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湖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湖區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位於杭州市區西部,東連上城區和下城區,東北與拱墅區、東南與江干區相鄰,東南部以錢塘江為界,與濱江區蕭山區隔江相望,南部濱臨富春江,西南部與富陽市交界,西北部與餘杭區接壤;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轄區總面積312平方公里,下轄2個鎮、9個街道,153個社區和36個行政村。

西湖區自秦到清,屬錢塘縣。1912年,歸屬杭縣。1949年,建立中共杭州市西湖區委員會。1952年,建立古盪區。1955年撤銷古盪區建制,併入西湖區。1969年,撤銷西湖區建制,建立杭州市郊區。1972年,重建西湖區。

西湖區是著名的旅遊區,轄區內有西湖、西溪濕地兩個國家5A級景區。

2018年10月,西湖區入選綜合實力百強區第13名、綠色發展百強區第14名、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第30名、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第25名、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第13名。[1]

建制沿革

西湖區自秦到清,屬 錢塘縣(隋朝開皇九年改為杭州)。

1912年即民國元年歸屬 杭縣。

1927年劃為杭州市第四區。大革命時期的1927年7月,建立了中共杭州西湖區委員會,馬東林任區委書記,直屬省委領導。1927年9月,省委決定建立中共杭州縣委(又稱杭縣縣委),領導六個區委。從此,中共杭州西湖區委直屬杭州縣委領導,由縣委委員馬東林兼任區委書記。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5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杭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即派軍代表劉中、牟西山、李雲萍等接管了國民黨第四區公所。5月30日建立了西湖區人民政府,6月22日,經省委批准,建立了中共杭州市西湖區委員會。

1952年11月10日,建立古盪區。1955年5月撤銷古盪區建制,併入西湖區。

1958年4月市委決定,市園林管理局與西湖區人民委員會合署辦公。

1961年3月,市委決定市園林管理局從西湖區(公社)劃出由市直接領導;並將錢塘聯社的上泗公社劃入西湖區。同年5月, 餘杭留下公社的九個生產大隊和留下鎮劃入西湖區管轄。

1966年5月開展的「文化大革命」運動,很快波及到西湖區,使西湖區陷於「文革」十年動亂之中,區委及其工作機構受到嚴重衝擊。

1967年3月,由區人武部牽頭,成立了區生產辦公室,領導和組織西湖區的工農業生產。

1968年5月,成立了西湖區革命委員會,實行黨政「一元化」領導,同年10月建立了區革命委員會黨的核心領導小組。

1969年3月,撤銷西湖區建制,建立杭州市郊區,並建立了郊區革命委員會和黨的核心領導小組。

1972年12月,以市園林管理局為基礎重建了西湖區,建立了西湖區革命委員會和中共西湖區委,與市園林管理局兩塊牌子,一套班子,並與郊區同時並存。

1977年10月,西湖區與市園林管理局分開,郊區與西湖區合併,定名為西湖區,同時建立中共西湖區委。

1987年底,西湖區直轄四鄉、四鎮、五個街道,面積228.38平方公里,占杭州市區總面積的53.11%,西湖區人口301824人,其中農村人口114984人。

1988年1月至1993年12月,西湖區的區域與1987年相同,未發生變更,仍直轄西湖、龍塢、袁浦、周浦四個鄉,祥符、古盪、留下、轉塘四個鎮,北山、南山、靈隱、西溪、翠苑五個街道。

1995年袁浦鄉撤鄉建鎮。

1996年5月9日,經國務院批准,將原蕭山市浦沿、長河、西興鎮和原餘杭市三墩鎮劃歸西湖區管轄。同年5月24日,經浙江省民政廳批准,將西興鎮的東湘、杜湖、湖頭陳3個行政村從西湖區劃出,歸屬蕭山市城廂鎮管轄。7月2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決定,將原餘杭市三墩經濟區蔣村辦事處隨區劃調整轉為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政府蔣村辦事處,作為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政府派出機構。至此,西湖區轄有北山、南山、西溪、靈隱、翠苑5個街道和1個蔣村辦事處,西湖、周浦、龍塢3個鄉和古盪、留下、祥符、三墩、轉塘、袁浦、浦沿、長河、西興9個鎮,面積403.2平方公里。

