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許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許都

中文名: 許都

外文名: Xu Du

別 名: 許昌

地理位置: 今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

歷史事件: 曹操迎漢獻帝自洛陽遷都於此。

遷都時間: 公元196年

許都是中國古都之一,是許昌的別稱,位於今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東部15公里張潘鎮古城村。東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自洛陽遷都於此。[1]

古都名勝

漢許都故城分內外兩城。內城系皇城,外城蜿蜒起伏,狀若小丘,環抱內城。經過1700多年的風風雨雨斷垣殘壁的城址尚可略見昔日城廓之貌。皇城西南隅有毓秀台,高15米,廣200米,是漢獻帝祭天地之壇。台西2.5公里有漢獻帝墓,南有張、潘二妃墓。城北6公里的許冢巍然聳立,是伏皇后五姊妹墓,俗稱五女冢。城西北里許有張飛廟,廟在隆起的高地上,廟中有風雨石,氣候陰晴變化,石上乾濕分明。城北約15公里的田村,是曹操練兵的射鹿台,清人的石刻尚在。

古都歷史

東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洛陽殘破」為由遷都於許昌,即稱許都。內城,專供漢獻帝及宮妃居住;而在內城之外,又增建了外城,作為文武官員的居住地。其中外城是內城的5倍。經過曹操的擴建,許都面貌大變,已經完全具備帝都的氣派。據《許昌縣誌》記載:城內的建築除街房、民宅、官署外,著名的還有許昌宮、景福殿、承光殿、永始台、毓秀台、丞相府等。   曹操迎漢獻帝到許都後,為開創統一大業,在此周圍推行屯田,即為著名的許下屯田,號令軍民開荒播種,以適應戰爭的需要。同時下令廣泛招納人才,紛紛聚集到曹營賬下的主要謀士有荀彧、郭嘉、陳群、杜襲等,出謀獻計,立下了卓著的功勳。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取代漢獻帝,建立魏國,並遷都洛陽。次年(黃初二年,公元221年),曹丕以「漢亡於許,魏昌於許」之意,改許縣為許昌,這就是「許昌」最初的來源。同時,他還列許昌為魏「五都」(洛陽乃混一區宇之都,譙乃曹操興起之都,許昌乃舊漢之都,鄴乃魏興之都,長安乃防範蜀漢之都)之一。據《元和郡縣誌》記載:「魏遷都洛陽,宮室、武庫猶在許昌。」曹丕在位不滿七年,卻先後四次「行幸許昌宮」,並委派司馬懿鎮守許昌,可見許昌在曹操父子心中的地位。 在其後很多年裡,許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至南朝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十一月,魏周幾寇許昌,許昌潰,夷許昌城」。 曹操苦心經營的一代帝都就這樣掩埋在廢墟之下。

