015-10-23</ref> 、[[班兰叶]]、[[棕榈叶]]、[[香蕉叶]]、[[乌芭叶]]
** 其他: [[姜|干姜]]、[[桂皮]]、[[甘草]]、[[兴渠]]、[[南姜]]、[[桂枝]]、[[沙姜]]、[[柴桂]]、[[黄姜]]、[[亚参皮]]、[[辣椒干]]
[[Category:427 飲食;烹飪]]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72,6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