1996年12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設立杭州市濱江區,並對杭州市市轄區的行政區劃又作了調整,將西湖區的祥符鎮劃歸拱墅區管轄;將浦沿、長河、西興三鎮劃歸濱江區管轄。1996年12月30日,經浙江省民政廳批准,將蔣村辦事處改為鄉建制。

1997年6月19日,區委決定建立蔣村鄉籌建領導小組;同年9月23日,蔣村鄉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97年12月28日,又經省民政廳批准,將龍塢鄉改為鎮建制。西湖區轄北山、南山、西溪、靈隱、翠苑5個街道,西湖、周浦、蔣村3個鄉和古盪、留下、龍塢、轉塘、袁浦、三墩6個鎮,面積 312.91平方公里。

1998年8月19日,經杭州市民政局批准,同意將蔣村鄉的駱家莊、五聯村劃出,建立西湖區人民政府文新街道辦事處。是年底,西湖區人口434793人,其中農業人口127034人,是杭州市6個城區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區。

西湖區

2002年9月19日,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決定調整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西湖區和杭州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管理體制,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與市園文局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管理體制,將西湖區的西湖街道,靈隱街道的金沙港社區,以及北山街道的棲霞嶺社區沿北山路以南部分包括孤山、蘇堤、白堤,交由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託管。現屬西湖街道的珊瑚沙村,不隨西湖街道交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託管。

2003年,西湖區靈隱街道新建五雲、夢湖社區。龍塢鎮撤銷葉埠橋、葛衙莊行政村建制,轉塘鎮撤銷沈家弄、橫橋、凌家橋、石龍山、雙流、村口行政村建制,留下鎮撤銷小和山、屏峰、橫街行政村建制,蔣村鄉撤銷登雲圩行政村建制,分別新建葉埠橋、葛衙莊、沈家弄、橫橋、凌家橋、石龍山、雙流、村口、小和山、屏峰、橫街新村、橫街、登雲圩社區。蔣村鄉撤銷蔣村街居民區,新建蔣村街社區。三墩鎮撤銷望月橋、浦家橋社區,新建水月、望月、蘭里社區。留下鎮撤銷安樂、大街、西苑社區。2003年底,西湖區轄7個街道、5個鎮、2個鄉,110個社區、3個居民區、80個行政村:北山街道、靈隱街道、西湖街道、西溪街道、翠苑街道、文新街道、古盪街道、留下鎮轉塘鎮三墩鎮袁浦鎮龍塢鎮、蔣村鄉、周浦鄉。

2004年,撤銷留下鎮東嶽村、楊家牌樓村、西穆塢行政村,花塢社區,新東嶽社區,屏峰社區和屏峰新村社區,新建新東嶽社區、楊家牌樓社區、西穆塢社區、屏峰社區,調整楊家牌樓、金魚井社區範圍,調整東嶽社區範圍,調整小和山社區和橫街社區範圍。撤銷蔣村鄉包建村、王家橋村、周家村、三深村、深潭口村、蔣村村、龍章村、楊家埭村、雙龍村、合建村,新建包建社區、王家橋社區、周家社區、三深社區、深潭口社區、蔣村社區、龍章社區、楊家埭社區、雙龍社區、合建社區。撤銷翠苑街道曲河社區,調整黃姑山社區範圍。撤銷轉塘鎮桕聯村,新建桕聯社區。撤銷三墩鎮吉鴻村,新建吉鴻社區。撤銷龍塢鎮大清村,新建大清社區。