曹操都許優勢

其一,在政治、經濟上,東漢末年許昌地區具有便利的地域優勢。 東漢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洛陽,漢末群雄紛爭的主要戰場也是長安、洛陽、開封一線的黃河南北地區。許昌與都城洛陽皆位於黃河之南,均背靠嵩山山脈,洛陽處在嵩山山脈的西北部,許昌處在嵩山山脈的東南部。許昌向北可直抵黃河,路程僅有二百餘里;向西北經禹州、登封等地可至洛陽,也不過三百餘里的路程。選擇這樣的地理位置作為根據地,既不使曹操集團遠離政治文化鬥爭中心而便於了解和掌控鬥爭形勢,也不使曹操集團處於眾矢之的的鬥爭漩渦之中,對於曹操集團獲取政治上的利益極為有利。 與此同時,曹操「都許」在經濟上亦十分有利。許昌地區位於中州平原的西部,地處北亞熱帶與暖溫帶的接合部,氣候溫和,河流縱橫,雨量適中,動植物種類繁多,農業、漁業、畜牧業均較發達,秦漢時期實為魚米之鄉。而且交通便利,北臨黃河,東接廣闊的黃淮平原,南通富裕的江夏郡,西南與南陽盆地相望。這種地理優勢有利於解決曹操集團的糧草補給問題。而長安、洛陽、開封一線的黃河南北地區由於歷經長期戰火,早已是民窮地乏,經濟凋敝,缺乏後勤之保障。《三國演義·遷鑾輿曹操秉政》寫曹操啟奏漢獻帝曰:「東都廢弛之地久矣,不可修葺,更兼轉運糧食艱辛。臣料許都地近魯陽,城郭宮室,錢糧民物,足可備矣,可幸鑾輿。」雖然是尋找藉口,但所說亦是實情。唯有豐厚的經濟實力才能保障龐大政治軍事集團的正常運轉,東漢末年的許昌地區正是具備此種經濟實力的地區之一。 其二,在軍事上,東漢末年的許昌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戰略優勢。 是個三面環山的所在:西北依靠嵩山山脈,西部有石人山、白雲山、伏牛山等山脈阻隔,南部有大別山、博山等山脈橫亘,只有東部是開闊的平原。在冷兵器時代,如此地形無疑是易守難攻的戰略要地。而在漢末軍閥混戰時期,曹操「都許」的軍事戰略意義則顯得尤為重要。許昌北部有河北軍閥袁紹大兵壓境,東部徐州地區有呂布、劉備等豪強虎視眈眈,東南部袁術盤踞着淮南,南部劉表控制着江夏,西南部張繡占據着南陽,關中、洛陽地區還散布着眾多反曹的殘餘勢力。可以說,當時的曹操集團就好比一個被四面包圍的大漢,再有本領也難免顧此失彼,選擇許昌這樣的形勝之地作為爭霸的根基,就如同危急中的大漢終於找到了一堵石牆作為身後屏障,然後可以集中精力去防備和攻擊他面前的敵手。曹操集團正是以許昌作依靠、東征西戰、各個擊破眾多豪強軍閥而逐步統一北方的,充分顯示了曹操過人的戰略眼光以及「都許」的重大意義。 曹操統一北方後,迅速調整戰略部署,目標直指南方荊州、揚州等地,經過赤壁之戰、合肥之戰等戰役的角逐,雖然統一全國的步伐受挫,但基本控制了漢水、長江以北的廣大區域。而在魏蜀吳三足鼎立局面形成之後,曹魏集團「都許」的戰略價值更加顯得突出。坐鎮許昌,向東南可以控制淮南、合肥等地,飲馬長江,直搗東吳腹地;向南可以穿越大別山關口,直抵江夏平原;向西南可以經過南陽盆地,兵鋒直指荊州北部重鎮襄陽,還可以經由漢水及其支流攻擊和控制上庸(今湖北十堰地區),威脅蜀漢漢中郡。也就是說,以許昌為大本營,虎視長江、漢水之濱,既可以直接威脅東南方向東吳集團的安全,也可以有效打擊西南方向蜀漢集團的北進。 其三,在人才戰略上,東漢末年許昌地區具有豐厚的人才資源。 宏偉的目標,周密的計劃,必須依靠賢能之士來制定與實施。漢末爭霸鬥爭中,凡有眼光的政治家、軍事家無不深知人才的重要性,許多政治軍事集團都高度重視人才戰略。沮授建議袁紹「收英雄之才」;司馬徽勸說劉備網羅「經綸濟世之才」;周瑜曉諭孫權說:「方今英雄並起,得人者昌,失人者亡」。而曹操更是一位求賢若渴、唯才是舉的傑出政治家,《三國志·武帝紀》記載了曹操決心「任天下之智力」以「爭天下」的人才戰略思想。事實正是如此,在長期的征戰過程中,曹操多次下《求賢令》,廣求賢能之士,還在《短歌行》詩里用「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詩句表達了人才多多益善的心愿,足見其政治家的過人眼光與博大胸襟。 東漢末年的許昌地區不僅具有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地理優勢,還具備豐厚的人才資源,為曹魏集團實施人才戰略提供了條件。許昌地區處於潁河流域和汝河流域,人傑地靈,歷來是人文薈萃之地。東漢末年,許都及其周邊地區湧現了大批傑出人才:荀彧、荀攸、陳群、陳泰為許都人,郭嘉、辛毗、杜襲為穎川(今許昌周邊)人;臨近的南陽有文聘、許攸、鄧艾、鄧忠,亳州有許褚、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溫縣有司馬懿父子,清豐有樂進,封丘有毛玠,陳留(今寧陵)有典韋,等等。他們或為謀士,或為戰將,與來自其他地區的賢才一起共同構成了曹魏集團龐大的人才隊伍。歷史證明,曹操「都許」後,吸引了更多人才聚集在他的周圍,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民情、深得民心且富於實效的方針國策,為曹魏集團的發展壯大和爭霸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清人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說得好:「自天下而言河南為適中之地,自河南而言許州又適中之地也。北限大河曾無潰溢之患,西控虎牢不乏山溪之阻,南通蔡、鄧實包淮、漢之防,許亦形勝之區矣。豈惟土田沃衍,人民殷阜,足稱地利乎?」許昌實為占盡地利、人和的「適中之地」,而曹操集團的獲得成功亦足以證明這一點。  

古都新篇

千年許都書華章,三鄉之花競芬芳。11月18日,三個中國文化之鄉花落河南許昌。「中國三國文化之鄉」暨「中國三國文化研究基地」、「中國陶瓷文化之鄉」、「中國臘梅文化之鄉」授牌儀式在此間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三國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共500餘人出席授牌儀式。 河南許昌有「魏都、鈞都、花都」之美譽,具有深厚歷史的三國文化、陶瓷文化、臘梅文化是許昌極具特色的三張城市名片和品牌。2006年6月,為進一步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開發、保護利用文化資源,許昌市正式啟動了申報「中國文化之鄉」的程序。2006年9月18日,經中宣部批准,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命名許昌市「中國三國文化之鄉」暨「中國三國文化研究基地」、禹州市「中國陶瓷文化之鄉」、鄢陵縣「中國臘梅文化之鄉」的稱號。 授牌儀式上,中國民協副主席夏挽群宣讀了任命書,中國民協副秘書長趙鐵信向許昌市及禹州市、鄢陵縣授予「中國文化之鄉」的銅牌。為慶祝許昌申報「三鄉」成功,當晚,許昌市政府還舉辦了一台精彩的文藝晚會。許昌市三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史友仁說,三國文化厚重博大,陶瓷文化魅力神奇,臘梅文化香清質潔,它們共同構成了許昌這座歷史名城的獨特地域文化,可以說,三個文化之鄉花落許昌是對許昌文化資源和文化遺產保護的肯定。

參考來源

  1. [1],去哪兒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