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观赏黄镊口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镊口鱼(黄火箭)Forcipiger flavissimus广泛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海域,是镊口鱼属甚至蝴蝶鱼科中分布范围最广的鱼,北至日本南部,南至豪勋爵岛,包括印度尼西亚到巴布亚新几内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红海非洲东海岸到夏威夷,东太平洋的加利福尼亚海岸线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墨西哥和夏威夷沿海也有发现,在适温的北纬36度到南纬32度之间几乎呈环状分布。

栖所生态

黄镊口鱼多栖息于珊瑚生长丰富的潟湖和面向公海的开阔珊瑚礁区,主要啃食珊瑚的水螅体和海绵、管虫等,也捕食石缝中的蠕虫甲壳类等无脊椎动物,还喜欢棘皮动物如海星、海胆等的管脚,在岩礁洞穴或石缝中睡觉或躲避危险。幼鱼单独活动,成鱼单独或成对或三条一起活动,也有观察到不超过五个个体的小群。[1]

形态特征

纯黄色身体,除了尾柄下方有一个小的黑色假眼斑外没有任何其他花纹和颜色,身体呈菱形,嘴尖伸长,长度约为身体长度的31.4%,用于深入石缝和珊瑚骨取食,头部上方为黑色,下方灰白色胸鳍、尾鳍透明,背鳍、腹鳍臀鳍和身体一致的黄色身体后部有蓝色细边。背鳍硬棘12-13枚,软条19-25枚,第一背鳍末端不相连,呈羽毛状排列;臀鳍硬棘3枚,软条17-19枚。外观与长吻镊口鱼Forcipiger longirostris几乎一模一样,除口鼻长度外,黄镊嘴鱼背鳍硬棘数量更多,外形更接近方形,长吻镊口鱼外形较圆润,略呈卵形,主要的外观区别在于头部,黄镊口鱼的胸部白色区域没有斑点,鳃盖边缘的弧度更大,同时面部的黑白分界线穿过眼睛。

饲养

黄镊口鱼十分强壮容易饲养,在大水体的岩礁造景缸或温和鱼类的纯鱼缸中能很好的适应圈养环境,也会积极的接受各种活食和冷冻食品,但是由于其嘴形细长,因此取食饲料不太容易,由于其身体极扁,因此喂食应少量多次,食物种类也应丰富多样以满足其营养需求。不建议与珊瑚混养,因为它们会啃咬各种软珊瑚、石珊瑚和管虫,有时也骚扰观赏贝类,它们也会吃鬼手海葵,但当有更心宜的食物时它们不会考虑鬼手。

黄镊口鱼在鱼缸中会有很多有趣的行为,例如肚皮朝天倒着游泳,隔着玻璃与饲主互动,或者在饲主将其捞出水面时朝着饲主吐水等。当它们从黑暗中到光下时身体会变成白色,如新鱼从包装中取出或者鱼缸开灯的时候,如果在白天黄镊口鱼的身体快速变白又恢复,需要注意是否有鱼攻击它们或者鱼缸的水质恶化。饲养黄镊口鱼的水体不能小于150-200升,最好在700-800升的水体中饲养,1000升以上的水体可以饲养已配对的两条或者三条,最好先于其他鱼入缸,否则它们很有可能抢不到任何食物,同时过强的水流也会让它们十分吃力。

特别注意

虽然黄镊口鱼容易饲养,但对于水质的要求仍然比其他科的鱼类高得多,需要洁净流通的稳定水质,因此不建议新手饲养,当你有一定的海水饲养经验以后,可以在纯鱼缸中尝试黄镊口鱼,建议从实体店选购泳姿正常、呼吸频率适中、体壮活泼、无明显外伤、眼睛与鱼鳍无红血丝的个体。

信息

建议水族箱尺寸:700升。

饲养难度:难。

珊瑚兼容性:小心。

盐度:1.020-1.026。

温度:21-27℃。

性情:温和。

食物:肉食,珊瑚、海绵、管虫、海胆、蠕虫、甲壳类等。

最大体长:22厘米。

分布范围: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海域。

生活水深:2-145米。

IUCN评级:LC 低危。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