2004年底,西湖區轄7個街道、5個鎮、2個鄉,122個社區、3個居民區、64個行政村。

2005年12月31日,西湖區轄7個街道、5個鎮、2個鄉:北山街道、靈隱街道、西溪街道、 翠苑街道、文新街道、古盪街道、西湖街道;轉塘鎮、留下鎮、袁浦鎮、三墩鎮、龍塢鎮;周浦鄉、蔣村鄉。共有122個社區、3個居民區、64個行政村。

2006年底,西湖區轄7個街道、5個鎮、2個鄉,123個社區、64個行政村。其中,西湖街道(下屬9個村、6個社區)委託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管理。

行政區劃

2007年,西湖區轄2個鎮、10個街道,分別是雙浦鎮、三墩鎮; 轉塘街道、 留下街道、 蔣村街道、 西湖街道、 靈隱街道、 西溪街道、 翠苑街道、 文新街道、 古盪街道、 北山街道。[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西湖區東連上城區和下城區,東北與拱墅區、東南與江干區相鄰,東南部以錢塘江為界,與濱江區和蕭山區隔江相望,南部濱臨富春江,西南部與富陽市交界,西北部與餘杭區接壤。

西湖區南北長約28.5千米,東西寬約14千米,1986年,西湖區面積228.38平方千米。1996年,區劃調整後,西湖區面積312.91平方千米,2005年,西湖區總面積為312.43平方千米(含西湖街道)。

地質地貌

該區平原、山地各占一半左右,有五地四山一分水之稱。其中丘陵面積約147.10平方千米,平原面積約97.36平方千米,水域面積23.50平方千米。

西湖區平面形狀呈反「S」形,其中,北部區塊地勢上由西南東北傾斜,平原地面高程介於10.0-3.0米之間。南部區塊地勢上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平原地面高程介於10.0-5.0米之間。

西南部為天目山的余脈,最高峰為與富陽市交界處的如意尖,海拔537米,一般為海拔100-500米的山地丘陵。[3]

人口民族

據區公安戶籍信息統計,2019年末全區戶籍人口總戶數156547戶,總人口458448人,其中,按性別分,男性227482人,占49.62%,女性230966人,占50.38%。按年齡分,0-17歲82054人,占17.90%;18-34歲92847人,占20.25%;35-59歲177127人,占38.64%;60歲及以上106420人,占23.21%。

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計生部門年度統計時間起止點),全區出生人口4558人,出生男女性別比為107.28:100,全年死亡人口1755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86‰。

2019年末全區常住人口49.56萬人,較上年末下降3.57%。常住人口城鎮化率10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100%。

西湖區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

西湖區常住人口

西湖區常住人口為790009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56063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29372人,增長40.91%,年平均增加22937人,增長3.49%。

家庭戶人口

西湖區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242972戶,家庭戶人口為623139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5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96人減少0.40人。

性別構成

西湖區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406128人,占51.41%;女性人口為383881人,占48.59%。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5.80,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12.00下降6.20。

年齡構成

西湖區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80994人,占10.25%;15-59歲人口為618657人,占78.31%;60歲及以上人口為90358人,占11.44%,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62540人,占7.92%。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1.18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上升0.22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96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73個百分點。

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

西湖區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334426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126007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為163942人;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為109612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的由29021人上升為42332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由18793人下降為15950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由25201人下降為20752人;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由19008人下降為13875人。

西湖區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15090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由2.67%下降為1.91%,下降0.76個百分點。

城鄉構成

西湖區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728658人,占92.23%;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1351人,占7.77%。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增加168021人。

少數民族

轄區內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4]

經濟發展

綜合

據初步核算,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145603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0%。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472213萬元,同比下降1.3%;第三產業增加值4673390萬元,同比增長6.8%。三次產業結構由2018年的0.0∶24.4∶75.6調整為2019年的0.0∶24.0∶76.0。人均生產總值121758元,美元匯率折算17436美元,較上年增長6.2%。

第一產業

2018年全區完成農業總產值5.33億元,其中:農業種植業產值3.43億元,漁業產值1.66億元。

2018年全區農作物播種面積4.21萬畝,龍井茶、無公害蔬菜、水產養殖及花卉苗木等優勢產業實現產值4.93億元,占全部農業總產值比重92.5%。全年淡水產品產量10291噸。

