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诉说忧伤

内容简介

★忧伤、孤独、退缩、被边缘化的危险

★每当我们讨论别人时,我们都是在谈论自己

★聆听他人的故事,了解抑郁困境,解放自我

★抑郁症简易生物学解释的解毒剂

★斩获Charles Hor ton Cooley 奖

★抑郁是隐而不见的真空。它爬进你的大脑,赶走你的理智,理性思维完全缺失。它让你感觉浑身冷得刺骨,感觉有一股令你毛骨悚然、惊恐万状的雾气弥漫在残存的头脑中。

★戴维·卡普以自身经历和社会学的想象力,结合主、客位 两种视角和方法,通过对 50 名抑郁者的亲密访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抑郁经历、想法和感受,为揭示抑郁症复杂的社会过程提供了独特的社会学视角。全书聚焦于抑郁者如何理解这种从本质上来说是模棱两可的生活情境,他们的抑郁意识如何随时间推移而发展,他们如何看待精神病学和药物治疗,从而如何与家人和朋友打交道。抑郁之痛苦不堪言,且不可预测,卡普的采访时而尖锐,时而令人不安,时而幽默,时而睿智,让我们惊叹于抑郁者在处理痛苦时的勇气,也听到了抑郁的真实感觉……

数百万长期深受抑郁折磨的人将在《诉说忧伤》一书中找到共鸣……该书是对抑郁困扰的公开挑战。

—《纽约时报》书评

《诉说忧伤》对抑郁症的分析很有创见……显然,作者熟悉抑郁症迷宫中的各种错误转角(歧路?),这使该书成为社会学领域独具特色的著作。

—《芝加哥论坛报

终于有一本源自患者的著作……作者是一位学者,也是对抑郁这一人类状态有亲身体验的个体;他个人及书中其他个体真实而清晰的经历,说明书中的分析跳出了对‘医学模式’的盲目遵从。”

—《飞越疯人院》的作者凯特·米利特

作者简介

★作者:戴维·A.卡普(David A.Karp),波士顿学院社会学名誉教授,在该学院任教42年,主要研究领域为老龄化、精神健康和疾病研究。著有《诉说忧伤》《这是我还是我的药?》《同情的负担》等,其中《诉说忧伤》一书斩获社会学“查尔斯·霍顿·库利”奖。

★译者:幸君珺 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悉尼大学语言学系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话语分析。

萧易忻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副教授,英国埃赛克斯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精神健康,医疗社会学等。

书评

“社会学主要的观点之一是,我们日常交往的微观世界和我们行为所处的社会结构宏观世界之间是辩证的关系。我们的感知、思考和行动是由多重交叉的社会地位构成的。” 促使我今天阅读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在于看到了手机上弹出的一条新闻:曾在央视春晚和杨丽萍共同表演舞蹈《雀之恋》的青年舞蹈家王迪,日前因多年抑郁症的困扰从39楼跳下而离世,年仅44岁……


“人类生活在符号的世界里,他们给生活中的一切赋以意义。” 说抑郁症是一种流行病,好像有点过,但在COVID-19的阴影笼罩之下,它愈来愈像是一种21世纪的时代病。尊重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就要严肃对待人类抑郁症产生的根源并理解抑郁经历的现象。


作者戴维·A.卡普博士(David A.Karp)在本书中,结合自身的抑郁症经历和社会学的想象力,从以人为本的社会学视角和方法来解读抑郁症。其通过对 50 名抑郁症患者的亲密访谈,为揭示抑郁症复杂的社会过程提供了独特的社会学视角。


作者在书中思考的核心问题为,患有抑郁症的人如何解读抑郁这一内在模糊且难以控制的生活状况。

鲜为人知的是,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人能够清晰地阐明抑郁经历的所有特征。每个人的抑郁故事基本上都会涉及断联、孤立、退缩和缺乏联结等方面的问题。而退缩是诊断抑郁症的核心指标,因为缺乏维持社会联结的能力是抑郁症造成的主要后果。

因此作者通过倾听50名抑郁者谈论TA们的抑郁经历,认为抑郁症的大部分痛苦是因为与TA人分离和缺乏缺乏与TA人建立联结的能力,而TA们的内心通常又有强烈渴望与TA人建立联结的心理需求,但同时又被剥压了建立此联结的能力。

归根结底在于,人际联结能让自己感觉更好,但在抑郁症发作期间,抑郁者丧失了正常的社交能力,无法成功地建立起此种联结。

作者发现抑郁症患者自我意识的发展,其实是可预测的,即抑郁生涯有其明显的阶段。人们可以关注抑郁症患者主观的评估以及个体随时间推移给自身状况赋予意义的方式。因此作者探讨了患者对疼痛身份构建阶段期间,意识和认知发生的模式化变化及其采取的缓解行动。

另外,作者还探讨了服用抗抑郁药物被赋予的象征意义,同时描述了个体患者身份并最终接受抑郁症医学范式的社会化过程。

抑郁症患者一般会经历从克服对药物的抗拒到与医生协商治疗方式、采纳抑郁症成因的新说法、认同医学解读范式、对药物疗效的祛魅与依赖的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与宗教皈依与放弃信仰有些相似。

轻度抑郁者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寻找自我修复,要理解我们所有人都是社会性动物,彼此相互关联并对彼此负责,因此建立起牢固的社会联结非常重要。同时还要意识到社会学和精神性的共有信息,我们个人的情感健康与整个社会的健康密不可分。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