2018年,新流轉土地1.22萬畝,龍塢、雙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創建成功。實現休閒觀光農業收入3.77億元,接待遊客378萬人次,分別增長16.4%和23.5%

第二產業

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401006萬元,同比增長19.3%,全部為重工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1%。

2019年資質以上總包及專包建築業企業96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403.51億元,同比增長5.69%;完成建築業增加值132.18億元,同比下降2.4%;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336.6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01%。簽訂合同額1009.85億元,下降18.96%。以建築業產值計算的全員勞動生產率為50.07萬元/人。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

2019年50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0.1%。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45.6%,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35.8%。全年投資施工項目411個,其中新開工項目305個。

2019年第二產業完成投資51971萬元,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916944萬元,三次產業在固定資產投資中所占比重為0:2.64︰97.36。

國內商貿

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90889萬元,比上年增長10.5%。其中,限額以上批零住餐業零售額1431154萬元,同比增長8.8%。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3572698萬元,增長11.0%;住宿餐飲業零售額718191萬元,增長8.1%。

2019年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10個,總攤位數14620個,總成交額372億元。其中,洪城大市場成交額308億元。

對外經濟

2019年實際利用外資43860萬美元,增長21.27%。實際利用內資83.95億元,增長23.42%。全年引進重大項目45個,其中,具有世界500強、國內500強背景項目6個。

2019年進出口總額62523萬美元,增長15.09%。其中,出口總額50123萬美元,增長10%。[5]

社會事業

教科體育

2019年登記註冊幼兒園64所,幼兒數14701人,專任教師數1038人。未登記註冊幼兒園4所,幼兒數557人。小學2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9所,在校小學生32557人,專任教師2507人,小學招生人數5773人,小學畢業生人數5128人。在校中學生4921人,中學招生人數1749人,中學畢業生人數1304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53人,專任教師26人。

2019年,全區科學技術支出1536.34萬元,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7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7家;全區企業技術合同登記84項,技術合同登記額4.8268億元;成功申報省、市科技計劃項目34個,爭取項目立項資金363.56萬元;幫助轄區27家企業成功獲得市研發經費投入後補助397.15萬元;共成功認定了院士工作站1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市級優勢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眾創空間1個、省級眾創空間4個,市級眾創空間6個,省、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個;積極打造了VR創新體驗課堂21個、校園創客空間6個、比特實驗室1個、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1個和校園科技館1個;積極參加省市科技各類比賽,取得金銀銅75塊,一等獎170個、二等獎208個,三等獎283個的驕人成績,獲獎數量、獲獎層級穩居全省第一,全區也是全省唯一一個縣區榮獲第三十四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基層賽事優秀組織獎。

2019年區運動會參加比賽人數6000人次,共獲得省級以上獎牌86枚。其中,金牌21枚,銀牌28枚,銅牌28枚。全年共舉辦綜合運動會8次,舉辦單項比賽25次,舉辦全民健身活動9次,其中千人以上6次,參加活動人數8萬人次。完成綜合小型運動場2個,省級智能型健身路徑1個,市級小型休閒健身器材34個建設。

科學技術

2018年全區專利申請、授權量分別達到13724件、7349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授權量分別為7849件、2894件,發明專利創造繼續保持全省第一。14項科技成果獲省科技進步獎,其中1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科技成果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紫金港科技城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獲得省政府批覆同意;國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蘑菇街、51信用卡及有贊科技等3家企業分別在紐交所、港交所上市。新增國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124家(備案中)、省(重點)企業研究院4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223家,新增市級高新技術企業110家、市級以上研發中心40家(其中省級17家、市級23家)。累計培育市級及以上眾創空間21家,(其中國家級眾創空間10家,省級7家,市級4家)、培育市級及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20家(其中國家級6家、省級5家、市級9家),均居全市前列。

文化衛生

2019年獲省級以上獎項16個。年末擁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隊220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全年共組織開展省市區各項群眾文化活動300餘場次,培訓文化幹部320餘人次,向社區配置圖書20000餘冊,開展流動書屋活動15次。對文化市場巡查1152餘人次,檢查文化市場3948餘家次,收繳盜版光碟和盜版、非法出版物1.1萬餘冊。

2019年末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69家,其中區屬醫療衛生單位8家,企事業單位醫療機構18家,社會醫療機構102家,個體診所90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38家,村衛生所13家。全區擁有執業醫師1032人,註冊護士1486人,萬人擁有醫護人員48.99人。擁有病床908張,每萬人擁有病床位19.7張。年內未發生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和疾病流行,傳染病發病為427.39/十萬,計劃免疫單苗接種率全部達到90%以上,麻疹類疫苗達到95%以上。

城建環保

2019年共清掏窨井9238座次,維修窨井686座次,更換井構件419套件,維修各類路面40771平方米,維修人行道42650平方米,維修補栽路沿石5535米,機械疏通下水道36672米,清運余土淤泥5634立方米。城區道路總長度194.68公里,城區道路總面積351.57萬平方米。

2019年末擁有園林綠地面積1127.2公頃,綠地率為32.4%,綠化覆蓋面積1352.8公頃,綠化覆蓋率38.9%,公共綠地面積371.9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7.7平方米。

2019年西湖區象湖國控點空氣綜合指數4.55,PM10平均濃度86ug/m,PM2.5濃度31ug/m,空氣質量優良率78.4%。集中式飲用水源達標率100%,贛江紅谷隧道斷面水質達標率100%,轄區內地表水斷面監測結果達到國家Ⅳ類水質標準。區域環境噪聲監測面積34.8平方公里,全年等效聲級53.3分貝,比上一年度持平,交通噪聲65.2分貝,比上一年度高0.6分貝,區域噪聲和交通噪聲都達到國家標準。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100%。

民生保障

2019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501人,「4050」困難人員就業1380人。全年舉辦各類專場招聘、推介洽談會17場次,提供就業崗位3540個,辦理就業失業登記1234人。全年新注入擔保金60萬元,為519位創業人員發放創業擔保貸款8335萬元,帶動就業1615人次,到期貸款回收率100%。全年開辦各類培訓班93期,2019年累計完成企業職工崗位技能培訓2192人;完成創業培訓1470人,完成全年任務102%。

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276.7元,增長8.2%。其中,工資性收入26937.1元,增長3.0%;經營淨收入713.0元,增長77.5%;財產淨收入4526.0元,下降13.5%;轉移淨收入13100.5元,增長29.9%。人均消費性支出26915.6元,增長9.9%。其中,食品煙酒類支出10001.9元,增長9.4%;衣着類支出1396.2元,下降2.9%;居住類支出8043.3元,增長16.1%;醫療保健類支出2138.5元,增長76.0%;交通和通信支出1420.3元,增長41.5%;教育文化娛樂支出2164.6元,增長11.2%;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1750.8元,增長27.2%。

2019年共破獲各類刑事案件767起,偵查經濟案件40起,暫扣涉案資金1001.2萬元。

2019年未發生較大、重大、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一般生產安全責任事故5起,因事故造成死亡5人。

截止2019年末參加基本養老保險51931人,其中參加職工養老保險27811人,退休人員24120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00715人,其中,城鎮職工21676人,參保居民179039人,比上年末增加3625人,增長1.84%;參加工傷保險16908人,比上年末增加3501人,增長26.11%;參加城鎮職工生育保險7265人,與上年末持平。參加區級失業保險6000人,完成全年任務100%,失業保險費征繳259.81萬元。

2019年末擁有各類社會福利單位7家,其中,公辦3家(含市管1家);床位數1260張,其中,公辦700張,共收養各類人員830人。年末共有3923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鎮3923人。[6]

風景名勝

風景名勝

區域內有風景點40多處,其中有「西湖十景」中的雷峰夕照、南屏晚鐘、花港觀魚、蘇堤春曉、曲院風荷、 雙峰插雲、三潭印月、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西湖新十景」中的雲棲竹徑、 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以及元代「八景」中的葛嶺朝暾,清代十八景中的玉帶晴虹、蕉石鳴琴、湖山春社、梅林歸鶴、韜光觀海,「龍門八景」中的龍門飛瀑等。著名莊園和樓台亭閣有:劉莊、汪莊、蔣莊、郭莊,以及望湖樓、湖心亭。解放後重建、擴建和新建的有中山公園、少年宮廣場、靈峰探梅、杭州植物園、杭州動物園、杭州花圃、 長橋公園和興建中的 太子灣公園。全區高低峰嶺遍布,有南高峰、北高峰、十里琅璫嶺、桃源嶺、飛來峰、花家山、梅家塢、象山、定山、浮山等160多處。傳名已久的井泉有:玉泉、 虎跑泉、龍井泉、免兒泉、六一泉、白沙泉和大方井、四眼井等19處。岩洞有黃龍洞、龍泓洞、玉乳洞、石屋洞、水樂洞、臥雲洞、香山洞、棲霞洞、蝙蝠洞、金鼓洞、風水洞、華嚴洞、紫來洞、紫雲洞、北觀音洞、泉山洞、仙橋洞、千人洞、靈山洞等19處。其中80年代重新開發的靈山洞,地處周浦鄉靈山村,距市區19公里,古代就是一個遊覽勝地,是定山「河埠十景」之一。白居易、蘇東坡、林逋等名人均有題詠。開發後取名「靈山幻境」,是杭州西湖—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三江二湖旅遊線上的一個重要景點。已在規劃開發的還有地處龍塢鄉龍門坎村的白龍潭瀑布,它是杭州市區唯一的瀑布,形成於宋代,為「龍門八景」之一。

文物保護單位

西湖區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 岳飛墓、 六和塔、飛來峰石窟造像。省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10處:靈隱寺、文瀾閣、煙霞洞造像、司馬光書《家人卦》刻石、西泠印社、于謙墓、張蒼水墓、秋瑾墓、杭州辛亥革命烈士墓群。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保俶塔。

截止1985年底尚在審定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衛匡國墓、郭莊、浙江圖書館孤山館舍、大麥嶺摩崖題記等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牛皋墓、舞鶴賦刻石、俞曲園墓、弘一法師舍利塔、西湖三潭、史量才墓、陳文龍墓、龔佳育墓、忠義橋、 雷峰塔遺址等10處。

古蹟遺址

秦纜石:位於寶石山。相傳秦始皇東遊泛海,繫舟於此。

如淨禪師塔:位於淨慈寺後右側。如淨法師是元代佛教大師,日本通元和尚拜他為師。如淨圓寂,葬於此。

俞樓:位於孤山西。為清代學者俞樾講學著書之所。建於光緒四年(1878年)。

中山紀念亭:位於孤山。民國18年(1929年)3月12日植樹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建。

風雨亭:位於跨虹橋東端,為紀念辛亥革命女烈士秋瑾而建。亭名來自秋瑾臨刑前所寫「秋風秋雨愁煞人」絕命詩。[7]

榮譽記錄

2018年6月5日,西湖區被授予2017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長制)工作優秀縣(市、區)「大禹鼎」。

城市排名

2018年8月,入選「中國營商環境百強區縣」榜單,位列第68位。

2018年10月,2018年度綜合實力百強區榜單發布,西湖區排第13名。

2018年10月,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榜單發布,西湖區排第14名。

2018年10月,西湖區入選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第30名。

2018年10月,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榜單發布,西湖區排第25名。

2018年10月,西湖區入選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第13名。

2020年9月,西湖區入選2020中國百強區;排名第五十一。

2020年11月,入選「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先進縣名單」。

相關視頻

西湖區新聯會舉辦「海昏候歷史文化」專題講座

參考文獻